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新區與區域高等教育g動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論文

才智咖 人氣:1.93W

[摘要]高新區與區域高等教育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絡,一方面,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要載體的高新區,其對區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區域高等教育能夠支援和推動高新區的進一步發展。文章深入分析目前廣西高新區與區域高等教育在互動發展中存在一些主要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促進二者良性互動發展的若干對策。

廣西高新區與區域高等教育g動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廣西;高新區;區域高等教育;互動發展

一高新區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技術創新是其發展的動力之所在,而區域高等教育是推動技術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個重要方面,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絡。因而,深入探討如何推進二者在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中得到良性迴圈發展對促進高新區發展和區域高等教育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廣西高新區與區域高等教育互動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廣西高新區與高等教育關係存在脫節問題

廣西高新區無論是高校的人才引進還是與高校的科研專案、培訓合作,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區外高校,本地高校在與高新區的合作發展方面並不佔優勢。目前,廣西高新區與區域高等教育之間尚未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動關係。一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科研與高新技術企業需求的相關程度較低。一些高校未能從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市場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實際要求出發來確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勢必造成人才培養“供銷不對路”、學生畢業即失業、結構性失業嚴重等問題的產生。此外,高校的科研與高新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不相吻合,造成科研成果的轉化、推廣程度偏低。二是資源整合度不高,主要表現為裝置重複購置、利用率不高;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功能單一,沒有成為校企合作的科研中心與技術推廣中心,沒有成為學生創業及企業員工培訓基地。

(二)廣西高新技術企業與高校科技合作較為微弱

廣西高新區的發展需要大量高校科技成果作為支撐,而區內高校與高新區在科技專案的合作方面較為微弱,究其原因主要有:

1 高校缺乏主動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的辦學理念,且服務能力不強。重“理論”而輕“應用”現象仍然較為普遍。高校在辦學中,重“理論”,輕“應用”,以“學科本位”而非以“應用本位”來設定課程、安排教學;重視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忽視技術能力的培養;重視理論課教學,忽視實踐課教學。在科研方面,同樣存在重理論研究、輕應用研究的問題。

主動服務地方企業的意識不強。高校所培養的人才不適應地方企業發展的需要;高校普遍忽視對地方企業員工的教育與培訓,其深層次的原因是高校僅僅侷限於教學職能、忽視服務社會職能。

科研方向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科研成果應用性不強。高校的科研以學術為主,應用為輔,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的比例較低。教師進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評職稱、獲獎金,提高學術地位,提高科研成果應用性和推向市場的動力明顯不足。從長遠來看,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將成為廣西高新技術企業與高校科技合作互動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廣西中小企業居多,對綜合應用型人才和來自各類高校的科研技術支援較為急切。

2 高新技術企業對參與高等教育辦學的認識不到位,參與辦學動力不足。高等教育要培養出高新技術企業所需的、高質量的應用性人才,其辦學離不開企業的參與。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這一點,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合作辦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而企業參與高校的教育合作和技術合作熱情卻不高。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人才到學校講課尚未實現制度化,偶然因素居多。高新技術企業更多地是把實習的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而非企業發展的“後備力量”。

3 廣西高新技術企業與高等教育互動缺乏必要的機制。廣西高新技術企業與高校兩者之間的互動還未形成一套相對成熟與完善的保障機制,致使校企雙方在互動發展中對各自的責、權、利不明確,必然影響著互動的穩定性和彼此扶持力度。其一,雙方互動的動力機制不健全,如互動的組織機構不完善,互動缺乏較為穩定的平臺,未能建立高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動態聯絡,雙方人員的流動機制也未能得到真正建立。其二,互動的組織執行機制不完善。用以規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還不夠完善,互動雙方的行為隨意性較大;行業在高等教育辦學中的制定標準、參與評價及溝通與協調作用沒有真正發揮,在高校與企業之間還缺乏大量類似行業協會的中介組織。

二、促進廣西高新區與區域高等教育良性互動發展的對策

(一)廣西高新區與高等教育互動發展的實現路徑

廣西高新區與高等教育各自具有不同的發展優勢是雙方互動發展的基礎。高校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人才、科研、技術、資訊和文化等方面,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對外開放的地理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產業以及資本、勞動力優勢等方面。只有通過聯動,將各自的優勢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揚長補短、共贏發展。

從科技人才方面的聯動來看,作為高校,要經常選派一些資深的專家、學者深入高新區,通過掛職鍛鍊、培訓人才、合作研究、指導生產,也可以聘請高新區的企業家、管理專家來校擔任兼職教授、舉辦專題講座;儘量安排本科生和研究生到高新區的企事業單位實習和實踐,以培養與高新區建設、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創新人才。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要增強與高校合作的主動性,積極參與課程設計,有針對性的選擇合作專案和實訓基地,主動選送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研究人才、生產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到高校深造,確保他們的發展後勁。

從科學研究與科技成果方面的聯動來看,高校與高新區科研及科技成果的聯動,主要是通過產、學、研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方式來實現的。高校與高新區可以共同創設科技開發風險基金,建立中試基地,選擇一些有市場潛力的科技成果進行中試。高校應積極主動地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絡,定期或不定期向高新區的企業宣傳介紹各種不同進展程度的科研成果,而企業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自身發展需要在不同的時期介入高校的科研專案,共同將科技成果推向市場。

