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經濟效益審計

才智咖 人氣:6.56K
論述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經濟效益審計

      論文摘要:分析效益審計的困難與問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法、評價的原則和對策,同時還提出了完善經濟效益審計措施,形成規範的評價標準等建議。 
      論文關鍵詞:經濟效益審計困難;問題;建議 
      經濟效益審計是指獨立的審計機構或審計人員,利用專門的審計方法,依據一定的審計標準,就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審查,收集和整理有關審計證據,以判斷經營管理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評價經濟效益的開發和利用途徑及其實現程度所實施的審計。效益審計是一種經濟審計,它是對經營的經濟性、效益性作出的綜合性評價。通過效益審計,可以優化財務支出結構,提高財務支出效益。同時,效益審計是建立在責任審計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明確的責任和權利,那麼效益審計就無從談起。   
      一、目前開展效益審計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一)沒有現成的審計操作模式可借鑑。效益審計與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基本原理一致,都是通過等資訊資料的收集,對某一經濟活動進行審計鑑定,作出客觀評價。但審計目的、重點與方法以及具體操作要求不同。效益審計已成為當今世界審計的主流,但在我國目前尚處於嘗試階段,探索與實際相結合的績效審計模式,是中國審計制度融入世界審計主流的重要條件,也是擺在當代審計人員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二)評價標準難以確定,具體指標的選擇有難度。效益審計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對審計物件經濟活動的經濟性和社會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作出審計評價,而這必將涉及到如何運用具體的經濟指標、確定評價標準的問題,由於效益審計的物件千差萬別,衡量效益的標準、指標又很多,同樣的專案會有不同的衡量標準,不同的審計人員會有不同理解與判斷,得出不同的結論。
    (三)資訊資料的失真直接影響審計結果。我國財經領域的虛假行為還較為嚴重,特別是會計資料的失真行為,有一定的普遍性,這就給效益審計帶來很大的困難,審計人員必須在完成對被審事項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對不真實不合法事項重新進行調整的前提下,才能實施效益審計。因此,資訊資料的失真對開展效益審計會帶來很大的困難,將直接加大審計風險。
    (四)審計人員素質滯後,跟不上形勢的需要。效益審計物件的複雜多樣性決定了審計人員必須具備多學科知識,由於長期以來財務收支審計占主導地位,對其他領域的知識運用不多,所以就目前而言,審計人員的知識面相對比較狹窄,這對開展效益審計工作將是一個很大的現實問題。 
    二、做好效益審計工作的幾點看法 
    (一)上下聯動,加強調研,為開展效益審計工作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加強效益審計的調研工作,基層審計機關要及時向上級審計機關反映在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供豐富的第一手實踐材料,並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上級審計機關要及時彙總並分析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聽取和徵求多方意見,集思廣益,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制定出臺有關開展效益審計工作的措施辦法,以指導下級審計機關按統一規範要求開展效益審計工作。
    (二)合理安排,循序漸進,逐步摸索效益審計新路子。效益審計是更高層次的審計監督,由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向效益審計發展,已成必然。但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對經濟秩序狀況以及審計工作質量和人員的總體素質而言,要達到這方面的要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在效益審計的試審階段或者起步階段,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裹足不前,要合理安排,循序漸進,逐步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實際的效益審計新路子。
    (三)加強培訓,提高素質,逐步培養一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發展需要的具有多學科、複合型的審計人才。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審計人員的業務培訓,針對不同行業培養多種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工程建設、資訊管理、財政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使審計人員專業知識結構逐步趨於合理,為更好地開展效益審計提供人才保證。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的轉變,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通過評價企業的管理工作找出不足,特別是從經營上尋找薄弱環節,為企業出主意、想辦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可以就企業的經營目標是否明確、合理、完整、系統,經營決策的原則、程式、方法是否正確、,實現經營目標的措施是否落實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
    (四)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評價方面。內部審計部門應根據經濟活動發生的頻繁程度以及職能部門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物資採購供應、資金審批、成本費用控制、企業聯營、工資獎金分配等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尋找管理上的薄弱環節,幫助經營者改善經營管理,防止企業經濟效益流失,同時也督促幹部和職工守法經營、從業清廉,在經濟活動中少犯錯誤。
    (五)決策審計方面。企業經營者作出的決策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防止決策失誤,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內部審計部門必須開展決策審計。這類審計活動屬於事前審計,可以對即將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事前預測,減少損失浪費,降低經營風險和投資風險,為企業經營者當好參謀。在法治國家,國家投資效益如何,主要依靠公眾監督和程式決策,審計工作同樣也需要遵循程式至上的原則,把審計工作重點應該放在經濟效益審計上面。
    (六)市場經濟瞬息萬變,人們很難確保企業經營不會出現效益低下、決策失誤的問題。如果一旦出現效益不佳的狀況,就追究領導人的責任,那麼,企業管理者就會縮手縮腳,不敢冒險。所以,效益審計必須侷限在特定的領域,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開展審計工作。 
    (七)審計工作是一種事後監督工作,審計機關不能包打天下。當前我國審計機關應當將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在經濟效益審計上面,通過對審計單位資金使用的合法性進行審計,明確責任,提出整改意見,建議有權機關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如果在責權不明確的基礎上,盲目開展效益審計,那麼有可能會顧此失彼,浪費寶貴的審計資源。  
    三、開展經濟效益審計領域與方法探討 
    當前,經濟效益審計已成為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現實中的`審計工作重點也已逐步由真實性、合法性向效益性轉變移,就目前來講,國家審計機關開展經濟效益審計還處在零散的、單個的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規範的、完全獨立的審計型別,大多在財務收支審計以及其他專項審計中反映出一些效益審計問題。從審計工作實踐中我們認識到:經濟效益審計的內容是廣泛的,因現實的審計物件和範圍不同,因而帶來的效益審計的目標、審計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就地方審計機關而言,應根據審計機關的職責即監督物件和範圍,科學合理地確定經濟效益審計的內容、方式和方法,根據各種審計物件型別,我們從經濟效益審計的內容和方法、方式和手段上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