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工作計劃

才智咖 人氣:2.04W

部控制基本制度,是開展內控建設的基礎和架構,應界定內部控制的概念,明確內控制度的適用範圍及控制目標,提出內部控制的主要要素和應當遵循的原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工作計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工作計劃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工作計劃一】

為進一步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貫徹執行海寧市財政局《關於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海財政[2017]100號)檔案要求,根據海寧市財政局《關於加強財政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方案》精神,促進我街道有效開展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切實做好本街道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結合本街道實際,特制訂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有效防控機關事務及管理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建立健全機關、事業內部約束機制,加強機關懲防體系建設。以落實好權責一致、有效制衡為核心,體現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要求,保證政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以推進機關內部控制組織體系建設、機關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機關內部控制執行體系建設、機關內部控制資訊化建設為目標,與依法行政、廉政建設、政務管理緊密聯絡,努力提高機關工作質量,提升機關管理水平,保證機關、事業幹部隊伍廉潔高效。

二、基本原則

1. 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貫穿於決策、執行、監督、改進和反饋全過程,貫穿各項業務流程和各個環節,覆蓋街道機關各部門、事業單位和崗位,並由全體幹部職工參與。

2. 制衡性原則。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在管理結構、機構設定及職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實現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

3. 權責對等原則。各部門的各崗位人員在決策、執行、監督和反饋過程中行使的權力與承擔的責任相一致。

4. 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應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重點關注關鍵業務、環節、崗位和重大風險。

5. 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與職責分工、業務範圍、風險水平和人員構成等相適應,並根據新情況及時調整完善。

6. 有效性原則。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糾正和反饋,有效管控各類風險。

三、工作目標

1.推進機關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要堅持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構建內容協調、程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要結合本單位實際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基本制度、專項風險控制管理辦法及各單位內部操作規程等內控制度,深入梳理預算管理、政府採購、資產管理、專案建設、決策機制等重點領域和主要流程,抓住重要環節和控制節點,分析存在的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按照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要求,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授權控制、歸口管理、流程控制、資訊系統管理控制等方法進行有效防控。

2.推進機關內部控制執行體系建設。建立公平有效的內部控制考評機制。科學確定考核評價的重點和標準,將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及操作規程當中的風險進行量化,設定合理的分值,將各部門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自查自糾情況、風險事件應對情況、專項檢查處理及整改落實情況等納入考核評價範圍和指標體系,逐步形成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嚴格的檢查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組織開展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通報檢查結果,對好的部門和個人予以表揚,對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個人予以通報,並對內部控制失職失察部門和幹部職工違規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強化結果運用。將部門和個人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與評“優”評“先”、幹部提拔使用等掛鉤,全面提升管理成效。

3.加強機關內部控制資訊化建設。根據市局佈署,逐步將內部控制制度、操作規程、內部控制理念、控制活動、控制措施等固化融入各類業務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通過資訊採集、風險預警等技術手段,強化流程控制,對機關資金執行全過程等主要業務的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監控,對機關內部控制各項業務進行管理,做到過程留痕、責任可追溯,實現機關各部門內部控制的資訊化、程式化和常態化。

四、工作內容

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即基本制度、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和各部門內部控制操作規程。

(一)制定內部控制基本制度

內部控制基本制度,是開展內控建設的基礎和架構,應界定內部控制的概念,明確內控制度的適用範圍及控制目標,提出內部控制的主要要素和應當遵循的原則,明確專項風險內部控制的種類,確定內部控制組織管理架構,明確內部控制方法和主要內容,對內部控制職責進行分工,並要做好內部控制檢查和結果運用。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做好相關設計,明確重點領域、重點業務,將主要業務、流程進行分類,研究制定各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為推進內控機制建設打好基礎。

(二)制定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

各部門根據市內控基本制度的要求,結合本部門實際進行專題研究,做好專項風險防控管理辦法起草工作。要逐項分析風險來源、風險點,提出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做到風險點不落項、內控環節全覆蓋。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建立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協調配合、有效制衡、運轉高效的職責體系,體現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要求,使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又相互制衡。

2.結合行政績效管理要求進行研究設計,理順和細化管理流程,將每項業務中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融入流程中的每個環節,進入程式節點,從程式上進行控制。

3.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業務和流程,找出關鍵節點,識別和分析存在的風險,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授權控制、歸口管理、流程控制、資訊系統管理控制制度等方面進行有效防控。

(三)制定內部控制操作規程

按照內部控制基本制度和專項風險防控管理辦法要求,各部門要認真梳理業務流程,研究提出本部門內部各業務環節和崗位的風險防控措施,制訂內部控制操作規程。建立符合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要求,與各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相互交融、有機結合,覆蓋本部門所有業務流程的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1.明確本單位及崗位職責。要嚴格按照“三定”方案等相關規定,釐清單位及各崗位職責,不缺位、不越位,達到“過程留痕、責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

2.梳理單位內部業務流程、劃分責任邊界。釐清單位和崗位職責後,各單位應梳理出本單位各項業務流程,把業務流程細化到崗位,將每項業務流程上下游的崗位職責、科室職責、領導職責及其責任邊界歸納、表述清楚。單位內部操作規程重在分清每個崗位和環節的責任,明確工作流程中每個崗位和每個環節的責任邊界。每一項業務上下游各個環節的責任應有效銜接,避免出現責任不清、責任缺位的情況。

