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國中體育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2W

【摘要】身體與心理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他們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心理狀態好有助於身體健康,身體素質的增進有利於心理狀態的調節。健全的人格需要強健的身體作為基礎,所以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體育充分重視身心的相互作用,通過身心調節,使學生達到自然和諧的發展。

淺述國中體育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教育論文

【關鍵詞】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教學過程

【Abstract】Body and mental state are two aspects of human body indispensability, they are mutually to contact mental appearance contributes to a healthy body so much, the body character promotes to be advantageous to mental appearance to sound personality needs strong and healthy body as foundation, so healthy body and mental state health are two inseparable athletics values the interaction of mind and body well, regulating through a mind and body, making the student attain nature diapas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Mind and body health;Body character;Mental character;Teaching process

1.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從人的發展來看,身心健康是基礎,身心不健康就無從談發展。另外馬克思主義個人全面發展學說的重要思想是指人的身體和精神的全面發展。這說明心理健康是人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國中生正處在身體發育和心理髮展並行並存的時期。其身心的發展相互交錯,相輔相成,忽視任何一方面,都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

心理健康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條件國中生心理的主要特點是半幼稚和半成熟。較旺盛的精力和較低的能力,獨立性和和依賴性,自覺性和衝動性等各種矛盾交錯產生。教學應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才有效。

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他是學生將來適應環境的必要條件,是形成發展和優化社會文化素質的基礎。良好心理素質的主要標誌就是心理健康。

2.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與方法

創設愉快而又有秩序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善於給學生提供一個穩定而愉快的學習環境,造成一種好學上進、互助友愛、講究文明的集體氣氛。在這中集體中,大家和睦相處,相互關心和支援,沒有猜疑和敵意。任何一個人的好成績都會給集體中的全體人員帶來快樂,個人的失敗也會給集體帶來不安。在這樣的集體裡,有統一的意志和行動,又有個人顯示創造力的充分機會。這樣的'集體和氣氛,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歸屬感,而且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和自豪感。這無疑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可以滿足學生交往的需要,發展他們的安全感和友誼感,而且能培養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因此,他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一個必要的環境因素。

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幫助別人,特別是幫助體育特長和有才能的學生。讓他擔當體育小組長,使她們的體育特長和才能有表現施展的機會,以利於提高他們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同時堅決抵制對體育後進生進行嘲笑、挖苦、諷刺的不良行為。通過練習中保護別人,幫助別人和團結別人的行為改變學生中存在的(特別是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識,學會關心、愛護、團結互助。

制定合理的要求,以成功的經驗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觀。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與其能力水平,實際情況相適應。如果要求過低,會失去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要求過高,學生頻頻失敗,會導致自卑自棄的消極情緒。因此,教師應根據區別對待的原則,不同的學生學習重點不同,在原有基礎上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滿足和愉快。成功與否並無一定的絕對標準,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成功。

引導學生承受挫折。由於體育是通過身體聯絡練習這一特殊手段使學生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負擔,應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對學生施加心理影響。具體地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設定一些困難挫折環節,在原有的練習內容,結構,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目標,使學生做出相應的努力來克服這些困難和障礙,從而培養學生承受挫折能力。

提高教師的教育修養。教師必須加強教育修養,講究教育的方法和藝術性,克服教育上的粗暴行為1111,特別是那種當中羞辱之類嚴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做法。

3.培養學生心理健康應注意的問題

平等的態度。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國中生特別敏感,如果感覺到教師對自己不公平,那麼它會對老師產生反感。一個學生反感的老師,即使他水平很高,學生也會因感情上的障礙而不願意真心聽講。

及時總結。對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現象,應充分利用課堂小結進行總結,正確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矯正不良的學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