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新課程下中學物理教學的幾點感受

才智咖 人氣:9K
試談新課程下中學物理教學的幾點感受
【摘 要】:新課程下物理教學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滲透了人文教育,在新課程下進行物理教學需要特別注重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模仿、創新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著幾點困惑。
【關鍵詞】:物理教學;人文教育;教法困惑
        一、最大的感受是物理教學中滲透了人文教育
        人類文明的精神成果往往以知識的形式存在,但常常“隱藏”在知識之中。所以在物理概念規律教學中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還要讓學生感受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感受他們尊重自然、尊重客觀的“真”。例如對運動與力關係的研究,從亞里士多德到伽利略至牛頓,可以說任何一個科學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都標誌著一個“真”的誕生,均凝聚著科學家的智慧和才華及奮鬥歷程。又如在介紹開普勒三定律時,提到開普勒的老師第谷花了畢生的精力去觀測行星,而開普勒又花了多年的時間總結出了這三條定律。讓學生去體會物理學家在建立物理概念規律後是怎樣用它們造福人類的,體會物理學家推動文明發展的動機的“善”,這種例子已不勝列舉。讓學生感悟物理概念規律中蘊涵的和諧和哲理、感悟它們愉悅人們內心的更高層次的“美”,如牛頓建立萬有引力定律,將天體運動與地面物體運動統一在F=ma這樣一個簡潔式子中。
        二、關於如何教的問題
        新課程教材的特點是淡化知識結構的系統性,突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特徵,對於還沒系統學到但又必須用的知識以“加油站”的方式提出,讓學生作為工具使用,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方案。
在教學中培養物理思維從觀察開始,第一步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不僅可以使學生將物理模型與實際問題聯絡起來,也可是讓學生豐富自然知識,加深理解。
        第二步是模仿,由教師帶領學生以科學嚴謹的方法解決問題,模仿前人的探索經歷完成科學發現,如萬有引力公式的.近似推導等,可使學生親歷探索,也獲得解決一般問題的能力,掌握規律。不是為了重複而模仿,模仿的目的是創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發現現有解決方法的不足時給予改善,捕捉每個靈感的火花,最終的目的是發動學生投入學習其中,獲得知識,體驗探索,達到“樂學”的目的。也可以將活動延伸到課下,延伸到新課程改革中設定的自主實踐課程之中。比如在研究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受力問題時,涉及到行車過拱形橋的情境,對於拱橋形象如何抽象為圓周模型,是一個容易忽視又不易理解的環節。在上課之前,先發動學生尋找學校附近的拱橋,拍成照片,互相比較觀察。繼而又有學生找到了市裡有名風景拱橋的亮麗圖片,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於是鼓勵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提出專題“家鄉的橋”,通過調查學習,不僅完成了修習學分,還完成了新課程改革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的。 
又比如學習運動影象的問題時,又由學生在研究課程中完成了函式原理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實現了主動積極的探索之旅。       第三步是要教會學生做題,高中階段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參加大學聯考,做題是學生的一項必須掌握的本領,那麼如何能使學生減少負擔,學習得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所在,我們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解物理試題。在探究性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教師通過創設挑戰性的問題、提供必要的背景、演示生動的實驗、設定簡化的模型等情境,讓學生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走進物理世界,在愉悅的環境下通過獨立思考或合作學習等方式建構物理學知識,在熟悉的生活背景與社會背景下運用物理知識去解題。例如講到傳送帶的問題,想信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都會講過有關傳送帶的問題,但大都侷限於傳送帶始終都以一定的速度傳送,卻未對有關傳送帶的各種情況展開探究,以致於當傳送帶速度不是恆定,而由靜止開始勻加速運動時,我們的學生就不知如何去應付。我們可以在這裡創設多個物理情景,讓學生跟個自己去探究,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新知識,同時掌握了新方法。
        三、教學中存在的困惑
        最大的困惑是感覺時間緊,探究活動耗費時間多而課時緊,要完成教學任務很難,特別是實驗課,學生動手能力較差,時間倉促,更談不上設計方案。大部分學生在旁觀,沒有動腦參與,再加上新課改下器材跟不上,很難完成。其次,《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精髓是“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但教材並沒有明確交待,而是隨著勢能和動能等一個個概念的探究學習而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作為學生學習的教材,我覺得在課文中明確這一關係比較好,但教材中始終沒有明確這一重要的關係。這僅僅是本人的一些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四、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習能力培養是高中物理家學的另一重要任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授以大量的知識技能,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接受,這就有違背教育的初衷。我認為培養學習能力才是核心,要充分的認識到教材、教師、學生及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教學中涉及的內容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平臺,為此服務的。學習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分析和理解問題的能力、試驗能力等。學習過程中學生除了學到知識更因該獲得學習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要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就必須在物理教學中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精心設計,創設情景,變“被動”為“主動”,變 “要我學”為 “我要學”,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獲取;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樂趣,讓學生由曾經的厭學到今天的想學。當然,新的物理課改教學,還需要不斷努力地去探索, 在反思中進步,在總結中完善,並不斷地更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