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資源憂患意識教育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5W

一、資源憂患意識教育的意義

地理教學資源憂患意識教育的論文

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的發展,資源緊缺以及環境汙染已經使我國面臨著較大程度的資源危機。水資源的現狀只是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遇到問題的一個縮影。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遠遠低於世界人均水平。據統計,2014年我國缺水嚴重的城市佔城市總數的三分之一,甚至一些南方城市因為水源枯竭或水源汙染而出現停水、限水現象。新課程改革要求地理教育著重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地理學科是以人地關係為主線,以人類活動與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為核心的課程。正確認識全球問題以及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形成文明的生活與生產方式是地理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理所當然,地理課堂教學也應該成為資源憂患意識教育的主陣地。早在新世紀初,我國教育部就提出了在全國中國小校開展資源憂患意識的主題教育活動。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各種活動如火如荼地以各種形式深入到校園,滲透進各門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推動了我國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一些學校進行的“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活動收到學生、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的普遍好評,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資源具有稀缺性,地理學科進行資源憂患意識,就是主張學生關注資源,關注國家的發展問題。資源憂患意識教育,可以使學生以科學的態度主動地學地理。對青少年學生進行資源國情教育,充分認識節約和保護資源的必要性,能夠增強他們的資源憂患意識和危機感,立志為將來創造新能源、改進我國資源狀況作貢獻。

二、課堂教學是滲透憂患意識教育的主渠道

任何教學都具有教育性。地理學科性質以及其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決定了地理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教育的主要陣地。作為受過地理教育專業訓練的地理教師,首先要利用課堂45分鐘,充分利用教材蘊含的教育資源實施對學生的憂患意識教育。中學地理教材內容豐富,涉及範圍十分廣泛,從天文、氣候、水文到城市、能源、文化等,其中大多蘊含著有關資源憂患意識的話題。這些話題,為地理老師進行資源憂患意識教育提供了教學素材。教師要善於根據教材知識,挖掘其中包含資源憂患意識的內容,以巧妙的方式教育如何保護與利用好有限的自然資源。要讓學生了解到存在哪些資源問題,又應當如何化解資源危機。例如:在講授中國海洋資源現狀時,在讓學生了解中國海洋資源十分豐富之外,還應當簡述海洋資源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與用途。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利用海洋資源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比如:怎麼看待沿海地區因為城市擴張而進行的填海擴陸?怎麼認識海洋生態保護區的意義?這些問題兼具科技性與人文性,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去思索“中國以後該如何利用海洋”。

三、聯絡現實、擴充資源憂患意識的內容

地理課堂教學受到教學時間以及教學內容的.限制,知識量明顯不足,也難以吸引學生興趣。教師應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擴充、更新,尤其聯絡現實拓展有關資源問題的知識,促進學生能夠深入地瞭解某一問題,強化學生的資源憂患意識。一切有利於增強學生資源憂患意識的教育方式都可以採用。課堂是主要途徑,課外相互配合。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參與,使教育多樣化,滿足中學生各個方面的需要。比如: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具有全球性,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國際組織以及世界很多國家都會紀念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地球一小時”等有關保護環境的節日。報紙、電視等媒體以及相關部門也會進行大面積的宣傳與教育,幫助人們瞭解當前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些課外地理資源,適時地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問題、思索其可能的影響,進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活動。例如:木材造紙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國每年造紙消耗的木材達上萬立方米,同時造紙也會造成大量的水體汙染。如果教師只是羅列一些資料,因為缺乏與學生生活的有機聯絡,學生可能理解不深。教師組織學生蒐集造紙與環境之間關係的資料,以及組織學生訪問再生紙廠等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節約用紙意識。當教師列舉每造四千個紙質賀卡,就需要砍伐一棵大樹時,學生體驗到節假日寄送紙質賀卡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而可以倡導學生開展“減卡救樹”活動,從小事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