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德育審美化探析

才智咖 人氣:8.08K

論文摘要:當前的高職院校德育實效性不容樂觀,德育審美化具有現實意義和理論依據。就高職院校德育審美化的實踐路徑進行探索,有助於促進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高職院校德育審美化探析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德育;德育審美化;實踐路徑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高職院校德育實效並不盡如人意,德育開展雖較受重視,但卻難抵學生內心深處。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傳統德育在理念、目標、內容和方法、過程上存在反審美現象,忽視了德育的人文品格、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以及德育中的情感因素等,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傾向:
  一是功利化傾向,即只注重道德教育顯性目的的達成忽視道德教育本真追求;二是無我化傾向,即片面強調道德的社會性價值與意義,忽視道德主體的內在需求與情懷。忽視道德的個體陸與主體性;三是強制化傾向。即僅僅從知識傳授的層面和行為規範的層面灌輸說教,漠視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高職生已進入成人的生活世界,其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價值觀都漸趨定型,枯燥而具強制性的道德說教不僅收效甚微,甚至會引起排斥和逆反。馬斯洛在完善其“需要層次理論”時,補充了“求知”與“審美”的自我實現需要的兩個更高層次。當代高職生的思想情操趨於理性化,有“美”的生活境界追求的需要,具有審美化的人格超越特徵。可以說,“求知”與“審美”的需要更是當代高職生自我實現需要的精髓所在。因此,當下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實施必須認識到這一實際,“高職院校德育審美化”的提出便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
  
  二、德育審美化的內涵與理論依據
  
  (一)德育審美化內涵
  一個人瞭解某種道德規範,並不一定能做到身體力行,只有當這種道德規範轉化為相應的道德情感時,行為才有內在的動力,這就需要實現德育審美化。所謂德育審美化,就是指在德育活動中將美感與道德思想相結合,使學生在審美活動中自覺主動地接受教育,寓教於美,寓教於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情感上的認同,接受教育內容,達到教育目的;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與昇華,變原來枯燥的道德說教為學生主動愉快的追求,使德育真正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
  
  (二)德育審美化理論依據
  德育審美化,並不否認美育與德育二者在本質上的區別,也無意用美育去取代德育。其主要是針對目前學校德育的誤區,探索德育實施中如何用美的精神觀照德育理念,讓美的精神滲透到整個德育過程,將德育和美育更好地融匯於一體,以提高德育的實效。德育審美化的理論依據是:德育與審美本身在結構上有一定的契合之處,表現如下:
  1 道德認識與審美感知相促進。道德認識常常是訴諸理性,強調通過“曉之以理”和一些規範來指導人們的行為,強調邏輯思維。而審美感知對事物的認識,一般從直觀形象起步,較多借助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兩種基本思維方式。現代腦科學研究的成果和無數事實表明,它們常常是互相交融、互相補充的。德育如若過於偏重理性,總是習慣於說教和灌輸,則使得德育難以讓人心服,甚至引起學生的排斥和反感。而形象思維能借助形、情、境等手段,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整體反應能力,使其心靈在形式感受、意義領悟和價值體驗中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並在輕鬆的氣氛和舒暢的心情下獲得興趣和滿足,從而增強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激起對真理的追求以及探究真理的勇氣。
  2 道德情感與審美情感相融合。道德情感指從一定的道德規範、道德觀念出發去評價人的某種社會道德行為而產生的情感體驗,是施教者與受教育者雙向互動達到的情感溝通;審美情感是審美的具體物件作用於審美主體所喚起的情感反應,是審美客體與審美主體之間的情感共鳴。審美情感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但它能超越狹隘的功利主義,使理性滲透於感性的個體存在之中,達到情與理的高度融合,是滿足人的社會性需要與人的理智、道德感交織在一起的高階情感。而道德情感(如榮譽感、恥辱感等)則屬於情感的較高層次,是一種社會性情感。審美情感與道德情感這種既不相等而又有重疊的關係使二者的交織成為可能。在現實中,審美情感的體驗、啟用和道德情感的陶冶、激發經常是重疊的。比如,當我們看到奧運會上,祖國運動健兒奮力拼搏,打破紀錄。為國爭光的時候,會由衷地對他們產生敬意(即產生道德感),也會引起我們對他們的一種由衷的喜愛與讚歎(即美感),這種情感體驗、激發的過程可以說是道德學習過程,又是一種審美過程,我們同時體會到了榮譽感、力量感,感受到了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精神。
  3 道德境界與審美境界相統一。這裡指的是道德的理想境界與審美的理想境界是相統一的。道德的理想境界就是要讓道德成為人們自覺自由意志的體現。這吋主體已經認識到了道德與人類的崇高與尊嚴之間的必然聯絡,他履行社會道德要求不僅是自覺自願的,而且成為他心靈的一種內在需要。這種內在需要已經不是出於某種外在功利的考慮,也不是純粹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結果,而已經成為一種行為習慣。而審美的境界是自由的、超越的。黑格爾說:“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在自由審美狀態中,審美主體完全可以擺脫現實和利害計較,可以以旁觀者的身份,與物件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反觀人生和世相,在靜思默想中獲得一種“忘我”的精神領悟。也正是因為道德的理想境界與審美的理想境界是統一的,所以,德育活動與審美實踐在根本目標上具有內在一致性。德育作為一種社會教育現象和教育力量,根本目標就是要把一定社會、一定階級的價值觀、道德規範內化為學生的內在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等道德觀念,從而完善其道德人格。審美教育是培養人的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絕不僅僅是解決關於美醜的淺層次問題,而是要解決深層次的心理結構問題,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說,德育與審美的根本目標都是為了塑造理想的人格,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追求真、善、美的統一,塑造全面和諧發展的有用人才。
  三、高職院校德育審美化的實踐路徑
  
  (一)提高審美教育地位
  德育審美化要求高職院校加強審美教育,實施美育對德育滲透。審美教育和德育都屬於人文教育,二者作用於人的精神,都是精神世界的教育,都是引導學生追求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它們互相配合,互相補充,互相滲透,但卻不能相互替代。審美教育本身具有德育不可替代的特質和內容:美育不是用抽象的理論、道德的說教、概念的演繹,而是用具體的、可感的、生動的形象來教育人的,用美的形象來感染人的,並通過美的形象來引導教育物件去感受美、欣賞美、理解美,從而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性格和胸襟等,達到“怡情養性”的目的。另外,美育作為一種高階的情感教育,其本身包含著榮辱感、羞恥心等德育因素,審美能力本身也包含著倫理道德因素和善的因素,特別是對美德的評判,往往同善惡的道德情感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