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對外投資的經濟效應與對策

才智咖 人氣:1.98W
談中國對外投資的經濟效應與對策
摘要:文章闡述了對外投資在我國的經濟效應,接著分析了當前我國對外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後提出了促進我國對外投資健康快速發展的一些對策。

關鍵詞:中國對外投資 經濟效應 對策
  
  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我們必須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從而獲得更多的開放利益。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眾所周知,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是對外開放相輔相成的兩面,二者應該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對外投資的規模要遠小於吸引外資,按照鄧寧(Dunning,2002)的投資發展週期論,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且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這種狀況是正常也是在所難免的,但伴隨我國經濟及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對外投資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會逐漸呈現出來,這一點已由許多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發展經歷所證明。因此,研究中國對外投資就具有了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對外投資的經濟效應分析
  中國要在本世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必須解決好經濟增長與就業這兩個重要問題。一方面,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高度重視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另外,我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就業問題始終是國家關注的一件大事,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對外投資創造的各種效應來增加就業機會、解決就業問題。於是,下文擬從促進經濟增長與就業兩方面來探討對外投資的經濟效應。
  1.經濟增長效應
  (1)生產要素配置效應。生產要素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源泉,而我國生產要素結構比例嚴重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於是,必須通過國際交換,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為此,對外投資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更好地利用國外自然資源。中國是一個自然資源比較短缺的國家,耕地和水,石油天然氣、森林、橡膠、銅鐵礦、等重要資源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則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戰略稀缺資源,現在已經在大比例地進口,有人估算到2010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進口依存度將接近或超過50%(江小娟,2004),這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我們不能完全依賴進口,因為它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通過對外投資參與國際資源開發,與那些資源豐富但缺少開發能力的國家合作,並且擁有對稀缺資源的股份,以保證我國重要資源供給的長期安全性。②更好地利用國外先進技術。作為開發中國家,我國的綜合技術實力還是比較低的,人均技術水平也急待提高。到目前為止,我國利用國外技術資源的主要方式是引進資金與技術,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僅憑國外引進已遠遠不夠,對外投資可通過兩種方式來利用國外技術資源。一種是國內有實力的大企業到海外人力資源密集的地方設立研發中心或者設計中心,這不僅可以利用和發展原有的技術優勢,還能夠保持和尋求新的技術優勢(馬亞明等,2003)。另一種是到海外收購或兼併有核心技術的國外企業,通過利用已有的核心技術、顧客資源和品牌優勢,我們可以提高技術效率和技術競爭優勢,從而縮短時間、降低風險,迅速獲取經濟效益(李蕊,2003)。③獲得更多國外資本。中國對外投資極大地拓寬了利用國外資本的渠道,因為它不僅增加了我國的外匯收入,而且從東道國或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到大量資金,由於實現了資本積累,從而突破了企業發展的資本瓶頸,結果企業可以擴大經營規模、優化資本結構、促進技術升級,實現企業良性發展。
  (2)產業結構優化效應
  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內經濟工作的重點,由於我國還未實現工業化、資訊化與現代化,加上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們必須抓住對外開放的契機利用對外投資來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①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升級。現在國內有相當一部分產業生產能力過剩,經濟效益不好,企業發展滯緩,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商品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失衡所致,並非完全歸因與產品的質量、層次與水平。其實傳統產業的大部分產品適應一些開發中國家甚至已開發國家的市場需求。通過對外投資,在全球範圍內重新配置這些生產能力,將使這些資產繼續發揮作用、促進國內結構調整,減輕國內企業困境。②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面對世界科技的迅猛發展,一國的綜合國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發展水平,而高新技術則是其集中體現。然而,高新技術產業需要大量的技術開發投入,許多生產專案需要鉅額投資,如果小批量生產,不能彌補前期的大量投資,企業就不會有投資的積極性。我國國內市場雖然容量巨大,但相對於一些高新技術產品,國內需求不足,必須以全球市場為目標,才能進行大規模生產和經營。因此,通過對外投資到國外市場與對手一起競爭將加速我國企業的技術進步,與此同時,國外企業的技術擴散也為我們高新技術發展提供了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