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將取消藥品加成

才智咖 人氣:3.03W

據最新訊息,全部公立醫院將取消藥品加成,中央財政確定出錢,詳情如何,敬請繼續關注!

公立醫院將取消藥品加成

2017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將全面推開,所有公立醫院須取消藥品加成。為此中央財政擬安排補助資金,其中每個縣補助300萬元,每個新增試點城市補助2000萬元,以促進公立醫院收入補償機制轉變

隨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鋪開,取消藥品加成後,醫院的財政補償能否到位成為醫療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隨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鋪開,取消藥品加成後,醫院的財政補償能否到位成為醫療界普遍關注的問題。5月11日,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宋其超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為支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央財政將對醫改試點縣市安排補助資金,每個縣補助300萬元,每個新增試點城市補助2000萬元,每個城市的市轄區補助100萬元。

此舉意在促成公立醫院的收入補償機制的轉變。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樑萬年表示,過去公立醫院主要補償機制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政府補助、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加成收入,其中“藥品、耗材這些物化為主的收入大概佔到60%-70%”,真正反映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的收入只佔30%左右。

而改革目標在於,取消藥品加成,把公立醫院的補償來源變為兩個渠道,即政府補助加上醫療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是指,自2006年起,國家發改委允許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銷售藥品時,順加不超過15%的加價率作銷售價,加價收入即為醫院收入。取消藥品加成後,藥價平進平出,醫院採購價就是藥品最終的銷售價。

取消藥品加成後,公立醫院將面臨收入缺口。樑萬年表示,“如何在加成取消後,既讓醫院能夠良性執行,又讓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能夠有效調動,又讓老百姓整體的醫療負擔不增加,又能夠讓醫保基金能夠承受並且可持續”,這是改革需要破解的關鍵問題。

為此國家衛計委主張“騰籠換鳥”。樑萬年解釋稱,“騰籠換鳥”第一步是擠壓藥品、耗材價格需要的水分,規範醫生的處方行為,從而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騰出空間,讓醫生的勞動價值能得到體現,同時醫保儘量予以報銷,使老百姓總體費用負擔不上升。

此外,財政部門將對醫改給予資金支援。宋其超表示,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為14044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4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5.1%,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預算增幅高1.9%,而醫療衛生支出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了7.2%。

宋其超還表示,根據公立醫院的績效評價成果,中央財政將對綜合改革成效明顯的市縣給予獎勵,把績效考核結果和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相掛鉤,而中央級公立醫院若全面參加屬地公立醫院改革,也可獲得獎勵補助。

新聞連結:

據相關報道,自2015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縣級全面推開後,如何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調動參與醫改的積極性,確保良性發展廣受關注。昨天,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在專題新聞釋出會上表示,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臺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醫改熱點?這些即將到來的新政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樑萬年表示,2017年醫改重點工作主要圍繞基本建立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其中重要指標是,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過去我們可能關心次均門診費、住院費用的增長。現在可以做分級診療,希望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的增長速度高一些,而大醫院的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必須壓低些。”

9月30日前,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這意味著我國公立醫療機構將徹底告別“以藥補醫”的時代。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表示,取消“以藥補醫”機制,是深化醫改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最難啃的“硬骨頭”。“2016年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應該說,我們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每年降低藥品費用,公立醫院的藥佔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負擔。據今年不完全統計,預計將再次為群眾節省藥品費用600-700億元。”

取消“藥品加成”之後,國家衛生計生委將採取哪些措施,既能保證患者負擔的減輕,又能保證醫院的正常執行?王賀勝給出的.答案是“騰籠換鳥”的思路,也就是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破除舊機制、建立新機制。要開展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擠壓藥品價格的虛高水分,還要開展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來激發醫院和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控制費用的內生動力。“調結構,是把降低藥品價格、規範醫療服務行為騰出的空間用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要把檢查檢驗的價格降下去,把服務的價格提上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的價值,優化醫院的收入結構。保銜接,是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政策要同步跟進、無縫對接,確保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

醫改重點工作中,必少不了“分級診療“的身影。今年,在全國85%以上的地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30%以上,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副巡視員劉利群表示,要調動群眾參與簽約服務的積極性。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為簽約居民提供預約門診、優先轉診、慢病長處方、家庭護理、健康管理等差異化服務措施。在醫保方面,通過提高報銷比例、連續計算起付線等醫保優惠措施,引導居民主動簽約。同時,要不斷改善基層服務條件,加強基層與醫院的上下聯動,讓簽約居民就近享有優質醫療服務。

今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4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5.1%。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宋其超表示,中央財政繼續按照每個縣補助300萬元,每個新增試點城市補助2000萬元,每個城市的市轄區補助100萬元 的標準來安排補助資金,支援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我們還將會同國務院醫改辦等部門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評價工作,建立考核結果與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掛鉤機制。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的市縣給予獎勵。今年中央級公立醫院也要全面參加屬地公立醫院改革,中央財政還要支援這項工作,給予獎勵補助。”

此外,藥品的供應保障問題,一直是醫改的重要任務。廣東省上週發生了上千種藥品的供應問題。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樑萬年表示,要把短缺藥的供應保障作為今年改革的重要任務,確保老百姓用藥的及時供給。“要建立一種短缺藥的供應保障包括應對機制,從如何能夠發現哪些藥品是短缺的,發現以後認真地分析原因,進行預警。預警以後,根據它的性質進行分級應對,包括分類應對,分析哪些是生產性原因導致短缺,哪些是價格原因短缺的,哪些可能是季節性原因短缺的,哪些是原料供給問題短缺的。把各種原因分析以後,根據它的範圍和程度,採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