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童心把握兒童心理髮展關鍵期

才智咖 人氣:2.44W

抓住關鍵期解決兒童心理問題

尊重童心把握兒童心理髮展關鍵期

在王慧看來,兒童在校園生活中面臨兩大心理問題:一是學習問題;二是交往問題。而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一定要在關鍵時間段內進行。“現在,媽媽們生育年齡普遍提高、剖腹產概率提高、母乳餵養概率減少、隔代教養的現象比較多。因為規則意識缺乏而引發的心理問題相對比較集中。”

王慧介紹,注意力缺陷的問題,是目前比較多存在的問題。佔全國學生比例大概5%到6%,全國一共有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注意力缺陷的患兒,相當於平均每個班級就有一到兩個孩子存在這樣的問題。另外,由於家庭教養方式引發的心理疾病也不容忽視。就全國來說,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心理學家的高度關注。

在上海,由於生存壓力大,父母忙於工作,隔代教養的問題就比較突出。孩子們在四到六歲的幼兒園時期,是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如果規則意識沒有培養好,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會導致兒童在入學後無法很好適應,容易造成孩子的一些自私自利、情緒波動性大、攻擊性強等一系列問題。

“二孩政策”之後要更關注大娃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國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對於很多獨生子女兒童來說,可能會面臨一個情感缺失。對此,徐靜特別提醒家有二孩的家長們,對大娃的情緒問題尤其要加以關注。

“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在家庭中,小孩子也是處於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在零到六歲的成長過程中,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來練習怎麼和同伴交往,到學校後,遇到同齡人就會存在交往困難。其實,二孩政策有利於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但是從情緒上來看,有些孩子在成為哥哥、姐姐之後,可能會感覺父母的愛被弟弟、妹妹剝奪了,會有失落感。如果家長能夠把孩子遇到的問題,做理性的教育思考,有多子女的家庭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教育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看重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歐美,日本等城市化發展較早的國家,問題兒童日益嚴重,經數百位專家共同研究,1972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首先提出感覺統合理論。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資訊(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資訊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就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據王慧介紹,閘北區第一中心國小在感統訓練上也有很多先進經驗。針對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學校也加強了感統訓練。感統訓練一般關鍵期是三到七歲,所以一年級全部開設了感統訓練的課程。

另外,學校也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合作,開設了一些關於注意力缺陷學生的醫教結合課程。還加強了家長和學校的溝通,通過家長沙龍、家長心理講座,為家長提供更專業的育兒方法和指導。學校還加強了對教師的培訓,組建了學校的心理志願者團隊,有12名來自各個學科的老師,已經獲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由他們來帶動整個學校的教師,由點到面。

作為校長,既是兒童心理學家、也是管理者的徐靜說,“學校其實也面臨著全面轉型,價值選擇成為學校轉型最核心的要素,學生從來都不是學校的附屬品,學生應該以每一個獨立個體進入我們的視野,深入研究兒童心理,也成為學校轉型發展的必然。”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閘北區第一中學國小要求教師從走近兒童、深入到走進兒童的心理。要求老師深入研究兒童的心理,在教育轉型的背景下,重新發現和認識兒童。

對“女漢子”風潮要辯證看待

前不久,閘北區第一中學國小開展了女孩節活動。這一活動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之一,旨在幫助學生們建立正確的社會角色認同。目前,在國小階段,女強男弱的現狀確實存在,這種“女漢子”盛行的風潮,在徐靜看來,是現代女孩子更加開放自信的表現。

“在校園裡,男孩、女孩的.教育其實是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的方面。角色認同、角色互補、角色的社會化過程,都需要老師們來努力。學校還編寫了女孩讀本,一共有六個單元,十八節科目。面向每一個學生,能夠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全面發展,並且心理健康,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對於國小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接受的教育並沒有特別區分男孩女孩,都在享受著優質教育。學校課程也是全部面向男孩女孩。男孩彈鋼琴,女孩也彈鋼琴,男孩踢足球,女孩也踢足球。“在上海市教委課程標準下,每個學校還有30%的自主空間,可供學校開發符合學校辦學理念的校本課程。就是要彌補國家課程規定動作以外,對孩子發展終身受益的需要學習的東西。通過這些載體和課程設定,讓男孩女孩有些角色意識的區分,慢慢會樹立起社會上的角色感。”

對家長的建議: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生活作息

一年級學生一到學校來,會發現很多問題。徐靜和王慧都發現,穩定、有序序的作息時間,對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有幫助。“特別是很多80後家長,作息時間要穩定。不要憑藉自己的情緒和習慣來教養孩子。家長也要有積極的心態,來引導孩子、幫助他解決問題。”

“夫妻恩愛、有安全感的家,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孩子零到三歲時,要無條件接納他,給他安全感。4到六歲是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給他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父母以身作則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家長安靜的陪伴很重要,要多留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游戲、運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