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上市公司會計資訊供求矛盾的對策分析

才智咖 人氣:1.59W
緩解上市公司會計資訊供求矛盾的對策分析
摘 要:會計資訊是證券市場進行資源(資本)有效配置的基礎。衡量證券市場有效性的重要依據之一是上市公司會計資訊披露的真實性、可靠性與供求均衡性。針對當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資訊失真現象較為嚴重的問題,文章試圖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會計資訊的供給、需求及產生供求矛盾的根源,進而提出保障上市公司會計資訊披露質量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資訊 供給 需求  上市公司會計資訊是指由上市公司提供的反映公司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方面的資訊,以及由審計監督等部門提供的反映公司經濟執行質量方面的資訊。它是各類資訊使用者(需求者)據以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和決策的重要依據,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重要的服務性商品。  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有效合理披露對於證卷市場的建立、發展和完善將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然而現實的情況並不樂觀:其一,許多投資者並不重視會計資訊的質量優劣;其二,許多投資者無法辨別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質量;其三,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情況令人擔憂。這其中既有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公司自身的原因,更有經濟方面的原因。  鑑於此,本文提出保障上市公司會計資訊披露質量的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資訊市場供求矛盾的`根源還在於多樣化、多層次的資訊需求與不合理資訊供給之間的矛盾。上市公司披露真實會計資訊的利益驅動力不足。因此以利益為導向增強外部激勵力和內外部約束力保障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質量就顯得猶為必要。在此擬提出以下對策及建議:  一、增加會計資訊的有效供給  多渠道、多形式、高效率披露會計資訊。鼓勵上市公司公開披露公司的月報資訊。這樣可以讓廣大投資者更全面及時地瞭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非必須披露的資訊媒體由上市公司自定。可以是證券報刊、證監會指定網站,也可以是公司自己的網站或其他媒體。鼓勵月報、季報通過公司自己的網站進行適時線上披露。  1.縮短半年報和年報的披露時間。在會計電算化已經普及的今天,上市公司會計憑證和報表的生成速度以及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效率顯著加快,基本上在月末、季末、半年末或年末之後的很短時間之內都可以形成相應的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根本無須兩個月甚至四個月的準備時間。事實上,當前許多上市公司在及時披露年報資訊方面不是其不能,而是其不為。因此縮短半年報和年報的披露時間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在年報披露的時間規定沒變的情況下,年報披露的滯後時間在不斷縮短,其中最短滯後時間為10天(2000年報,2002年報),平均滯後時間中最短為80.87天(2000年報),平均滯後時間低於90天的有五年(1997年報、1999年報、2000年報、2001年報、2002年報)。年報披露時間低於90天的公司數比率分別為:2001年報63.61%,2002年報52.91%.  規範資訊披露行為時要注意資訊披露的層次性和目的性。在大眾性媒體如三大證券報上進行資訊披露宜採取簡明易懂的形式,在一些專業性的證券網站或雜誌上宜進行詳細、全面的資訊披露,因為這些專業媒體主要是供行業內的專業人士閱讀的。分類多層次披露會計資訊必須充分調動證券諮詢及會計服務中介機構的積極性。  借鑑美國上市公司資訊披露規範體系,在資訊披露的內容上分別進行非會計(財務)資訊與會計(財務)資訊的披露,避免兩類資訊相互干擾而產生的抵消效應。  2.減少不必要的資訊披露內容,增加有效的會計資訊披露數量。簡化年報披露的內容。眾所周知,上市公司年報包括的內容眾多。僅年報摘要在報刊上就會佔據幾大版,一份完整的年報材料將近100頁。按現行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在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兩種報紙上披露年報摘要和指定的一種網站上釋出年報全文。大容量的資訊釋出必然會增加公司的資訊披露成本。而且有很多所謂的資訊都是老生常談、流於形式(如:重要提示、公司簡介、監事會報告、獨立董事宣告等)。真正讓資訊需求者關心的主要是董事會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對此,應本著資訊的有用性和簡明性原則,簡化資訊披露的內容,突出大家普遍關注的資訊。  簡化季報、中報的披露內容。在資訊披露的時間安排上應儘量避免季報與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