3.查詢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各單位應根據各業務流程的特點,查詢並列明每項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確定需要進行重點控制的流程節點,制訂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對不同崗位可按不同風險型別制定具體防控措施,對重點業務環節,要將已制定的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中的相關措施與本單位的特色措施有機融合。同時,應將業務風險防控與廉政風險防控有機結合,將每個重要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納入操作規程。

4.科學繪製業務流程圖。對於一個完整的業務流程,應採用一個流程說明加一個流程圖的形式予以規範說明,以圖的形式對業務流程進行簡化反映,展示本單位各崗位之間,以及與其他單位或外部門在業務上的銜接關係。內部操作規程應以操作手冊的形式編寫,高度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初次接觸此項工作或輪換崗位的人員在閱讀後便能直觀、精確地瞭解業務流程,特別是流程中的重點控制環節,能儘快進入角色。

五、方法步驟

按照市相關部門要求,馬橋街道於2017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工作。

(一)成立內部控制領導小組,制定、啟動相關的工作機制(2017年9月5日前完成)

1.成立內部控制領導小組(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建立內部控制聯席工作機制,明確內部控制牽頭部門(或崗位),制定、啟動相關的工作機制。

2.建立與審計、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或崗位聯動的權力執行監督及考評機制,確定權力清單。

3.對本單位業務流程進行初步梳理,編制流程圖(草圖)。

(二)梳理業務流程,開展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2017年9月中旬前完成)

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財會〔2012〕21號)、《財政部關於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和海寧市財政局《關於開展行政事業單內部控制建設的通知》檔案要求,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主要工作:

1.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編制流程圖。

2.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

3.在此基礎上根據《指導意見》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包括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制度與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

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包括:集體議事決策制度、關鍵崗位管理制度、會計機構管理制度。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包括:預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政府採購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專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4.制定八個專項內部控制辦法(2017年9月底前)。根據《海寧市財政局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中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分別由相關單位牽頭組織制訂《法律風險防控管理辦法》、《政策制定風險防控管理辦法》、《預算編制風險防控管理辦法》、《預算執行風險防控管理辦法》、《公共關係風險防控管理辦法》、《機關運轉風險防控管理辦法》、《資訊系統管理風險防控管理辦法》、《機關運轉風險防控管理辦法》八個專項內部控制辦法。

5.制定內部控制操作規程(2017年10月底前)。各單位根據《基本制度》、八個專項內部控制辦法及上級工作部署,結合實際,與海寧市財政局對應處室銜接,在認真梳理職責和流程的基礎上查詢風險並進行評估定級,制訂內部控制操作規程。操作規程由單位負責人把關,報主管領導審定,報內控領導小組稽核。

(三)開展內部控制宣傳教育(2017年9月底前完成)

針對國家相關政策,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以及本單位內部控制擬實現的目標和採取的措施、各部門及其人員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的責任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

(四)建立內部控制管理系統,功能覆蓋主要業務控制及流程(2017年10月中旬前完成)

內部控制管理系統功能應完整反映本單位制度規定的各項經濟業務控制流程,至少應包括預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採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專案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業務事項並以檔案形式下發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五)督導檢查和驗收總結(2017年11月底)

根據推進內部控制的方法步驟,由內控辦抽調專人對街道各單位各個階段的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通報,並將結果納入年終考核。內控辦將對牽頭科室制訂的專項內部控制辦法,街道屬各部門、各單位制訂的操作規程進行稽核驗收。

(六)進行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撰寫內部控制基礎性評

價報告(2017年10月底前完成)

內部控制領導小組根據《關於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檔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指標評分表》填表說明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進行評價打分並填報附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指標評分表》,撰寫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報告,針對存在扣分情況,提出改進方向和採取的措施。

六、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轉變工作理念,自覺投入內控建設工作。要充分認識加強機關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開展機關內控工作的自覺性。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建設法治國的客觀要求,也是從源頭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對於建立健全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減少自由裁量權、限制公共權力濫用、有效避免政府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中的行政風險、法律風險與廉政風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內控理念,儘快實現由“要我內控”到“我要內控”的理念轉變,將內控意識貫徹於日常工作中,有效防控行政業務及管理中的各類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順利推進內部控制工作。各部門的負責人是內部控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將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作為重要工作精心策劃、周密安排,確保內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各部門要統籌兼顧,處理好內控工作和日常工作的關係,根據街道內控領導小組的具體要求,按時保持完成各階段的工作任務。

3.加強統籌協調,增進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內控建設工作。構建機關係統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是一項需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和持續完善的系統工程,可根據部門工作實際,積極進行差別化探索和創新,形成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實現內控工作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各部門在內控小組領導下,加強組織協調,積極溝通配合,按實施辦法的要求,將每一個細節落實到部門和工作人員,確保機關內部控制工作取得實效。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工作計劃二】

為推進市直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確保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以下簡稱《內控規範》)在我市的貫徹實施和有序推進,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統一思想

