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的正確思維方式

才智咖 人氣:4.46K

證券投資作為直接投資的一種重要形式,具體是指企業或個人通過購買有價證券,以此獲取利益的一種投資行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證券投資的思維方式的知識,歡迎閱讀。

證券投資的正確思維方式

1、拐點思維

地質學上,找礦的重點是板塊交界的地方,這裡常常蘊含富礦(日本好像是個例外)。

拐點思維跟這個有點像。當一個東西的趨勢發生改變的那一刻,投資的價值往往是最大的。這個東西可以是利率,是匯率,是農產品,是大宗商品,是股票指數,是行業景氣週期,是經濟增長週期。可以是見頂,也可以是見底。以上每項都有很多小項,而且每個國家都不一樣,所以你每年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拐點。

遇到了拐點,就要找合適的投資標的。不是每個拐點都能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投資標的可以是個股,是ETF,是期貨,是期權/窩輪,也可以是他的競爭對手,供應商或者客戶,而且,可能中國找不到,要去美國、英國的證交所找,用bing去google。。。找到以後,你一定要深入瞭解你買的東西是什麼,彈性有多大,風險有多大,其他的就交給數學期望值解決了(參見第2點)。

另外,不是每一種東西大跌以後就一定會大漲,大漲以後就一定會大跌。你要了解這個東西的技術變化,最新趨勢。比如石油吧,頁岩油技術就會大大增加供應量,5年以內再漲到100美元就很難了;還有鎳,09年以後紅土鎳逐漸替代了鎳精礦,所以鎳價想再漲到當年5萬美元一噸就很難了。

小結一下上述內容,就是問自己兩個問題:

1.我買的是什麼?

2.真的能彈起來/跌得下去嗎?

這些是要花點時間做功課的。

操作層面:有些人喜歡等拐點確立了以後再買,有些人想分批建倉,有些人想提前建倉。這幾種方法各有優劣,要結合你買的品種去看。通常來說,如果你很有把握的話,選擇一 個低風險的投資品種提前建倉左側抄底也不錯,因為一旦押對,利潤率是最高的,而且正是因為還沒進入拐點,安全邊際也是最高的。不是有人說過嗎,如果你覺得要等牛市100%確定了以後再買股票,那你只能等到6124點的時候再買了。

2、數學期望值思維

數學期望值的定義簡單地說,就是把各種成敗可能性的概率,乘以收益率/虧損率,做成一個加權平均的總的收益率。覺得加權收益率高就買;覺得低就不買。當然啦,活了80多歲的李嘉誠會建議你,如果虧損的後果很嚴重,哪怕失敗的概率很小,最好也不要全倉買,萬一趕上了呢?

如果數學期望值告訴你應該買,而且倉位又不高,但是你卻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無法容忍結果的不確定性,那隻能說明,你還不適合做金融。其實我們投資的任何一 項東西,買的都是裡邊的數學期望值,沒有什麼東西是100%絕對的。四大國有銀行就一定不會倒閉嗎?如果再來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呢?

不是有句話說嘛:“哥愛的不是美女,而是美女在大腦中的形象。”

這話cosplay一下,也可以改編成:“哥買的不是股票,買的是數學期望值。”

3、長-中-短結合的思維預測方式

當年大學跟同學玩CS的時候,玩的最好的人既不是一直拿著狙擊槍躲在角落放冷槍的那種人,也不是傻乎乎拿著刀往前猛衝的那種人,而是拿著AK47,偶爾用刀,偶爾狙的人。

投資也是這樣。一般來說,預測2個禮拜以內的,跟預測2年以後的,投入產出比都不是最高的。預測未來半年到一年的趨勢最管用。(小天除外)

短期的預測看技術層面更多,長期預測更多是看經濟學層面(所以曼昆的故事會還是要看的)。而中期的預測,就是看錢的走勢,好多管用的實招兒、歪招兒在教科書裡是沒有的,不然曼昆幹嘛不自己炒股票?

