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8W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發生了一場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教育改革運動,史稱進步主義教育運動。這場運動的目的是為適應美國社會從農業時代向工業化時代、從近代向現代的巨大轉變,而在教育領域掀起的一場改革。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古典教育的僵死傳統,徹底地把兒童推向了教育的中心地位,從而使美國的教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並確定了20世紀美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它提出的教育改革原則措施以及勇敢而大量的教育試驗,至今在美國乃至世界上還有廣泛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的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戰略舉措。如何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是擺在當今我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方面,以人(兒童和青少年)的改善為出發點、以人的解放和社會進步為目的的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顯然對我們正在實施的素質教育具有借鑑意義。

試論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的論文

一、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特點

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從19世紀末興起。到20世紀中葉結束,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點:

1、民主性。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強調以兒童為中心,要求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杜威依據詹姆士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提出,教育的任務就是要根據兒童本能生長的不同階段供給他適當的材料,促進本能的表現與發展。因此,教育應該是主動的,應該與兒童的興趣相聯絡。強調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權威意識。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反對傳統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那種專斷性的主導作用,認為那種由上級的權威者把所必須接受的東西傳給下級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體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輸、宣傳。教師的職務僅僅是依據較多的經驗和較成熟的學識來決定怎樣使兒童得到生活的訓練。因此,在進步主義教育家們看來,教師的“權威”只能體現在他的“經驗”和“學識上。強調“兒童中心”論,反對教師的權威,不僅適應了美國社會轉型的歷史要求,也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意識,使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呈現出鮮明的民主性特點。

2、多元性。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多元性是美國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首先源於社會各界對於教育的多種需要:城市各種福利組織需要‘社會教育’,商業和勞工界需要‘職業教育’,而標新立異的教師則需要‘一種教學過程的新技藝’,因而,也就隨之源於進步教育工作者對於這些不同需要所作的不同理解和反應。”美國教育家克雷明對於運動的多元性,曾指出:“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全部歷史技藝意味著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事情;而這種種差異,只能被具有明顯多樣性的美國教育所包容。”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多元性也意味著運動中教育改革與實驗形式的多元性。表現為指導思想的多元性,理論基礎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與思想來源的進步主義教育家,以及運動形式的多元性等等。運動的這種多元性特點,一方面使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無論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是運動結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3、實用性。美國教育的實用性起源於殖民地時代,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發展過程中也繼承併發揚了這一特點。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家主張通過“解決問題”進行學習,而不是灌輸教材。進步主義教育認為傳統的學習基本上是在接受知識,這種學習是無用的。進步主義教育認為要使知識有意義的話,那我們必須要用知識來做某事。因此,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家主張“從做中學”。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奠基人杜威就尤其強調教育的培養目的,就在於使有個性的人適應社會。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實用性還體現在運動的目的.上,如前所述,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是在現代城市一工業文明的條件下,從根本上改革美國學校教育制度,進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兒童,使兒童真正得到自由的發展。也就是說,運動要努力使教育適應美國社會對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正是在這一點上,運動的實用性特點表現得極其明顯。

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教學上,以克服傳統教育所帶來的缺陷為出發點,力圖使課程與學生的可實現的需要和當前的興趣結合起來。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完整的兒童”。在進步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影響下,學生被認為是一種智力、社會、心理、身體和精神等方面的有機整體。學生不但要發展智力,社會、心理和身體等方面也應得到發展。進步主義教育運動這種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力求使學生全面發展的觀點與目前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培養目標是極為吻合的,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國正在實施的素質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改革,它的宗旨就是要讓學生學得愉快、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每個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但是素質教育的實施又不能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因此尋找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間的最佳結合,對素質教育的實施是相當重要的。在這方面,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經驗與教訓,就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

2、注重理論聯絡實際。進步教育運動是一場自下而上的,自發的群眾性教育運動。這就決定了它與教育實踐的密切結合,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進步主義教育正式形成後,尤其重視教育的實踐活動,重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進步主義教育運動開展期間,大量的進步主義教育學校紛紛建立,併成為實踐與檢驗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重要場所,因此,進步主義學校為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形成、完善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人說,如果沒有芝加哥實驗學校就沒有杜威。這話或許有點誇張,但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實踐在新的教育理論產生、完善中的巨大作用。然而長期以來,在我國教育理論研究領域內一直存在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而“素質教育是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的重大課題,既需要理論的補充完善,更需要大量的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這種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檢驗理論的特點,無疑對我們正在實施的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範例

3、強調最廣泛的理解和支援。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必須最大限度地吸引教師和家長的支援、理解和參與。否則,任何良好的改革願望和策略都會在實踐中遇到種種障礙。其結果是,或者花費過於高昂的代價去推行改革,或者是改革本身逐漸成為一種形式。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就非常強調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求得他們對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理解和支援,確保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目標的實現與完成。儘管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後來由於職業化的緣故,早期支援過進步主義者的商人、工會會員、農民和知識分子的政治結合的崩潰,導致運動最後解體。但不可否認的是,運動初期強調社會各界人士對教育的參與,不僅促使了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發展,也為以後的教育改革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教訓。“由於我國教育管理體制的特點通常情況下教育改革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鑑於以往的經驗教訓,鑑於我國不同地域之間教育發展水平的差異,素質教育的實施應注重對教師和家長的解釋、宣傳,求得廣大教師和家長對這一重大教育改革的理解與支援,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建立規範化和制度化渠道,以期促使最廣大的教師和家長參與素質教育的各項改革。”也就是說,教師和家長的支援與參與,對實施素質教育就顯得尤為必要。

此外,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也為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首先,作為其理論基礎的進步主義教育儘管首先是作為對傳統教育的堅決反叛而出現的,但它並不能真正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其次,素質教育沒有充分考慮價值和效益這兩個教育的根本屬性。再次,素質教育沒有從大教育的觀點綜合考慮各種素質的提高。最後,過分強調轉變教育觀念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關鍵作用,對於通過教育制度變遷、執行機制轉換、行為模式變化在實現教育轉型中的作用探討不多。當前我們的國家正處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社會轉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對教育的改革發展提出了許多問題和挑戰。隨著新世紀的來臨,中國正日益走向世界,教育如何為現代化服務?教育如何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在這方面,作為曾經在世界產生廣泛影響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無論其成功的經驗,結束的教訓與原因,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