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構建

才智咖 人氣:2.9W

關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以及綜合素養的可持續發展,重視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構建

摘要:在當前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背景下,網際網路早已滲透到我們的學習、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網路產生了極大的依賴性。文章立足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主要分析了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構建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在網際網路環境中,大學生可以獲知資訊,與他人溝通交流,搜尋問題的答案。因此,關注在當前的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則顯得尤為必要。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中,大學生可以學習到知識,但是,網際網路也具有不穩定性,缺乏自制力的大學生將會受到它的負面影響。

一、網路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高等院校心理教師隊伍建設,是構建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基本要求與重要保障。在當前的高等院校教育與教學活動中,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學生為了得到足夠的學分順利畢業而聽課,既忽略了高校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也忽略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種種現象直接導致了心理教師稀缺。因此,提高高校心理教師隊伍建設,構建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顯得尤為必要。

例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會,教師不斷學習,在交流會上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總結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得出的經驗教訓,通過交流學習,教師的教學水平會得到很大提高。學校針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可以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一部分由同科目教師進行評價,另一部分由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教師講授的課堂內容,語言風格,衣著打扮等各項內容,通過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提高教師團隊的教學水平。

二、網路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

網際網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大學生可以接觸到最先進的科技,網路對於他們來說很熟悉,大學生活相對於高中生活輕鬆很多,學生有很多自由時間可由自己支配。網路對於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好了,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運用不好會成為傷害學生的一把利器。

在網路環境下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通過網路可以瞭解到很多先進的知識,提升自身的素養,這對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好處,相反,如果學生沉迷網路,玩物喪志會令他們誤入歧途,甚至危害社會,所以大學階段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例如,學校機房是學生運用網路查詢資料、學習知識的場所,機房的管理員發現有幾個同學利用學校提供的便利在機房玩遊戲,而且屢禁不止。

這時管理員應該對這幾名學生進行教育,給他們講解沉迷網路遊戲的危害,並且告訴他們學校機房是提供給學生學習的地方,你們在這裡玩遊戲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同時教師還要時刻關注這幾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觀察他們是不是逃課,發現問題應該及時與學生溝通,幫助學生重塑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更加專心地學習,對學生走出學校,步入社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網路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學生內心需求

重視大學生的內心真實需求,是構建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關鍵所在。學生在步入大學階段後,大部分都已經年滿十八週歲,是成年人了。但是,年齡的成長,不代表著大學生心理的成熟。在大學生真正步入職業生涯走進社會前的最後學校生涯,仍然需要學校與老師積極正確的指引。網路環境中的誘惑很多,大學生應當學會辨別,增強自制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在高校教育中,學校應當有意識地開展相應活動,避免大學生誤入歧途,悔恨一生。例如,很多學生剛剛步入大學生活,擺脫了高中緊張的學習環境,身體、心理都放鬆下來,有些學生自制力較差,開始放縱自己,不認真學習。教師發現這種問題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將他們拉回正軌,如果這個階段學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那麼他們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鑄成大錯,所以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十分重要。

四、結語

構建網路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當前的複雜網路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各大高等院校積極應對,靈活採取多種措施,以求構建網路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關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以及綜合素養的可持續發展,重視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杜瓊.新媒體對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6(15):78-79.

[2]楊鈺.網路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與策略[J].現代交際,2015(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