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企業債券發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1.11W
對我國企業債券發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我國企業債券現狀

企業債券是債券發行人為籌措資金而向債券投資者出具的、並承諾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 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在我國,1984年企業債券開始出現,到1987年,一些 大企業開始發行重點企業債券。發行企業債券,能使企業迅速籌集生產建設資金,調整並改 善財務結構,同時較發行股票所需發行費用少,是企業實現直接融資的理想選擇方式。儘管 我國的企業債券市場早於股票市場出現,但由於種種原因,企業債券發展並不盡如人意,和 龐大的國債市場及迅速發展的股票市場相比,企業債券的規模非常之小。

對我國企業債券發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已開發國家,債券市場的規模遠遠超過了股票市場的規模,企業債 券發行量往往是股票發行量的3倍~10倍。發行公司債券是許多優質企業融通資金的主要方 式。據統計,2000年美國共有1592家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券融資,而通過發行股票融資的上 市公司僅有199家,到該年年底,公司債券的市場餘額達到了3.4萬億美元,而同期市政債券 餘額才1.6萬億美元。在整個資本市場上,通過公司債券的融資已佔到融資總量的30%左右 ,而股權融資額則不到4%。由此可見,與國外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企業融資次序“內部融資 →債務融資→股權融資”(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Stewart Myrs用順序理論分析得出的 結論)相比,我國的企業債券市場發展與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極不相稱,從而引發我國證券 市場發展的結構性缺陷,在某種程度上導致證券市場的低效率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由於發行企業債券融資有還本付息要求,且地方 企業債券目前大多都不流通,所以大多數的上市公司偏好於配股和增發新股,只有少數上市 公司偶爾採用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如1998年和1999年先後有福建南紙、東湖高新 、岷江水電、魯抗醫藥等上市公司發行企業債券,這相對於近幾年上市公司紛紛進行的配股 與增發而言,更顯微不足道。

2001年以來,隨著三峽、國電、鐵道、廣東核電、中航技等企業獲准發行企業債券,中 央企業債券開始全面升溫,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呈上升的趨勢,2001年超過140億元;2002 年共發行200多億元。而股票籌資雖然有所減少(2001年為1045.6億元;2002年為960.41億 元),但還是遠遠超過了企業債券的發行量。特別要引起關注的是,現階段企業債券主要集 中在中央企業債券,地方企業債券依然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企業債券存在的主要問題

發行規模小,滿足不了投融資需求

由於我國目前企業債券的發債及擬發債企業主要集中分佈在交通運輸、綜合類、電力煤 水業和製造業等具有相對壟斷地位的基礎性行業,而且主要屬於特大型企業,覆蓋的範圍很 小,加上發行額度的限制,企業債券發行的規模很小。根據深交所近期推出的一份研究報告 認為,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發行主體未滿足的發債需求總規模約為350億元,而機構投資 者未滿足的投資需求總規模約為510億元,大於發行規模,企業債券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企業債券品種少,結構單一

在我國股票市場上,既有A股、B股、H股,又有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轉配股 等劃分,而在企業債券市場,就顯得品種單調。目前市場交易的品種只有按年付息和到期付 息兩種,以到期付息為主,截至2002年3月僅有一隻中移動為浮動利息券,其餘皆為固定利 息券。此外,目前大多數債券期限集中在5年到10年的品種,這種企業債券償還期限的單一 性也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因為不同的企業對資金的期限要求不同,甚至同一企業從自身各種 投資以及財務狀況等方面考慮,也需要不同期限品種的債券。總之,品種的單一,不僅難以 滿足各類投資者的不同需要,限制了企業債券二級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而且也使發行企 業沒有過多的選擇餘地,不能根據具體的資金需求特點設計合適的發行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