(二)建立健全的高新區與高等教育互動發展的動力機制

雙方共同利益是高校與高新技術企業互動的堅實基礎,只有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互動,才是真正良性的互動。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性的激發與調動是一個長期、系統、複雜的過程,面對當前高新企業主動參與高等教育辦學動力明顯不足的現狀,高校必須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正確把握企業的現實利益需求,以主動服務企業的現實行動,尋求企業的支援。

1 要明確高校與企業的利益契合點或利益結合點,即高校與企業在互動過程中所共同關注及用來交換的物件。顯然,雙方利益的交叉點在於技術與技術人才。正是基於技術和技術人才的需求,高校才會選擇主動服務企業,企業才會選擇主動參與高校辦學和進行科研專案合作。

2 要確定實現雙方的利益關聯的路徑。高校與企業利益關聯的方式可以分為:直接路徑與間接路徑。所謂直接路徑,指校企雙方根據各自利益需求而建立的直接互動途徑,可以描述為:高校一市場一企業。其中的市場有兩層含義:一是高校與企業互為市場,直接面對對方;二是利益機制,主要由合作成本決定。從企業來看,選擇與高校合作培養人才,就會面對一個高校市場,雖然選擇的主動權在企業,但是其選擇的依據卻在於高校個性特點,如聲譽、實力、態度、傳統等方面。高校要不斷增強實力,努力辦出特色,爭取在產學合作中掌握主動權。所謂間接路徑,指高校的學生到企業就業所引起的互動途徑,可以描述為:高校一學生一市場一企業。與直接路徑相比,多了“學生”這一環節,因此高校要重視“學生”這一環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求高校在招生、培養和就業等諸多環節關注學生的要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設定新的專業和課程,推行彈性學習制度改革。“定單式”培養要充分考慮學生與企業間的雙項選擇問題,要重視學生的職業興趣、個性與特長方面,這樣就可以相對減少因學生的原因造成企業人力投資風險。

3 高校可以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的'現實服務。一是滿足企業對應用性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專業設定、課程安排上,要全面體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二是積極參與企業的員工培訓,通過開展在職培訓有利於密切高校與企業的關係。三是必須加強專業建設和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增強科研實力,以技術諮詢、技術知識推廣、幫助企業進行生產裝置的改造等方式為企業提供現實的技術服務。四是高校宜採取“技術開發型”模式,促進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目標,以培養大量的能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產品的應用性人才為重點,努力移植和推廣發達地區先進、熟練的技術和工藝,加速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程序。

(三)建立健全高新區與高等教育互動發展的組織執行機制

要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動,就必須從機制上進行創新,建立相應的組織執行機制。

1 建立互動的組織機構。高校與高新區進行互動需要建立一定的常設機構,以便雙方人員進行正常的溝通與交流,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_二是校企聯合組建董事會,共同合作調查研究,制定符合企業需求的培養目標,課程設定和教學計劃等,使企業深切感受到自己在教育中所應承擔的重大責任。董事會的職能及作用有:決策和監督;校企雙方聯絡的紐帶;資金、裝置及資訊支援。二是建立產學研合作委員會。參與人員可以是校企雙方的領導、行政主管、各種行業及教育協會、教師代表、教育專家等。通過制定章程,規定工作的宗旨、性質、組織機構、成員單位、各方的權利義務以及財務管理辦法等。 2 共建實訓基地。實訓基地是校企互動的重要平臺,擔負著教學、實習、生產與科研任務,可建在企業內部,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生產、管理及研發過程,熟悉企業運作流程和感受企業文化;也可建在校內,由企業向學校提供所需的實訓裝置,企業派出熟練技工人員加強指導。在共建實訓基地的過程中,要求校企雙方協商制定相應的實訓基地投資、使用、日常管理、人事流動、收益分配等多項配套制度,實現共建雙方責、權、利的統一。

3 以專業和課程為介面,實現人才培養的動態適應性。技術人才是高校與企業相互尋求互動的最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在人才培養上形成互動態勢,才能根本上解決雙方的供給與需求矛盾,實現人才的“供銷兩旺”。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動態適應性,其一般方法可以歸結為:讓實踐者參與課程開發;參與工業決策制定過程,例如成為董事會或顧問委員會成員;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前或期間進行實習;讓學生參與企業資助的研究專案;使學生的職業諮詢與就業安排互相配合。

4 建立校企雙方人員的流動機制。高校與企業人員流動的主要形式有:邀請企業成功人士到學校講學,聘請企業專業人士做兼職教師,學校教師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企業掛職鍛鍊,學生到企業實習或者以學員、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進行互動等。校企雙方長期、穩定的人員交流需要有制度進行保障。改革高校現有進修制度,鼓勵教師通過掛職、合作研發等多種形式,深入企業一線,並配套建立相關的教師職稱晉升、評比與獎勵制度;建立工學交替的彈性學習制度,進行課程改革,增大選修課的比例和學生選課、上課的自由度,並建立配套的學籍管理制度、選課制度、學分績點制度、學分折算制度等。企業應鼓勵高技術人員到學校兼職、普通員工到學校進修,並將其納入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建立與之配套的企業員工培訓與進修獎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