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才智咖 人氣:2.63W

高中地理知識點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讓學生採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會大大降低地理學習的效果。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摘要:地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對高中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進行詳細分析,並提出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方法,旨在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地理成績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中地理;知識點;生活化教學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對於地理教學也是如此。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可以採取生活教學方式進行地理教學,並將地理知識點合理融入,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實現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目標。

一、教學設計生活化

與其他學科相比,地理教學較為抽象、枯燥,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不緊密,所以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若教師不能採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影響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不利於學生地理學習成績的提升。針對這一問題,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使教學設計生活化,這樣便於學生理解以及掌握地理學科的相關知識點,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環境與環境問題》一課時,在上課之前,教師讓學生觀察一下生活周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並且讓學生記錄下來;其次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講出觀察到的`環境問題,學生主要提出的有空氣汙染、噪聲汙染等環境問題;再次教師對學生所闡述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並與學生共同討論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表現非常積極,有的學生認為空氣汙染問題是燃煤造成的,有的學生認為是工廠生產造成的,有的學生認為噪聲汙染汙染是汽車鳴笛造成的,還有的學生則認為是施工造成的,最後教師總結了學生分析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也讓學生充分掌握了地理知識點。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高中地理知識更加生活化,同時也使得高中地理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

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引導者,學生則扮演學習的探究者和體驗者,教師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應充分發揮學生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教師和學生應共同學習,共同探究,享受不斷獲取知識的樂趣,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為其創設生活化情境,使學生能夠輕鬆、快樂地學習高中地理教學知識。

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保證生活化情境的創設,符合學生的興趣要求,便於學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以及地理教材的知識點,使其充分融入創設的情境中;最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應儘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而且情境創設應合理,在學生接受的範圍之內。

例如在講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這一課時,教師問學生:“以河北省為例,你覺得都需要具備什麼服務功能,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顯然非常感興趣,爭相回答,教師讓一位學生回答說:“我認為石家莊市必須具有大型高檔商場、大型娛樂場以及高等學校等等,衡水市需要具有賣家電商場以及高中學校等等,棗強鎮需要有普通的日用品商店、小診所,還有就是國小等等。”通過這位同學的回答,可以讓學生知道不同等級城市,其服務的功能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見,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地理知識點更加生活化,更易於學生理解接受,使得高中地理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合理運用生活例項

高中地理知識點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讓學生採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會大大降低地理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應合理運用生活例項,將知識充分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以此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置作業,例如讓學生課下觀察你所住地方街道的交通情況,瞭解學生所住的市區的工業建設的位置在哪等等,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生活的習慣,讓學生了解在實際生活中所蘊藏著的地理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點的積極性,進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地球運動》這一課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都瞭解的生活現象,提出“為什們冬天早晨6點天是黑的,而夏天早晨6點天是亮的”的問題,這使得學生都產生了疑問,並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產生了興趣,然後教師用地理知識回答這一問題,這樣不僅讓學生充分理解了地理知識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必須進行生活化教學設計,合理創設教學情境,通過生活例項,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易於學生理解和接受,以此實現地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胡春.淺談高中地理課堂教與學互動生活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3(25).

[2]孫豔輝.淺析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