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國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創設

才智咖 人氣:2.54W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才有了求知慾,有了探索的積極性,而缺乏興趣的課,學生缺乏創造性,缺乏主動性,猶如一潭死水,只剩下枯燥的講解和單調的練習。激發和培養物理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而創設一個輕鬆、愉快、高效,並富有挑戰性的課堂教學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一門教學藝術。本文就本人對如何創設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談談自己的認識和做法,以求共勉。
        一、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一般來說學生比較愛聽故事,將物理知識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創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挖掘故事中的物理知識,探究物理規律,能為學生創設懸念,激發學生興趣。
        講授的故事可分為各種型別,有科學史實類的故事,如"曹衝稱象","阿基米德測皇冠","馬德堡半球實驗","帕斯卡實驗"等等。豐富的史料,扣人心絃,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為一體,能夠吸引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再現科學家們的忘我探索情境。 也有生活類的故事,如在進行"機械運動"教學時,講德國飛行員伸手抓子彈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故事,使學生出現疑惑,產生衝突,激發動機,從而為發揮主體作用創造了條件。
        二、創設以自然和生活為背景的問題情景,培養學生解釋自然和生活現象的能力
        國中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學,但是他們學習物理卻不是從零開始的,在他們的腦海中積累著大量對生活的觀察和好奇,並已構成大量樸素的屬於物理學研究範疇的概念。在物理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科學、有效地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問題,採用靈活多樣的切入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規律。
        例如:在學習 "運動的描述"時,我是這樣匯入課題的:同學們,你們有過這樣的體驗嗎:兩列汽車並排停在路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汽車觀望。一時間,你覺得自己的汽車開始緩緩地前進了,但是,"駛過"了對面汽車的車尾時,你才發現,實際上你乘坐的汽車還停著呢,而是對面的汽車開出了。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錯覺?(因為學生一般都有這種生活體驗,但還不會解釋為什麼。)在學生一臉的疑惑中引入"運動的描述"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
        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物理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的大量物理現象都可以成為學習中感性知識的來源。
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把筷子放在一碗水中,發現筷子像是被折斷了一樣,可是當你把筷子拿出來時,筷子被折斷了嗎?"沒有",一般學生都會有這樣的生活經驗,但是卻無法解釋,因此學生興趣高漲。在"光的色散"一節時,可以用為什麼雨後會出現彩虹來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在講解"物態變化"一章時,列舉許多生活中的例項來創設問題情境,如寒冬口中撥出的"白氣"、冬天,戴眼鏡的同學進教室時為什麼眼鏡上會被蒙上一層霧,夏天冰箱中拿出的飲料罐"出汗"等等。讓學生把生活體驗同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從而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三、創設實驗情境,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該說學生對物理實驗是有天生的好奇心的,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培養,這種好奇心就會消失。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利用各種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的新鮮感,並逐步培養學生初步的實驗興趣和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講"汽化和液化"一節時,創設問題情境可按下述程式進行:教師在講臺上放一盞酒精燈,然後舉起一張紙問:這張紙,放到點燃的酒精燈上,會燃燒嗎?"會",那麼,用紙折成一隻盒子放在燈上會不會燃燒呢?""當然會"。教師將紙盒裡裝滿了水,再問:紙盒能不能用來燒水呢?學生有的說能,也有的說不能,此時學生已處於興趣高漲狀態,急切想尋找答案,證明自己的判斷,這時再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必然會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浮力"一節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準備一水槽水,一個鋁片然後拿著鋁片問,我把這個鋁片放入水中會怎樣呢,由於學生已經知道物體的密度大於液體的密度時會下沉這個道理,學生會異口同聲的回答下沉,我用手略微折了下,像個小船形狀,把它放入水中,結果它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學生很驚訝,為什麼呢?輪船就是根據這個原理漂浮在水面上的。由此引入新課,效果非常好。
        在國中物理教學中,還有許多常用的簡易實驗,如"拉兩本頁碼交疊的課本,拉不開課本"的實驗,"吹兩紙條,吹不開"的實驗,等等,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做探究實驗,創設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情境。通過這些學習情景的創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並且使他們學會了尋找解決問題的啟動點和切入口,通過對實驗情景的感知和認知的衝突,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問題的慾望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恰當地創設學習情景,用新資訊刺激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使他們在牢固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