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1.22W

【論文關鍵詞】體驗式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課

試論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

【論文摘 要】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是以體驗為基本特徵的一種新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效果明顯優於傳統心理教育模式,有較大的實際應用價值。
  
  一、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含義及特點
  體驗式心理教育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學生通過在真實或模擬中的具體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和感受,並通過與團隊成員之間的分享和交流達成共識,然後通過反思、、最後積累為自己的認知理念,並把它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它由五個密切關聯的環節組成:體驗、分享、交流、整合、應用。學生可以在體驗式的互動中達到心理教育和心理的目的。
  體驗式心理教育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教育中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理解學生的感情,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處於決定、控制、學生的地位,而是處於與學生平等的地位,是學生的傾聽著和幫助者,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其實質是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思考感悟,在體驗中成功。體驗式心理教育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為前提,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注重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發揮。
  教育專家普遍認為,體驗式心理教育是一種與傳統式心理教育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傳統式心理教育以理論的講授為主,教師比較主動,而體驗式心理教育倡導的理念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經驗是學習的重要資源,學習的提供者關鍵是給學生創造一種情景,在這個情景當中,學生能把過去學習工作生活當中的經驗煥發出來,在教師的帶領下,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常識,並在一定層面上得出總結、提升和整合,最終使學生髮揮自己的所有潛能為日常學習工作生活服務。體驗式心理教育不是通過理論灌輸的方法,而要通過活動、體驗的方式來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具有強大的教育情境意義且優於傳統式教學。
  二、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功效
  (一)體驗式心理教育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用課堂教學,使學生形成樂學的良好心理品質
  傳統的以說教為主的心理教育模式,忽視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沒有能夠激起學生興趣的興奮點,缺乏能夠讓所有學生直接感知體驗的過程,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所以學生普遍感到厭煩,學生的創造性也就很難激發出來。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則完全改變了這種狀況,通過各種體驗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這種互動的教學模式,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能夠在體驗中學、在感悟中學,這樣學生上課就願意並且很自然地學到知識,教師也能夠輕鬆有效地引導學生學好知識。
  (二)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有利於創設和諧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心理教育模式,無視學生的主動性,把學生純粹當“觀眾、聽眾”,是一種“師”為教育者,“生”為被教育者的生硬師生關係。而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把教師的“導”和學生的“體驗”共置於一種情境和氛圍之中,通常表現出師生的共同參與、互動、共享以及溝通、理解、感悟,是教師與學生一起感受新知,一起領悟情感,相互取長補短,這一切都使教學雙方在心理上拉近距離併產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可親、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從而建立起平等的學友型師生關係,使得教師和學生成為一種和諧的夥伴關係、朋友關係。
  三、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應嘗試利用體驗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創設各種情境,使學生們在各種“體驗”中獲得知識、感悟,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一)創設活動情境
  體驗式心理教育要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設計、構建適合於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活動情境。
  1.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是體驗式心理教育有效實施的前提和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操作上要做到:其一,創設出一個安全自由的空間,在此空間裡,人人得到尊重,儘量不進行價值判斷,這樣人與人之間的壁壘和疆界才能在親切、互助、坦誠的氛圍中逐步消融,每個學生才會投入進來,用自己的方式坦誠地表達自己。其二,教師要在平等的位置上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要與學生平等交流,不能居高臨下,要以尊重、真誠、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態度對待學生,在班級形成信任、融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毫無顧慮地展示內心世界,進行自我教育,達到自助,提高教學效果。
  2.情境活動的創設可多種多樣。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圖片、影視片斷,也可以創設一種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