“我們先要破除一個錯誤的常識。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經濟好了股市就好,經濟差了股市就差,其實巨集觀經濟和股市的關係小得幾乎可以忽略。決定股市能否走牛的關鍵是:市面上有多少錢,以及這些錢願不願意進股市。炒房能賺錢,放貸能賺錢,何必來炒股?只有房子和貸這吸金黑洞沒人去玩了,這股市才能牛,此時股市就變成了下一個吸金黑洞。”——端巨集斌《新一輪牛市的簡明路線圖》

這篇文章我大概是2014年年初坐北京地鐵2號線的時候讀到的。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一時沒想明白他的邏輯,也就沒往心裡去。但是事後證明,他說的是對的。不光結論對了,而且邏輯也對了。

還有一件事:2014年6月左右的時候,我跟一個基金經理朋友吃飯。我問了他3年以後中國經濟去槓桿會不會崩潰,2年以後人民幣會不會貶值,1年以後的註冊 制會不會搞垮股市等等問題。他被我徹底問鬱悶了,說這些他真心不知道,也看不了這麼遠。他看多A股主機板,只是因為買房子不賺錢了,買信託也老出事,以後大 家只能去買股票了。6個月以後,他掌管的基金一下從第30名躥到了第一名。

我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真正有用的邏輯不一定是書上教給你的邏輯,而是正確的邏輯。如果說,書本是老師,那麼實踐就是書本他爹。這話太狠了。估計大家都記住了。

總之,我對多數人的建議是,以中期預測為主,短期和長期預測為輔。如果能夠長短兼顧,保持一定流動性以備看走眼,那你的投資收益一定會比較好。

4、以獨立思考為主,參考他人觀點為輔

獨立思考的成果是最有價值的,因為別人不如你瞭解得透徹,不敢多買;而且知道這個機會的人也少,沒人跟你搶。比如說2014年11月央行降息,好多專業的策略分析師都說沒想到。有什麼沒想到的?經濟都爛成這樣了,不降息,難道等死嗎?

就算你這次獨立思考錯了,也是有價值的。你至少會感到後悔,會反思,會督促自己不斷填補知識空白,下次就會有進步。以人類的壽命來說,只要你進步了,下次就還有機會。如果你總是人云亦云,不獨立思考背後真正的規律,那你永遠也不會進步。

但是,參考他人的觀點也很重要。有些人之所以永遠都沒有進步,是因為人家已經用語法無誤且句子成分完整的漢語明白無誤地跟他說了,他還是不肯聽,或者理解不了。如果你確實不同意一個觀點,可以先收藏了,等結果出來再看誰對誰錯,看看是否要填補自己的知識空白。就像2014年初,我雖然不同意端巨集斌的觀點,但是我收藏了,事後證明我錯了,但是至少下回我就進步了。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一個人確實也沒精力看所有人的'觀點,更何況,廢話屁話滿世界都是(還有一些貌似廢話的非廢話,卻沒人聽得進去)。你只要挑幾個水平高的,比如格隆會,證監會這種讀一讀就行了。平時還是要多休息,多喝水,理一理思路,別把獨立思考的空間擠沒了。泰戈爾不是說嘛,不要填滿那空白,音樂就來自空白深處。

5、好的投資機會不是選出來的,是比出來的

當年備考GMAT的時候,輔導老師管衛東每天跟唐僧一樣對我們說:“好的答案不是選出來的,是比出來的。”

當然,找老婆的時候不能光比,還是要選,不然一點火花都沒有,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回到正題:比投資機會。具體來說,我是拿一個投資專案的年化“預期收益率”跟我的年化“目標收益率”對比。

預期收益率:假如你預計你買入這個股票以後持有2年,一共賺69%,那麼你的年化預期收益率就是30%。

目標收益率:最簡單的方法是在無風險收益率的基礎上,根據風險係數不斷加成。比如說吧,銀行存款收益率一年是5%,買信託收益率10%,那買股票怎麼也得 20%以上吧(打新股除外),如果買高風險的民企公司、我看不懂的美國公司、持有定時炸彈時間長的公司,那收益率還要更高。“預期收益率”達不到“目標收益率”?拜拜~

因此,你也可以說,哥買的不是一隻股票,哥買的是一個預期收益率。千萬別對一隻股票產生主人翁般的感情,否則你會後悔的。

當然,你也可以用數學期望值去決策。其實二者的本質是相通的,考慮的因素很多都差不多。數學期望值更為嚴謹,算起來會麻煩一些。多數時候,用預期收益率決策基本就夠了,巴菲特不是說嘛,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