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

才智咖 人氣:2.01W
試析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內涵與特點,而後提出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五個基本指向,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實施過程。

  [論文關鍵詞]大學課堂 體驗性教學 體驗學習 教師 大學生 

  
  一、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內涵與特點
  
  (一)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涵義
  關於體驗性教學的涵義目前存在諸多看法。有人認為:“體驗教學是以體驗為基本特徵的一種教學價值觀、教學方法論和教學策略與方法。”這是從巨集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體驗性教學所做出的認定。從巨集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充分重視人的主體精神的教學價值觀;從中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以促進師生髮展為主旨的教學方法論;從微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以體驗為中心和最終目的的教學策略。
  也有人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以體驗為特徵的一種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從教學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教學觀念的深層次變革;從教學形式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實踐層面的活動形式和心理層面的活動形式。
  還有人把體驗性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來看待,認為“體驗教學模式是一種以人的生命體驗與發展為依據的教學模式,它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體驗性教學模式,並大力倡導在教學過程中對主體生命的關懷。這種關懷的基本思想是,關注生命的完整性,尊重生命的獨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應該說上述這些觀點都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這裡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那麼,什麼是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我們的基本觀點是: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在大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以大學生的自主體驗為中心,並將大學生的自主體驗作為目標、作為中介、作為過程、作為結果而進行的教學。從作為目標來說,體驗性教學的過程必須完成大學生的自主體驗,並以獲得體驗為最高價值;從作為中介來說,體驗性教學必須架起從“知識”到“教養”、從教學到學教的橋樑;從作為過程來說,體驗性教學的關鍵在於大學生體驗活動本身,是主體的生命體驗過程;從作為結果來說,體驗性教學是化體驗為結果的教學,是促使大學生主體發展與心靈解放的教學。總之,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為了大學生體驗的教學,是通過大學生體驗的教學,是大學生在體驗中的教學,是實現大學生體驗的教學。
  
  (二)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特點
  1.主體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主體體驗的教學。這一主體體驗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體驗,是大學教師與大學生的共同體驗,但主要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即大學生是體驗的主體,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和需要將外在的東西納入到自己的心理結構,並對其進行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領悟;二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體驗又具有各異性,即不同的主體因其主體性水平不同,主體的心理感受和價值取向不同,其相應的體驗強度、深度和範圍等也就各不相同。為此,應使課堂教學中的體驗過程成為大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展現的過程。
  2.情感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情感體驗的教學。體驗性教學過程不應只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它還應該是一種富於情感的過程。情感是體驗性教學的核心,也是體驗性教學的靈魂,體驗性教學以情感為起點,也以情感為歸宿點。在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過程中,大學生作為體驗的主體,總會對學習的過程和內容產生某種情感體驗,而這些情感體驗有些是積極的情感體驗,如滿足、自豪、快樂、幸福、好奇等,而有些則是消極的情感體驗,如失望、厭惡、憤怒、恐懼、憂傷等。在此,教師的任務和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激發大學生去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消除其不利於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消極的情感體驗。
  3.意義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意義性的教學。所謂意義性的教學主要是指,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既是一種指向意義的教學,又是一種意義生成的教學,也是一種意義內化的教學。從指向意義的教學來說,體驗性教學是一種理解意義、追尋意義、以意義為歸旨的教學;從意義生成的教學來說,教學中的體驗與所獲得的意義總是相伴而生,體驗的生成是意義的生成,意義不是在體驗之前或之外給定的自在之物,而是在體驗之中對人的主體性活動的印證,它通過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使知與情相融合,最後從物件世界走向意義世界;從意義內化的教學來說,由於大學生最初所體驗到的知、情、信、意、行等各方面的資訊並不深刻,因而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再進行自我建構,就是大學生要主動地對感性狀態的體驗進行整合和歸類,以獲得對錶象性體驗的深度認識。並以此為基礎最終達到理性的體驗。
  4.活動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體驗活動的教學。在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本身同時也就是大學生的體驗活動過程。這就意味著體驗離不開活動,體驗性教學在活動中進行,或通過活動而使大學生獲得體驗。體驗性教學反映了體驗是一種動態發展的活動過程,大學生作為體驗活動的主體,會全程參與到體驗活動之中,並在活動過程中調劑自己在知、情、信、意、行等各方面的力量。以達到深層次和個性化的自主體驗。體驗性教學活動實際上也是大學生的親歷體驗活動,這種親歷體驗活動既包括大學生心理層面的親歷體驗活動,即心理上的感受、理解、聯想、領悟等,又包括大學生實踐層面的親歷體驗活動,即行為上的參與、交流、溝通、互動等。
  
  二、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基本指向
  
  (一)對教學情境的體驗
  主要表現為讓大學生對教學情境的情感性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價值性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創設狀況進行體驗。體驗性教學總是發生在某種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教學情境越獨特、越真實,就越能引發大學生深刻的教學體驗。對教學情境的情感性進行體驗,就是既讓大學生以情感為基點進行體驗,又讓大學生在體驗中喚醒情感、獲得情感、豐富情感;對教學情境的價值性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對教學情境的生成性價值、拓展性價值、教育性價值進行體驗,以使教學情境的體驗意義得以張揚;對教學情感的創設狀況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方式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創設結果進行體驗,而這種體驗的心理過程則表現為大學生的自我感知、心領神會、激情暢遊、精神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