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討論文

才智咖 人氣:6.1K

1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無效低效的表現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討論文

1.1教學情境離題

在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比如為學生創造精美的動畫、美妙的聲音或是絢麗的影象等,雖然這些都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但是由於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偏離的情況,教學情境的設立只是為數學課而創設,只圖課堂的熱鬧氛圍,夾雜了太多的非數學資訊,使得不但達不到教學效果,還大量浪費了課堂時間。教學情境離題的現象十分嚴重,嚴重干擾了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以及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沒有真正達到改善數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1.2教學起點不準

新課改要求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要建立在學生對目前所學知識的認知基礎上。有效的一堂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從數學基礎開始學習然後學習到本堂課的學習重點和要求。那麼在整個教學中老師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重點明確的前提下,學好數學的基礎知識,就可以讓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少走彎路。

1.3教學活動放任

教學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探索中激發學習熱情。但是在教師創造教學活動的時候,很多學生都透露出來浮躁、盲目的心理,並沒能從本質上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反而還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活動中放任的主要表現形式:第一,教學活動的自主性變成放任自由式。課堂展現的不是學生真正的主體性,缺乏教師的引導和指點。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如何認識100以內的數字時”,教師讓學生數數量為100的物品,最後學生不管怎麼數也數不清楚。因為教師讓一個學生數黃豆,由於黃豆總是到處跑,數起來比較吃力;另一個同學數顏色不同的彈珠,同樣也是到處亂滾。學生數起來顯得手忙腳亂,到最後還是沒數清楚,這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引導造成的。第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雖然說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但是在缺乏問題匯入和交流的前提下,活動形式就顯得很被動。例如老師教學生如何認識時鐘、分鐘的讀法時,提出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它們之間的換算方法,但是學生都沒有接觸過,所以這樣的合作交流探討純屬形式。第三,教學活動探究過程機械化。教師在進行探究活動之前就已經告訴學生該如何進行,使得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缺乏好奇心,在進行探究時只需要按照教師說的步驟和方法開展就可以完成操作。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停地對學生進行指指點點所導致的,表面上看是在指導學生,實際則嚴重限制了學生探究意識的發展。

1.4教學提問簡單

教學提問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比較常見的溝通方式。一個好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的掌握提問的方式以及正確的提問時機,進而開展有效的教學。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提問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提問過於簡單,沒有任何思考價值。一貫以來,教師的提問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出的,學生基本上只要回答是不是,對不對就可以了。比如在長度單位換算中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米=100釐米,1釐米=10毫米,最後問到學生10釐米等於多少毫米?學生不需要怎麼思考就可以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問題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1.5教學評價模糊

教學內容的評價貫穿整個教學內容中,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讓教師全方位地剖析學生的學習困境,還能夠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方法提供依據。對教學整體效果的評價要從學生中的`所有表現到最後學生學習的最終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這樣得出的結果才能讓學生們全面認識到自身不足之處,樹立學習的信心。雖然新課改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活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教學中教師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教師就進行誇讚式的評價。這樣使得很多學生都沒能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認為課堂內容自己都已經掌握了,就可以驕傲自滿了。雖然說有效的表揚和誇讚可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但是過分的表揚則不僅沒有促進作用,反而很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所以在教學中教學效果的評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從教學過程到教學結果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2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通過情境輔助教學

研究表明,情境的創設對於輔助教學有著良好的作用,只是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定要合理,不能偏題,而且還要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不僅讓他們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還要能鍛鍊他們的思維活躍能力和開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在設計情境的時候要明白情境只是一種形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形式可以滿足數學教學題材的本質內容,不可以為了設計情境而違背了教學內容。教師在設計情境之前要以教材內容為核心,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主,讓步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嚴格根據學生特點出發,開展合理的教學情境。同時要保證創設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所謂具有思考性的情境,就是所提的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意義。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不僅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整個數學知識框架的整體認知。在有效的認知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思考。

2.2教學起點的準確把握

將學生的新知識作為開展有效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懂得溫故而知新的重要性。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前,就需要全面掌握學生對數學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從而制定明確教學內容。首先,要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如何,在瞭解清楚情況後,再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特殊指導,也就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第二,要準確區分重點、難點知識。所有的教學材料都是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的過程,為了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僅需要把握教學內容的度,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有效整理教材內容,明確區分重點、難點知識。將無用的教材內容合理刪減,適當新增新內容,符合現代化學生學習需要的內容。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提煉與修改,讓學生可以真正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和方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他們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2.3精心組織具有價值的教學活動

通過有價值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建立適合他們學習的學習方法。所以精心組織具有價值的教學活動十分重要,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體會輕鬆活躍的課堂氣氛。所以有價值的教學活動就是要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條件,學生對數學的體驗都是在動手實踐中得來的。通過動手操作可以感受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進而從內心深處理解數學知識,獲得學習經驗和發現數學形成的規律。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學生們的親自動手實踐,尤其是在新課改提出以後,更加註重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將抽象難懂的數學思維轉變為生動具體的數學思維,並且在整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工作,讓開展的教學活動符合每一位學生的操作特性。在教室的指點下引導學生將直觀與抽象知識相結合,邊做邊討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4教學提問的設計巧妙

在開展有效教學過程中風趣幽默的教學提問可以營造輕鬆活躍的課堂氛圍。那麼在教師進行提問的時候就要注意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思考性。要保證問題的提出能夠滿足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於思維活躍、性格外向的學生可以提出稍微有難度的問題,對於反應較慢且膽小的學生提出相對簡單基礎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都能樹立自信心,教師在對學生回答答案後的評價要給予表揚。給予學生回答肯定的同時,還要幫助他們建立創新思維模式,讓他們在進行數學問題思考的過程中,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要不斷鼓勵學生養成與眾不同的數學解題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2.5提升積極的數學思考

積極提升數學思考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和形成數學思維方式為以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提供保障。教師在數學可養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探索數學概念的題材,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物件。同時還要將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滲透,提高學生的再創造能力,結合數學知識的練習加以鞏固。讓學生在數學練習中,學會思考問題,把再創造同數學題目訓練結合起來,讓他們對數學學習過程進行深入思考。

3結論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開展有效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還是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有效監督,讓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教學,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2014.

[2]王琰.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調查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13.

[3]葉仁波.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研究[D].湖南師範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