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問題分析及對策

才智咖 人氣:2.7W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問題分析及對策
摘 要 了我國上市公司在資訊披露中存在的,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資訊披露質量的對策,強調了誠信和提高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是會計審計行業生存和的生命線。
  關鍵詞 會計資訊 資訊披露 行為性失真 誠信

  縱觀股市十餘年發展的風雲歷程,我們看到:證券監管部門、上市公司及中介機構、社會公眾對規範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一直在作不懈地努力,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其中提供虛假會計資訊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痼疾之一,廣大投資者對此深惡痛絕。有的上市公司在資訊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公司治理結構的規範性,公司的獨立性以及募集資金使用與招股說明書的一致性、變更程式等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
1 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問題
1.1 缺乏及時性
  資訊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及時性上。再有用的資訊一旦時過境遷也會失去價值。試想,前1年的公司年報待到第2年4月底披露時,其所反應的公司上1年度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與公司現時的情況也許早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有效市場,股票市價已表現出現時與股票有關的各方面情況。在有效市場的三種形式中,弱式有效市場是假設以往價格運動的全部資訊,只是反映過去的變化,與現在及未來無關;半強式有效市場是假設市場的價格反映了所有已公開的資訊;強式有效市場是假設現在的市場價格已經反映了所有的.相關資訊,不管這些資訊是公開的還是祕密的。在我國股市處於半強式甚至弱式的情況下,公開的市場資訊對於廣大的普通投資者而言,其投資參考價值本來就比較有限。而缺乏及時性的公開資訊更是猶如馬後炮。
1.2 缺乏簡捷性
  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可簡單概括為:年報幾大版,廢話幾大篇,中報季報隨心編(未經審計)。在年報披露的高峰時期(每年3、4月份),幾大證券報刊每天的版面都達幾十版甚至上百版,且都重複著大致相同的內容。對於廣大的普通投資者而言,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來細細閱讀,更難於從中發現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1.3 缺乏保密性
  在正式公佈訊息之前,一些公司的小道訊息、內幕訊息往往滿天飛,讓不明真相的投資者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有的上市公司不惜犧牲中小股東的利益,先把公司資訊“批發”給莊家,然後再根據莊家的需要把資訊一點點的“零售”給中小股東。上市公司會計資訊的披露缺乏保密性,既擾亂了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又反映出監管乏力以及上市公司缺乏社會責任感。
1.4 缺乏真實性和嚴肅性
  一些造假公司、變臉公司、補丁公司把進行會計資訊披露當成了增股配股等圈錢的手段,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根本不去考慮會計資訊的真實性,虛盈實虧、虛增資產、虛列專案等事件屢見不鮮。甚至有的公司在年報公佈前還出現了先預盈、後預警、再預虧的怪招。還有不少上市公司在年報披露之後出具補充公告,使資訊披露的嚴肅性受到。真實性是會計資訊的生命,也是上市公司取信於股民的先決條件。
1.5 缺乏自覺性
  一些上市公司特別是問題上市公司在披露會計資訊時往往是被動披露、選擇性披露,其基本出發點就是能隱瞞的儘量隱瞞,能延遲披露的想方設法延遲披露,根本沒把投資者應有的資訊知情權當回事。那些因違規進行資訊披露而受到證監會和證交所公開批評的上市公司,不僅令投資者寒心,也使其自身的信譽大打折扣。每年都有多家上市公司因隱瞞重大事項而被譴責或被特別處理。
1.6 資訊行為性失真較為常見
  上證所通過對2001年年報的事後稽核發現,有不少上市公司混淆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而事實上這是三種不同的會計資料調整情況。對於會計政策變更和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兩種情況,允許追溯調整;對於會計估計變更,則應對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採用新的會計估計進行處理。還有少數公司利用會計估計變更來達到扭虧等目標。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只有賴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變化,或者由於取得新的資訊、積累更多的經驗等,公司方可對會計估計進行修訂。還有某些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報 “會計報告”部分遺漏了“補充資料”的披露。根據有關規定,公司會計報告應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補充資料三部分構成。上網披露的年報全文中應包括補充資料,補充資料可不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此外,上證所在年報事後稽核中還發現少數公司存在著其它核算或披露不規範的情況,如新股發行申購(包括有效申購和無效申購)凍結資金利息、盈餘公積或資本公積彌補虧損的會計處理、分部報告中地區分部的劃分問題等。一些上市公司對年報部分會計資料或指標甚至整張報表在披露之後又進行更正的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