實證會計研究方法探析

才智咖 人氣:7.97K
實證會計研究方法探析

摘 要:實證會計研究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並在80年代成為主流,是當代會計學研究領域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研究方法。本文總結探討了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標準正規化以及在我國的研究方向。

實證會計研究方法探析

關鍵詞:實證會計研究;規範會計研究;研究規範

實證會計研究方法是指在會計研究中,以事實和證據為基礎,以數學模型為工具,儘量用嚴密、科學的模型定量描述結論的一種研究方法。它是與規範會計研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研究方法。規範會計研究回答會計“應該是什麼”的問題,其目的是對會計實務進行指導和規範;而實證會計研究則回答會計“是什麼”的問題,重點在於對會計實務進行描述和分析,解釋和預測會計現象。

一、實證會計研究的起源及發展

實證會計研究方法淵源於哲學中的實證主義。哲學中的實證主義認為人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認識事物的本質,科學只是主觀經驗的描寫,不反映任何客觀規律。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裡德曼將實證主義的思想和方法運用到經濟領域,首創了新的經濟學科———實證經濟學。凱恩斯也曾把科學分為實證科學和規範科學,前者是說明“是什麼”的系統化知識體系,而後者則是探討“應該是什麼”的系統化知識體系。20 世紀60 年代,在實證經濟學的影響下,西方會計學者在研究會計理論與實務問題時,開始倡導借鑑實證主義和實證經濟學的成果,採用實證的方法。由此,實證會計研究方法在西方會計學界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當代會計學研究領域中一個發展迅速、相當活躍的分支。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在上市公司盈餘管理、會計政策選擇、資本市場有效性、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中,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採用實證會計研究方法,並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為我國資本市場和會計準則的完善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二、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標準正規化

實證會計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於大樣本資料分析的.檔案研究和單一(或幾個)樣本的案例研究。無論是檔案研究還是案例研究,都要通過問題抽離、問題推演和結論闡釋三個程式,研究的思路一般是從問題入手,提出一個理論假說來解釋存在的問題,然後通過樣本資料來檢驗所提出的假說。因此,實證研究方法通常都有一個標準的研究正規化,包括下面六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研究問題;

第二步,發展出研究假設;

第三步,設計研究程式;

第四步,選取研究樣本和收集資料;

第五步,對樣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第六步,解釋分析結果並得出結論。

其中第一、二步是建立理論的過程,執行這個過程的依據主要是現有的與股票價格和回報有關的理論框架和實務;第三至第六步則是證明理論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運用一些統計學的計量工具,包括使用簡單的統計方法進行描述和使用統計模型進行復雜的估計、預測和檢驗等。

在規範的實證會計研究中,這些步驟依次進行,先有理論再有檢驗,不可先研究資料的模式再發展出研究,也不可為了得出結論而篡改資料。

1. 確定研究的問題。這是實證研究的第一步,主要是確定研究的選題,然後把選題具體化為可檢驗的命題。研究選題要滿足兩點:一是有意義,二是有趣。所謂有意義,是指能對現實中的經濟現象提供理論解釋,要解釋的經濟現象越重要,研究的意義就越大。所謂有趣,是指研究選題要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一篇好論文類似於講述一個好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實證會計研究形成的論文也是一種產品,讀者就是消費者,研究選題激不起讀者的興趣,也就是沒有市場,沒有人引用,這篇論文就沒有生命力。研究選題確定後,還要找到具體實證分析的切入點。切入點的選擇要“大處著眼,小處入手”,通過分析把選題抽象為研究自變數X和因變數Y之間的關係,從而具體化為可檢驗的命題。在現實經濟生活中,自變數與因變數的關係往往不那麼明顯,還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挖掘研究選題的切入點,一個主要的思路是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力求有所創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