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阿多諾美學的人本主義思想

才智咖 人氣:2.48W
論阿多諾美學的人本主義思想
  論文關鍵詞:阿多諾  人本主義  文化工業  現代主義藝術
  論文摘要: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的中堅力量阿多諾,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存在,人性的異化充滿了深深地憂慮與關懷,他對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批判以及為現代主義藝術辯護體現著濃厚的人本主義思想。
    阿多諾是現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的一個重要流派法蘭克福學派的中堅力量,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世界的美學領域內,都佔有重要一席。他提出的否定辯證與審美的烏托邦美學思想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異化現象的強烈批判,是一種以特殊來抗拒同一和普遍的可交換或可替代性的思想,體現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和人性、人情的深切關懷,具有深刻的人本主義內涵。
    何為人本主義?人本主義在哲學上泛指直接從人本身出發,研究人的本質及人與自然關係,並強調人的地位、作用及價值的一般學說。人本主義思潮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即傳統人本主義與現代西方人本主義。比較而言,現代西方人本主義思潮更注重人的內在心理體驗以及個體的生命存在。這種思潮認為“哲學研究應當突破傳統模式,應由以往強調的對外部世界的研究轉向對人本身的內在結構的研究;由倡導感覺經驗或理性思維的可靠性轉向肯定人的內在的心理體驗和非理性的直覺;由對普遍人性,即人類共同本性以及普遍的自由、平等、博愛的頌揚轉向個人的獨特個性、生命本能的強調。這就是要求衝破以往哲學家用普遍的、絕對的理性概念編織的束縛人的獨特的生存和個性的網羅,恢復和維護個人的本真的存在,發現和發揮人的內在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阿多諾的美學思想正是這種思潮的有力體現。阿多諾看到了同一性美學中隱含著使藝術和人類屈從於異化現實的意識形態特徵,具有弱化人類想象力和反抗力的因素。而文化工業就是同一性美學的具體形態。因此,阿多諾批判文化工業對現實社會的美化和假反抗;這使大眾陶醉在虛假的撫摩和寬慰中,“接受那些根據統治者的利益要求製造出來的個人需要”Izl,並麻痺於被剝奪人權的滿足。同時,阿多諾肯定現代藝術,因為現代藝術的破碎性、分裂效能充分揭示人在異化社會的煎熬中的真實狀況,能通過“內在批評”來喚醒人的真實靈魂,激發人的創造力,使人恢復“自主性”,走向“內在的自然。”阿多諾通過否定的辯證法和對現代藝術的肯定,從正反兩方面來建構他的審美理論,力圖為“人的全面發展”與“自我解放”找到更為現實的出路。
    阿多諾的美學思想並非空穴來風,亦非無本之末,而是與德國古典美學傳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阿多諾的“否定思想”是西方傳統哲學範疇延續和變更的產物。黑格爾曾從代數中借用了負負得正的邏輯原則代替了辯證原則,並把“否定”當成構造其龐大的哲學體系的思維工具。黑格爾認為,精神存在的自我發展取決於內在的矛盾運動,而這種矛盾運動又取決於理念自身的否定性。馬克思、恩格斯繼承了黑格爾的此種思想,他們認為,只有憑藉“否定之否定”的規律存在的主體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質和窺見真理的光輝。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也認為“否定”是一種對現存結果存疑與拒絕(否定)的自為意識,是自我達到烏托邦境界的必要工具和途徑。阿多諾的美學思想正是建立在德國古典美學思想基礎之上。阿多諾吸收了黑格爾理論中的“否定”原則作為精神自我和理論發展永恆的內在動力這個特徵,同時也採納了薩特把“否定”當成獲得生存價值和達到理想境界的思維工具的這個方法。阿多諾從康德美學的傳統範疇和命題中釋放出新的真理性內容。康德曾提出“純粹美”的概念,認為“純粹美”是不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的,強調審美活動中的無利害關係,而阿多諾則以卡夫卡小說為例,說明了審美活動中利害關係的重要性。阿多諾為卡夫卡的文學實踐把無利害關係的形式快感美論一掃而空,因為卡夫卡以否定的方式重新丈量了人類的`經驗世界與幸福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這是阿多諾與康德美學的區別之處,但在強調藝術和審美行為應該具有人道主義的倫理維度上,阿多諾與康德走上了同一條美學大道。只不過,康德是以肯定的方式建構美人性之維和烏托邦向度,這種人性和烏托邦向度在討論依存美和祟高範疇時體現得更為充分。康德的真正興趣在於整合人類的諸種經驗,從而完成人之為人的境界構建。而阿多諾則反其道而行之,他以憂鬱、絕望的智慧和否定批判的方式來維護藝術和美的倫理品格和烏托邦維度。他認為,藝術再現了人類的災難,在巨大的災難中深藏著復活與得救的暗碼或象徵。藝術必須導各自律,只有如此才能將自身從烹調方法和色情描寫中解放了出來。
    以上分析了阿多諾美學人本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接下來具體分析這種人本主義美學思想的表現形態。從總體上說,阿多諾的美學大約可分為兩個主要部分:一是他對文化產業的批判;二是他對現代主義藝術的重構。這兩部分都服務於他關於審美烏托邦和藝術救贖功能的基本看法,貫穿著人本主義的思想。

    阿多諾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文化產業的批判有著深刻的人本主義傾向,體現了一種對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人的異化狀況的深切關注。根據阿多諾的歷史考察,在資本主義以前,藝術曾是一個有著自律本性的自由的人類文化的領域。到了資本主義階段,這樣的現象已不復存在,新興的文化產業取而代之。所謂文化產業,阿多諾認為,就是一種“市場導向的大眾文化”,它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壟斷的必然產物,是控制大眾意識形態的手段,阿多諾晚年的論文(文化產業的再思考》中表明瞭他對文化產業的總體看法:
    文化產業是把舊的東西和熟悉的東西融合成一種新的特質。在其各個分支中,專為大眾消費而生產出來的產品,這種相當程度上決定了那種消費性質的產品,或多或少是根據計劃來生產的。文化產業的個別分支有相似的結構,或至少是彼此配合的,它們被組合進一個幾乎沒有抵悟的系統之中。這隻有經過當代技術能力以及經濟的管理的集中化才有可能。文化產業有意自上而下地整合消費者,它把幾千年來有所區分的高雅藝術和低俗藝術強制性地合在一起,從而使雙方都受到損害。高雅藝術的嚴肅性由於追求其效果而遭到破壞;而一旦社會控制不再是總體性的,低俗藝術的嚴肅性也由於以下原因而受到損害,即對它因有的反叛性抵抗施加文明化的限制。所以,儘管文化產業無疑會考慮到成百萬人被誘導的意識和無意識狀態,但大眾顯然不是首要的因素,他們是第二位的;他們是文化產業所預先設想的物件,是這個機器的一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