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醫學方面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9W

醫學論文寫作多是有感而發,多是自己親身經歷的熟悉工作,客觀地、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動物醫學方面的論文,僅供參考。

動物醫學方面的論文

摘要:資訊素養是培養大學生能力的普及標準,是國家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為樹立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終生學習”理念,培養資訊處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為國家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和有競爭力的人才,筆者通過分析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特點,從資訊意識、資訊能力、資訊道德三個維度建立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培養標準》,並依據該標準給出了培養途徑和方法。

動物醫學是個傳統的行業,很多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認為:“資訊素養的培養、資訊技術的學習與其關係不大,只要把專業課學好,多出去實踐就足夠了。”“專業課都學不過來還學這些資訊科技課有啥用。”“畢業了去企業搞銷售不坐辦公室,根本也用不上這些東西。”“會給動物看病就行,原來沒有計算機不也一樣看病?”這些認知差距嚴重影響著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的意識和能力[1]。

在資訊與能源並重的社會,不管哪個行業都應該重視資訊資源,獲得資訊就是人生的贏家。因此,培養資訊素養,是為動物醫學行業長足發展奠定基礎。依據科學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整體性原則、目標性原則和國家對大學生資訊素養培養的標準,參照其他行業資訊素養培養標準,結合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特點,錦州醫科大學制訂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培養標準》。它是培養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的有效依據,是提升全面素質教育的有效工具,對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動物醫學;資訊素養;評價體系;資訊能力;資訊道德

1資訊素養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資訊素養的概念於1974年被提出,主要是指人們對資訊認識、敏感程度和資訊處理的能力,以及在資訊實施的過程中對行為規範遵守的程度[3]。資訊素養作為教育的熱點問題,已經在各國教育界進行了普遍性的研究,專家給出了資訊素養的概念,分析了資訊素養的內涵,制訂了一些具有通用性的、大眾化的大學生資訊素養標準。我國教育部的專家也根據資訊素養的內涵建立了《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資訊素養的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通過調查發現,現有的關於資訊素養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針對不同行業和學生特點,資訊素養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應該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我國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研究課題組就建立了相應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這標誌著資訊素養的研究開始細化,已經進入更深入地研究層次。

2《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培養標準》的內容

2.1資訊意識

2.1.1資訊敏感度資訊敏感度主要是指學生對動物醫學專業和相關專業知識的反應程度,主要考查學生是否能夠及時收集、捕捉專業資訊;是否有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想法;是否樹立了“終生學習”的理念;是否具有資訊保安意識;是否具有資訊成本意識;是否能夠從細節中發現資訊等。2.1.2資訊需求度資訊需求度是指學生對資訊的需求情況,主要考查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地表達和描述自己的資訊需求;在遇見難題時,是否有通過資訊查詢、檢索解決問題的願望;是否能夠不定期地更新專業知識等。

2.2資訊能力

2.2.1資訊獲取能力資訊獲取能力是指學生掌握獲取資訊及相關知識的技能,包括策略、途徑、方式方法,主要考查學生是否能夠確定資訊目標;是否具有組合檢索的策略;是否能夠正確選用檢索工具;是否能夠從多種途徑中獲取相關資訊等。2.2.2資訊吸納能力資訊吸納能力是指在獲取到資訊後,對資訊的評價判斷行為,主要考查學生對獲得的資訊是否能夠真正理解其含義;是否能夠對資訊進行識別,從資訊中選取可用資訊,去掉無用資訊;是否能夠對資訊進行判斷,確認其質量的好壞等。2.2.3資訊處理能力資訊處理能力是指對已經識別的資訊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主要考查學生能否對獲得的資訊進行分類;是否能夠儲存資訊;是否能夠增加資訊、更改資訊、刪除資訊、區分資訊;是否能夠對資訊進行深入分析;是否能夠歸納總結相關資訊;是否能建立資訊之間的關聯等。2.2.4資訊應用能力資訊應用能力是指對有效資訊的使用和利用情況,主要考查學生是否能將資訊進行有效的`遷移,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是否能夠通過資訊來分析問題;是否能夠根據資訊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是否能夠進行科學總結和撰寫科研論文;是否能夠進行一定的創新,提出新觀點、新方法和新論斷等。

2.3資訊道德

2.3.1資訊道德規範資訊道德規範是指在人的一生中應該遵守的道德標準,主要考查學生是否瞭解資訊素養道德;是否能夠正確判斷道德規範標準;是否具有倫理道德意識等。2.3.2資訊保安意識資訊保安意識是指學生應該遵守的法律規範或者道德準則,主要考查學生是否具有法律意識;是否具有資訊保護意識;是否能夠進行有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否能夠尊重他人的科技成果等。

3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培養的途徑

在建立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培養標準》後,就要以標準為指導,進行科學有效地執行。資訊素養的培養是個長期的工程,必須要配合有效的方法才會取得成效,錦州醫科大學對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實施資訊素養教育的方法如下。

3.1開設多門資訊素養課程

資訊素養課程是對學生進行資訊素養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學校在原有開設的計算機應用、文獻檢索兩門課程的基礎上,又新開設了計算機在畜牧業中的應用、獸醫資訊學、資訊管理系統、計算機網路等多門資訊素養課程,在理論講解的同時,增加了實踐操作的學時比例,強化了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

3.2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的改革

為了配合課程的實施,對原有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在資訊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加入了模擬平臺,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反覆地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不斷地累加和強化記憶,提高資訊處理的能力。通過開展過程性考核和能力培養的評價方式,全面考核學生的學業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提高資訊素養意識,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教師改革課業佈置方式,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查詢資料的機會,提高學生資訊獲取能力、吸納能力、處理能力和應用能力。

3.3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到本行業的企事業單位鍛鍊。這對於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獲取專業資訊都是最好的方法,也是鍛鍊和培養學生多途徑獲取資訊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學校鼓勵學生在業餘時間,如週末、假期參加實踐,學生得到了鍛鍊的機會,也提高了資訊應用的綜合能力。

3.4積極參與科研團隊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的科研專案、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以及科研團隊。讓學生從科研中學到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精益求精的科研能力,同時要求學生能夠進行科研總結和撰寫科研論文。這樣可有效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範,鍛鍊了資訊素養的應用能力。

4結語

以《動物醫學專業學生資訊素養標準》為依據,並進行科學有效的實施,是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有效手段,是對動物醫學專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有效工具。標準的建立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和客觀性,是對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在資訊素養培養方面提出的總要求,是行業培養的標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在實施的過程中,會不斷髮現問題,加以改進,使標準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