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才智咖 人氣:2.72W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普拉哈拉德與哈默爾提出了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他們提出也描述了核心競爭力的定義和特點。“真正能夠創造(競爭)優勢的源泉是公司管理上的一種能力,是一種能夠協調、集中和整合公司內的所有知識、技能和技術等資源形成優勢從而使各項經營能快速適應變化的環境和機遇的管理能力”自此以後,不同研究者從知識觀、文化觀、整合觀、競爭觀等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一、國外研究現狀

1.基於整合觀的核心競爭力

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為代表的整合觀認為,核心競爭力是協調不同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流的共有性學識。它需要各業務單位之間充分溝通、參與投入,特別是使不同生產技能部門之間合作無間或將各種不同領域的技術加以整合的能力,並且提供顧客特定的效用與價值。他們提出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集體知識,尤其是如何協調多種多樣的生產技術以及把眾多的技術流進行整合。基於整合觀,麥肯錫諮詢公司幾位專家給出的核心競爭力定義是:“核心競爭力是群體或團隊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彌補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識的組合,藉助該能力,能夠按世界一流水平實施一到多項核心流程”。

2.基於知識觀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巴頓是從知識的角度分析核心競爭力的代表人物,他根據知識能否為外部獲得或模仿的角度來定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巴頓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具有企業特性的,不易交易的併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企業專有知識和資訊,是企業所擁有的提供競爭優勢的知識體系。這裡的知識是個十分寬泛的概念,既包含狹義上企業的專有知識,又包括企業員工所掌握的技能、技術以及企業內部的價值觀和規章制度

3.基於技術與技能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馬丁(Martin)從技術角度論述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他指出一種能用於許多產品的、具有關鍵性的技術或技能的能力,一旦一個企業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能力,它就能使企業比其它競爭對手做得更好,它能被應用於多種產品而競爭對手卻不能很快地模仿它。同時Coyne&Hall&Clifford 從知識與技能角度認識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群體或團隊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彌補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識的組合,藉助該能力,能夠按世界一流水平實施一到多項核心流程。

二、國內研究現狀

吳敬璉(1999)從技能、資產、機制論述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他指出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的基礎,是將技能、資產和運作機制有機融合的企業自組織能力,是企業推行內部管理性戰略和外部交易性戰略的結果。芮明傑(2000)教授提出核心能力是企業獨具的,使企業能以一系列產品和服務取得領先地位所必須依賴的關鍵效能力,這種能力是一組技術和技能的綜合體,而並非是擁有的一項技術或技能。

陳清泰(1999) 將產品、管理、創新結合起來,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不斷創造新產品、提供新服務以適應市場的能力,不斷創新管理的能力,不斷創新營銷手段的能力。

戰略學家管益忻(2000)從顧客價值角度出發,提出企業核心價值是以企業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旨在為顧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費者剩餘的企業核心能力的體系。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內涵是消費者剩餘。

三、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的評價

1.核心競爭力的識別不明確

核心競爭力的.研究物件是什麼,雖然學者們對知識、顧客價值、技術管理等不同方面進行了研究,但並未對他們進行明確區分,這就使得這些理論在應用時可能導致混亂,甚至會而誤導。如某企業擁有的山裡特產,不能被認為是有核心競爭力而僅能認為是特殊資源。因此,在國際最新研究的基礎上,發展以能力為基礎的戰略管理理論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2.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問題不易測量

競爭力不容易度量,也不可預測,一旦形成核心競爭力以後,如何進行管理是又一個難題。如果企業的競爭力不夠穩固就很容易淡化,如果競爭力不是集中在某一反面就很容易失去佔有份額,如果核心競爭力比較固定就很難進行改善,管理太緊的競爭力容易產生剛性,面對環境變化很難做出較快的反應。因此,如何適度管理核心競爭力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3.將理論研究應用於我國企業之中面臨侷限

西方學者首先提出核心競爭力的理論,這些理論對於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並不完全適合。首先,我國中小企業較多,即便是大企業生產能力也與國外大型企業有一定差距,因此適用於西方大企業的一套理論並不能只計入應用於我國。其次,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國有企業市場機制並不能完全放開,而中小企業難以在市場中佔有較大份額,如何應用國際化的理論指導這兩類企業成為一大難題。

四、結語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獨特擁有的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資源或能力。但具體是那種資源或能力學術界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並且核心競爭力測量問題並沒有解決,並且很多理論成果並不適合我國國情,這成為理論界另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