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心性道德思想與意義治療

才智咖 人氣:2.37W
儒釋道心性道德思想與意義治療
受傅偉勳教授以及弗蘭克(Frankle)意義治療學(Logotherapy)的啟發,筆者自80年代以來即開始研究儒佛道和新儒家的意義治療思想,本文即是在多篇論著的基礎上,嘗試將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基本義理運用於教育和心理治療。儒、道、佛的心性道德思想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華人文化土壤裡,它們已經交融成一個不可分的整體。本文對儒、道、佛三家所作的概括各有異同,儒家用“意義治療”一詞,道家用“存有治療”一詞,而佛教則用“般若治療”一詞。但總體來說,皆可用“意義治療”來概括。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異同與融通
    1.儒家:孝悌人倫、仁義為教、道德創性(仁)
  儒家強調“孝悌人倫”,“孝”其實是對於我們生命根源的一個崇敬;而所謂“悌”,其實是順著那個同樣生命根源而來的一個橫面展開。在華人文化傳統,儒家講“孝悌”,通過“孝、悌”而講“仁、義”。仁,在孟子書裡面講:“仁者,事親是也;義者,敬長是也。”仁義其實是從孝悌轉過來的。當我們講“孝悌”的時候,是落在一個“血緣性的自然聯結”裡,這血緣的自然聯結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而通過孝悌講“仁義”的時候,就由“血緣性的自然聯結”轉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聯結”。“仁”強調的是“人跟人之間”的一種真實的互動感通;而這種真實的互動感通從哪裡來呢?是從家庭中對於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種崇敬所引發出來的。“義”指的是在這社會上的一個客觀的形式法則,而這客觀的法則從哪裡來呢?是從家庭中由“敬長”學來的。
  “仁”和“義”就道德來講,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層,“孝”、“悌”可以把他當成一個道德的德目,而“仁”、“義”則從這個道德德目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後是一個對於善的追求。順著孝悌人倫關係所形成的一種客觀的法則,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義”。所以從孝悌到仁義,是放在一個人最自然的親情脈絡裡頭,一步一步展開——由家庭進而跨入到社會。
  儒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個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進一步談“道德的創生”,“天地之大德曰生”,這裡所說宇宙造化的源頭,是一個價值的源頭,就儒學而言,宇宙論、道德哲學,兩者是連在一塊說的。
  儒家認為,人活在這世間,家庭是他最基本的生活場域。從家庭裡頭開始伸展,人活著,他不是一個“個人”,人活著就是放在家庭的脈絡裡,自然而然地去理解、詮釋與體會,在這過程中參與促成,別人幫助你,你也幫助別人。在整個華人文化傳統提這個問題時,一定是不離家庭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教育就在家庭,我們現在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家庭教育是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我常提“教育三要素”,好像植物成長三要素“陽光、空氣、水”,“陽光”是家庭教育,“空氣”是社會教育,“水”是學校教育。沒有陽光,沒有空氣,猛灌水,根就爛了,這裡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儒家強調家庭這個脈絡,“人”的概念是放在一個網路裡面,是放在一個可以yīn@②yūn@③調節生長的脈絡下來看待你自己。“自我”的概念不能與外在事物分離開來,不能先把自己孤立起來作為一個認知主體去認識這個世界;而是人和家所形成的一種情感互動的關聯,生命的互動關聯。我從這樣的一個場域來說明自我,可見華人的“自我”概念,與西方特別是近現代以來的“自我”概念有很大不同。
  這就牽涉到當我們展開心理輔導的時候,自我如何安頓的問題。通過一個什麼樣的方式來安頓自己,就儒學來講,有幾個層次來安頓自己,從家庭的脈絡,親情的脈絡,跨出去在社會裡頭,仁跟義,人跟人,社會跟社會之間的互動感通。社會上人跟人之間的一種忠誠與信義的關係,這樣形成一種新的朋友群。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是,儒家認為人跟天地造化亦有一種冥契的關係。所謂“默契道妙”,就是宇宙造化之源,跟我們內在的心性,兩者有一種同一性,所以只要我們做深刻的內省活動,就可以企及那個宇宙造化之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