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碩士論文:孟子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才智咖 人氣:1.68W

在治國層面,孟子的仁政藍圖有著涵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豐富資源。孟子的仁政以“制民之產”即解決民生為基礎,直接涉及到富強的問題,提出以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富民的起點

哲學碩士論文:孟子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社會層面,“義”和“禮”也存在著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進行創造性轉化的資源。義作為社會應當如此的價值準則,包含著對自由、公正的思考。義作為人們行為的道路,儘管有著自由選擇的空間,但不能突破無恥的底線

在個人層面,“智”和“誠”(信)更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精神基因。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之端。”所謂“智”主要是理性的道德判斷能力,而這樣的道德判斷能力是否正確,最關鍵的是在兩者處於價值衝突時如何處置

儒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則是儒家原創時期最重要的代表,因而後人常以孔孟之道指稱儒家。孟子的思想主要見於《孟子》一書。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孟子的思想正是這重要源泉之一。

 五常之道的價值觀基礎

中國傳統社會在漢代以後,儒家成了主導的意識形態,其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至今人們還在說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獨尊儒術,是儒家成為中華文化主流的開始。董仲舒提出:“夫仁、誼(義)、禮、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將這五者聯結為一體,稱之為“五常之道”。“仁”的重要含義是仁政,回答建設什麼樣國家的問題;是行仁政還是施暴政、苛政,就是判斷國家是否合乎民意的價值標準。“義”和“禮”,主要含義是以崇德向善作為社會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範,回答造就什麼樣社會的問題;是遵守禮義還是貶黜禮義,就是衡量社會是否清明健康的價值標準。“智”和“信”,主要含義是個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交往行為中優良的道德品質,回答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是明辨善惡、誠信篤實還是混淆善惡、欺詐無信,就是區分個人是否人格高尚的價值標準。

孟子為五常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仁義禮智信在孔子那裡已經分別有過論述。但孟子首先把仁義禮智四者並列,聯絡在一起,並引用《詩經》和孔子的話,說明仁義禮智是民眾崇德向善的價值準則:“《詩》曰:‘天生?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認為就像任何事物都有規則一樣,仁義禮智就是培育民眾的準則。孟子還首先提出了“仁政”的概念,把“仁”由原來的道德規範擴充為國家政權的價值準則,即“以德行仁者王”。孟子也多處談到“信”,將其視作“人倫”中的基本道德品質,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首先把“誠”作為貫通天道和人道的哲學範疇提出來,並以“誠信”合稱來讚揚舜,以為只有出於內心的誠意,才會有交往主體的互信。這是以後董仲舒的五常之“信”以誠實為主要內涵的思想基礎。

五常的內涵及其被確立為傳統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對於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制民之產,仁者無敵

在治國層面,孟子的仁政藍圖有著涵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豐富資源。孟子的仁政以“制民之產”即解決民生為基礎,直接涉及到富強的問題。他在與齊宣王的談話中指出,施行仁政之“本”是“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並提出了具體設想:“五畝之宅”、“百畝之田”,植桑樹養家畜,使得“黎民不飢不寒”,老者“衣帛食肉”;同時普及基礎教育,“謹庠序之教”。簡言之,就是以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富民的.起點。至於強國,孟子告訴梁惠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努力搞好生產,“深耕易耨”,讓青壯年“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他們就能用木棒抗擊秦、楚的堅甲利兵,這就是“仁者無敵”。這樣講國強顯然有著過於強調道德功能的迂闊,但以為強國不僅僅是發展物質生產的硬實力,還有提高道德水平的軟實力,無疑是有道理的。

孟子的仁政以得民心為核心,體現了以民為本的理念。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得到諸侯的歡心可以成為大夫,得到天子的歡心可以成為諸侯,而要成為天子則要得到民眾的擁護,所以民眾處於價值的最高位。得到民眾擁護也就是得民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其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要得民心,就要聽取民眾對於國家重大事務的意見,孟子告訴齊宣王,選賢任能和處死罪犯,不僅要聽取身邊親信和官吏的意見,還必須聽取民眾的意見,“國人皆曰賢”則破格提拔,“國人皆曰不可”則予以罷免,“國人皆曰可殺”則實行處決;只有充分聽取民眾的意見,“然後可以為民父母”。上述的民本思想成為了中國近代闡發民主思想的重要憑藉。

孟子說,“善教得民心”,因而以教化為仁政的手段。這有著建設精神文明的意義。他指出:“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仁政不能讓人以吃飽穿暖、住得安逸為滿足,如果只是這樣,那就和自然界的動物沒有太大差別,必須給予人倫教化,人才能進入擺脫“近於禽獸”的文明狀態。孟子多次談論人禽之辨,表現出將人從自然本能中提升出來的文明意識。他認為,人與禽獸的細微差別,就在於前者對於人倫關係有明確的認識,從而能自覺地“由仁義行”,而不是自發地“行仁義”。他把具有道德自覺作為人區別於禽獸的文明標誌。這就觸及到了精神文明建設中最重要的道德文明。

孟子的仁政貫穿著對於和諧的追求。在他看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說,仁政看重的不是天時,也不是地利,而是人和。這首先是人們在勞動生產的共同體中和睦相處。孟子說:如果滕國實施仁政,應當是“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勞動共同體的生產單位是家庭,因而和諧要從家庭開始,由此而展開到社會成員之間,進而再擴大到自然界。“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即由親愛親人的和諧進至仁愛民眾的和諧,再由此進至愛惜萬物的人與自然界的和諧。孟子處在戰爭烽火不斷的戰國時代,其和諧的追求也表現為希望國與國之間和平相處。他與諸侯國君主談話中,多次表示統一天下,不能通過“嗜殺人”的殘酷戰爭,而要通過實行仁政,這樣“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