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時期大學生網路道德教育

才智咖 人氣:3.18W

論文關鍵詞:新時期 大學生 網路

淺談新時期大學生網路道德教育

論文摘要:從大學生在網路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入手,對存在的問題作了詳細的辨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影響大學生網路道德的因素,最後針對這些因素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

2006年4月6日李長春在北京調研考察時曾經指出:“網際網路對人們精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是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要按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積極倡導文明辦網、上網,淨化網路,抵制不文明行為,形成健康向上的網路文明新風。”新時期大學生是最早接受網際網路的群體之一,他們無論是在學習、生活方式,還是在態度、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方面都受到了網際網路的深遠影響。

一、對大學生網路道德的認識

所謂網路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為使人們接受和遵循網路道德規範體系的要求,並按其價值標準處事做人、塑造人的品德而有計劃有組織地對人們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的活動。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面對面的形式開展教育工作的。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則基於教學化的網路空間,通過雙方網際網路進行直接資訊交流來實現的。它不僅是思想政治工作資訊的網路化,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資訊化。它是思想政治工作適應現代科學發展的表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現代公式。面對網路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適應時代潮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搶佔網路思想陣地,充分利用資訊、網路資源,深人開展網路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明辨是非、美引、善惡,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面對社會思想道德建設中出現的種種複雜情況,加強網路道德教育就更加重要。

二、目前網路道德所存在的問題

(一)的侵略

網路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成呆的大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大創新,極大地拓展了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視野。但網路也帶來了國家間道德、文化的衝突和矛盾。當前,國內外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亡我的心不死,有意識地把網際網路作為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新手段。一些國家藉助於網上優勢,傾銷西方文化,宣揚西方的、自由和人權觀念。比如釋出負面資訊,致使一部分大學生失去辨別和駕馭能力,淪為網迷、網蟲;而虛擬世界與個體的互動作用,又使部分大學生忽略了和道德規範,理想和價值觀念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

(二)網路犯罪的滋生蔓延

在網上世界中,傳統道德的約束力、法律的權威性均被弱化,網路侵權行為在大量重演。網路“虛擬空間”的出現和發展極大地擴充套件了人的個體能力和交往能力,為人們個性的發揮提供了充分的自由,過去不能設想的事情現在很容易就能辦到。在現實生活中遵紀守法的大學生一旦成為網民就有可能目無法紀,脫離傳統道德中的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對大學生的約束,在網上世界中形同虛設。他們“能夠”隨意參加國際網上社團;盜用、偽造客戶網上支付帳戶;“能夠”製造、網路病毒的犯罪活動等等。

(三)灰色資訊的影響

西方以網路為手段的文化侵略,利用“網際網路”無國界、超地域的特點,把不文明、不健康、暴力、色情、侵犯隱私等灰色文化資訊傳播到世界各地,加上學生的好奇心往往會破壞他們的自控力,雖然在網站上普遍宣告訪問者必須達到一定的年齡,但卻沒有一種有效措施保證學生不接觸到這些灰色資訊,會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危害。改變學生認知世界的方式,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致使道德意識、法律意識逐漸淡化。

(四)長期上網,易患“網路疾病”

現代傳播學認為,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種麻醉功能,用它的工具理性改變著受眾。大學生的社會價值觀和個人人生觀尚未成形,一些整天沉面於虛幻的“網路社會”之中不能自拔的大學生將會產生對現實生活毫無興趣,行為冷漠,人際關係淡漠,人際情感疏遠,使人產生孤獨、苦悶、焦慮、壓抑情緒,甚至產生心態扭曲等諸多疾病。同時還會在現實生活中行為錯位,容易患上所謂的“網路依賴症”、“網路孤獨症”,使一些大學生們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甚至是不敢面對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