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民主-把課堂還給孩子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7K

課堂是孩子的,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把本該屬於孩子的課堂還給孩子。課堂教學永遠是課改的主陣地,只有將課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得到每個教師和學生積極的、創造性的參與,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才能使我們在課堂永遠充滿活動,也許,這是幾代人的渴求,在這次課改中孩子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走向民主-把課堂還給孩子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⒈改變教學空間,讓孩子“隨心所欲”

課堂教學活動是在課堂這一特定環境中進行的,而教學空間對教學的影響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層次要素的條件之一,新課程的改革,也同樣給如何轉變教學空間提出了問題。為此,我們也做了一些改革:

移走講臺,建立活動角。首先我們把教室分為學習區和活動區,學習區是課桌椅,隊形不定,有T字形、半圓形、馬蹄形……在學習區內無講臺,學生可以隨心所欲地走下來,跟好朋友商量、探討。而教師也不再居高臨下地站在講臺前,而是學生的好朋友,穿行在學生之間。黑板也是可以移動的,並且學習區內資源很豐富,有英語角、數學角、每日一星……讓每個孩子都展示自己,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活動區裡是學具,學生可以在活動區開展活動。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學生就可利用活動區內開展“小小銀行”的活動,讓學生在此自由地思考、想象、發問、選擇。

⒉縮短師生距離,讓孩子“暢所欲言”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曾言: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於兩個的.思想。如果要讓學生真正做到脫離束縛,主動探究,那麼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努力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暢通交流,教師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氣,活潑甚至幽默的語言與學生展開交流。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講到將一個正方形通過折剪,變成兩個三角形這一環節時,我拿出一張正方形紙,說:“小朋友,現在老師想變一個小魔術給大家看看,你們想看嗎?”“想。”學生歡呼道。於是我轉身一裁,把一張正方形紙變成兩個三角形,故意問:“這個魔術好玩嗎?”學生馬上搶道:“老師,我們也會。”“哦,真的嗎?我可不相信,你們也變給我看看。”於是,學生果然“上當”,每個人都完成了這一過程。我便故意沮喪地說:“完了,我的祕密全被你們發現了。”“哈哈哈”學生大笑,笑得很得意,其實,這個時候最欣慰的還是老師自己,這一刻,問題解決了,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氣氛更為融洽了,接下來的學習更為輕鬆樂意了。

⒊開放教學情境,讓孩子“浮想聯翩”

在孩子們的眼裡。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每一個人都充滿著幻想。開放的情境,提供的資訊有較大的選擇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問題也就相對豐富。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想象力豐富,思路開闊,樂於表達自己的發現和見解。解決問題的創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揮。如在學習數的大小比較後,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95<□我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可以進行合作討論,然後反饋交流,起初我把數的順序從小排列,問:你還能有其他的填法嗎?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說出一大串101、102、103……那是遠遠超過當前所學的範圍的數,接著我說:“還有寫嗎?寫得完嗎?”給學生留下了較大的思考餘地,學生竟然有說出“無數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