《內控規範》將內部控制的基本原理與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重點強化機制建設,將制衡機制嵌入到內部管理制度中,是指導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管理的重要規範性檔案。實施《內控規範》對提高單位管理水平,規範財經秩序,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建設服務型政府具有重要意義。

二、實施範圍

從今年起在市直黨群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全面實施《內控規範》工作。

三、總體目標

通過《內控規範》的貫徹實施,夯實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基礎工作,保證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有效使用、財務資訊真實完整,達到進一步推進財政規範化科學化資訊化管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有效防範舞弊、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四、組織領導

為做好《內控規範》的貫徹實施工作,市財政局建立由局長為主任、分管局領導為副主任,局內相關科室、市直各部門(單位)為成員共同參與實施的工作聯絡機制,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規範》的組織實施工作負總責。

各部門(單位)要成立工作機構,加強實施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採用適當的方式建立實施工作機制,制定貫徹實施《內控規範》的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時限要求,負責本單位《內控規範》的實施和執行工作。

五、實施步驟

全市《內控規範》實施工作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組織發動(2017年6月)。

召開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實施動員和培訓會,組織各部門(單位)學習財政部通知精神,系統培訓《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的意義、內容、實質和精髓,為全面實施內控規範營造良好氛圍和奠定基礎;各部門(單位)按照內控規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並有效組織實施;做好本單位內部控制規範實施的宣傳發動工作,培育良好的內部控制文化,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規範實施氛圍;制定本單位內部控制規範實施工作方案,儘早啟動。

(二)建設階段(2017年7-11月底)。

各部門(單位)以《內控規範》為依據,以單位現有管理體系為基礎開展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工作。

1、流程梳理:以各部門(單位)經濟活動為基礎,按照《內控規範》要求,對現有工作制度和業務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礎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要求進一步完善本單位的經濟業務流程,形成本單位規範的經濟業務流程目錄;同時,對本單位的各項經濟支出進行系統梳理,形成經濟支出分類目錄。

2、風險評估:在流程梳理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管理現狀,開展經濟活動的風險評估工作,識別潛在的經濟活動風險點,形成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風險清單。

3、內控診斷: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內控規範》,對本單位現有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診斷,查詢現有內部控制體系對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的遵循程度和現有內部控制體系的控制措施對風險的防控能力,診斷出目前內控體系的缺陷,形成診斷報告,編制缺陷清單。

4、管控設計:在內控診斷的基礎上,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歸口管理、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資訊內部公開等八類控制方法,設計控制措施。

5、制度建設:根據本單位設計的控制措施,利用文字圖表等形式,搭建本單位的單位層面、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框架。

單位層面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加強內控組織建設、機制建設、制度建設和資訊化建設,為內控工作提供機制保障。

業務層面制度建設包括:建立健全經濟活動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預算、收支、採購、資產、專案以及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按照《會計法》《預演算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與考評等內部管理制度;按照國家財政政策和財務制度規定,建立健全收入和支出內部管理制度;按照《政府採購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健全政府採購內部管理制度;按照財政部有關國有資產管理規定和財務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資產內部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我市投資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專案內部管理制度;按照《合同法》有關要求,建立健全經濟合同內部管理制度。在內部控制制度框架的指導下,按照不同層面的內控要求,將管控措施、權責、流程融入內部控制制度,並編制本單位的管控手冊。

6、組織實施:根據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全面組織內控制度的實施。

7、資訊化落地:根據內部管理需要,逐步構建本單位的內部控制資訊系統,將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資訊系統之中,達到內部控制標準對單位各項經濟業務約束的機控“自動”生成,實現內部控制在本單位的資訊化落地。

(三)總結驗收(2017年12月)。

各部門(單位)完成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工作後,及時編制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總結報告,作為2017年決算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向市財政局報告,經本單位負責人簽字後於2017年12月底前報送市財政局法規科備案。總結報告內容包括開展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組織情況、工作進度以及經驗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工作建議及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案例等。電子版材料可報送光碟或傳送電子郵件至xxxx

四、工作要求

(一)各部門(單位)要組織全員學習《內控規範》,採取多種形式,實現單位決策層、執行層、監督層瞭解掌握《內控規範》、應遵循的原則、基本要求、控制重點、監督程式和方法等。

(二)各業務主管部門,既是本部門內控實施的組織者和執行者,也是本系統內控組織實施的管理者和指導者,要積極帶頭並組織本系統開展工作,形成內控管理範本,加強對本系統內控實施情況的督導和檢查。要建立健全單位“一把手”任組長的內部控制領導小組,要高度重視、全力支援,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確定內控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做到牽頭部門負責組織落實,相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

(三)各部門(單位)要根據本通知的時間節點和要求,按時推進本單位的內部控制規範實施工作,確保我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實施工作的有序推進。

(四)各部門要加強溝通、相互協調、齊抓共管,單位與單位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要相互交流溝通,形成互動;各部門(單位)要將每個時期主要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完成情況及遇到的難點和問題,以文件形式報送市財政局法規科,以便組織相關人員到各部門(單位)進行交流指導,保證《內控規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