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篇

才智咖 人氣:7.74K

《放牛班的春天》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童年的同學,一本特別的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了五十年的記憶,追憶了一位偉大教育者的過去。下面小編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篇,歡迎閱讀!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一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這部影片很感人。

音樂代課老師馬修來到了一所專門收留一些“很不好的學生”的學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修老師建立了一個合唱團,他傾聽著孩子們的歌唱,自己熬夜寫樂譜。在馬修老師提出要求建立合唱團時,院長要氣瘋了。可貴客參觀時,他立刻先說是他提出建立合唱團的想法。

在這些問題孩子中,有一個很天真可愛,他的父母在小時候就逝世了,他是個孤兒,老師們都叫他“baby”。無論怎麼告訴他,他的爸爸逝世了,可他堅信他的爸爸會在星期六來接他。馬修老師卻特別關注這個孩子,在分配合唱團的人員時,他說:“我不會唱歌!”馬修老師不但不生氣,還笑著說:“那你暫做我的合唱團的助理。”

令我感動的是:在馬修老師離開的時候,禁閉室裡的孩子伸出小手扔下寫滿祝福的紙飛機,我感動了,雖然沒有留下眼淚,可已經記住了那一瞬間。在馬修老師上車的一剎那,“baby”問:“你能帶我走嗎?”“不能,快回去吧,不然就得呆在禁閉室了。”車開了一會兒,馬修老師又下來吧“baby”抱上車,那天剛好是星期六……

我很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他給予孩子們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鼓勵。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二

週五的下午,陳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場電影。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代課老師,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畔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淨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貝比若當時是個孤兒,總在週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貝比若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貝比若帶走了。貝比若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三

今天我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藥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

馬修的第一節課就因為同學的吵鬧而得到了校長的咆哮。同學不小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麥神父。因為馬修獨特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第一次做錯了事不被體罰,第一次知道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馬修為孩子們組建了一個音樂團,用他對孩子們徹底的真愛,使這些已經麻痺了的問題少年們,有了一絲絲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樂之夢,也成就了自己的音樂之夢。當他被惡毒的校長趕走後,孩子們折起帶著祝福的紙飛機,送給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他們變成了愛的精靈,紛飛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開風帆,義無反顧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開新的人生篇章。

馬修以他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些可憐的孩子,他以一顆博愛的心將溫暖和希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他用音樂喚醒了這些孩子們冷漠的心,也喚醒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

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人人都能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仁慈與付出。只是,如果沒有人來撥動這根愛之弦,這種熾熱的心就會被封沉。而馬修就是最好的撥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