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

才智咖 人氣:1.25W
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主要通過財務核算和利用會計資訊對各項工作進行指導。內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控制核心,只有建立切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才能防控財務風險。文章通過分析研究,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的措施和對策,以期通過執行嚴格的財經紀律,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單位為保護資產,加強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可信性,提高經營效益,貫徹執行所制定的各項管理政策,促進單位經濟健康成長而在單位內部所採取的組織規則和一系列調節方法與措施。長期以來,由於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核算較企業來說相對簡單,涉及環節較少,內控度認識不到位、執行力度不夠,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財務收支無法控制、會計資訊失真等問題。如何通過建立符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充分發揮內部會計控制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促進作用,達到防止財務風險、提高管理水平、嚴格財經紀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現狀
  (一)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2001年6月財政部頒發《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貨幣資金》,2003年2月財政部頒佈《內部會計控制規範——銷售與收款》。上述關於內部控制規範適用範圍包括行政事業單位在內,但主要在企業單位實行,卻沒有關於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度詳細解釋,而行政事業單位控制的理論研究也比較少。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1.內控意識不足,內控制度弱化。有的單位認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費人力、物力,而這種人力、物力的耗費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又難於確定,因此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缺乏積極性、主動性。
  2.會計基礎工作較為薄弱。目前,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很少組織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很大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有的單位會計人員是一崗多職,崗位之間沒有起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作用。
  3.監督考核機制不到位。目前,內審機構大多與會計部門平行,依附於執行機構,權威性和獨立性不夠;在審計內容上對單位內各組織機構執行指定職能的效率評價涉及不多,無法起到監督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忽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與考核掛鉤的監督機制,形成了重考核,輕內部會計控制的現象。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分析
  內部控制機制的主體是內部控制結構,有了合理的結構就能有比較理想的機制。其內部控制結構包括:控制專案及環境、財務會計系統、控制流程。其中控制專案指內控制度的基本單位。控制環境是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控制環境不能無限擴大,應該控制在單位可控範圍之內,否則內控制度就很難操作。第二,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環境受其上級部門影響比較大。財務會計系統指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業務活動方法程式。財務會計系統有很強的內控作用,但有一定的侷限性,主要表現在事前控制作用差,所以不能簡單的由財務會計制度替代內控制度。控制流程指管理者單位制定的方針政策、程式,用以保證達到內控目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流程通常較少考慮成本效率制約而把嚴密性、政策性放在首位。以上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了內控結構,為合理建立內控機制奠定了基礎。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措施和對策
  內部控制包括會計控制、管理控制、業務控制和法規執行控制。會計控制作為首要控制方式具有很強的控制力度。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採取多層次、多方位的會計控制方法,來達到內部控制目標。
  (一)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和監督,監督和控制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而會計系統採取了一系列特定程式,從而成為強有力的內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