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新認識

才智咖 人氣:1.91W
試論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新認識


  論文摘要: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於一個企業、一個民族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列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種種誤區,在此基礎上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新認識作了分析。

  論文關鍵詞:企業經濟效益 經濟發展速度 企業規模 生產要素 非市場活動
  
  一、關於“企業經濟效益”的認識誤區

  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關於企業的經濟效益,指的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係,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人們一直存在以下幾個誤區,表現為“五個等同”:
  1.利潤增減等同為經濟效益的提高或經濟效益的下降。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它一般是通過經濟活動中勞動消耗同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的比較,來表明經營效果是“盈利”或“虧損”的。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是指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出的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總量,用價值表示就是企業生產總值。勞動消耗是指在生產過程中資源的消耗,即生產過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用價值表示則反映在企業生產成本上。因此,企業的經濟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出:
  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成本+利潤)/生產成本或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總值-利潤)。利潤是一個絕對值,經濟效益是一個相對數,經濟效益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量,二是生產成本。利潤總量增加或減少是否會使經濟效益提高或下降,需作具體分析。有時利潤總量的增加並不一定使企業經濟效益增加,只有當成本不變時,利潤總量的增加才一定會帶來效益的提高;而當成本下降或提高時,利潤總量的增加不一定帶來經濟效益的增加,有時是經濟效益的不變甚至下降。同樣的道理,利潤總量的下降也不一定造成經濟效益的下降,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經濟發展速度快慢等同於經濟效益的好壞。經濟發展速度快,經濟效益不一定好。如果經濟發展速度快,而勞動消耗大,適合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少,則經濟效益不好;如果經濟發展速度快,適合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多,而勞動消耗又少,則經濟效益就好。因此,必須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走出一條既有高速度,又有高效益的國民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3.企業生產的產品多寡等同於經濟效益高低。企業生產的產品數量多,為經濟效益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從這個角度看,上述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企業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不一定經濟效益就越好。因為經濟效益的提高,除了增加產品數量,還需要優化經濟結構、擴大生產規模、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採用高新技術和加強科學管理,尤其是要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還必須使自己生產的產品適銷對路。
  4.企業規模大小等同於其經濟效益好壞。企業生產規模大,生產的產品數量也多,如果產品質量或市場佔有率低,不能適銷對路,勢必造成產品積壓,企業經濟效益也不會高,甚至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如果企業規模適度,經營管理科學,革新技術,降低成本,面向市場,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就高,自然也會有好的經濟效益。
  5.勞動生產率高低等同於經濟效益優劣。提高經濟效益必須降低勞動的消耗,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來。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用兩種方法表示:一是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的多少,二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的多少。提高勞動生產率就是在單位時間內,以更少的勞動消耗生產更多的勞動產品。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要提高經濟效益,不僅要降低活勞動的消耗,還必須降低物化勞動的消耗,同時生產的產品還必須適銷對路且質量好。否則,不僅不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反而會造成財富的巨大浪費。

  二、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有新的認識

  人們的認識能力會因時因地因條件不同而不同,因此,對經濟效益的理解也會有差異。一般認為經濟效益是指經濟活動中佔有和消耗的勞動量同取得的符合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之間的比較。基於這種理解來考核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自然比較注重考核傳統生產要素,裝置、原材料、資金佔用和消耗與人們所需要的人造財富之間的對比關係。但是,從西方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中和我們自身目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來看,在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中,若不考慮企業生產過程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佔用,會不利於遏制一些企業靠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追求經濟效益。認為企業可以隨意支配大自然的土地、水以及其他自然資源的觀念是錯誤的。實際上自然資源並不能隨心所欲地、充分地滿足每個企業生產的需要。隨著社會由工業經濟形態向知識經濟形態轉變,自然資源與環境、人力與知識和科學技術對財富增長、對經濟效益的提高越來越重要,它們都是另一種形式的生產要素。在這種新形勢下來考核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必然不能忽視人們對自然資源與環境的佔用與消耗,對人力、知識和科學技術的投入及其對人們獲得所需財富的影響問題。這必然要求我們對新形勢下的經濟效益有新的認識。這也是符合認識的一般規律的。
   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考量經濟效益,不僅要考慮傳統生產要素的投入,而且要考慮環境資源的佔用和人力、知識要素的投人;不僅要考慮生產的直接成果有多少,而且要考慮環境費用對產出結果的抵減數量;不僅要考慮時間的節約,而且要考慮自然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不僅要考慮我們這一代人公平的使用資源,而且要考慮下一代人公平的使用資源;不僅要考慮滿足人們當前的生存需要,而且要考慮人類後代滿足其生存的需要。現有的經濟學中關於經濟效益的解釋,是我們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做出新認識的科學基礎。經濟效率在經濟學家看來,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願望和需要。使用社會資源,必然要發生佔用和消耗,這就是一種“投入”;滿足人類的願望和需要,必然要有勞動成果,它反映的就是一種“產出”。社會資源包括:人類創造的財富資源,如:廠房、裝置、原材料,自然的財富資源,如:土地、空氣、森林、地下礦產等,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資源,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也就是要求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率。由此看來,不論是誰都是希望能以儘可能少的消耗和佔用來獲得儘可能多的符合需要的產品,而對“消耗”、“佔用”、“產品”、“需要”的理解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經濟效益應該是一個動態概念。因此,筆者認為從我國可持續發展觀來看,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應當是指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條件下,工業企業從事的經濟活動中社會資源的佔用和消耗同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工業勞動有效成果之間的比較。社會資源包括人類創造的財富資源,自然財富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資源。有效成果是指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和環保標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