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1.74W

你熱愛運動嗎?那麼你知道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有什麼嗎?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

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運動可以改善人際關係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人際關係好的人總是心情舒暢、容光煥發,對什麼事情都充滿興趣;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常常無精打采,萎靡不振,對生活缺乏應有的樂趣。心理學家通過觀察發現,人際關係好的人相比人際關係不好的人,更善於製造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從而提高彼此間的熟悉度,相互產生更強的吸引力,而熱衷於運動便是其中之一。

原因是什麼,因為運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它總是與人群發生著交往和聯絡。我們看無論是三大球專案,還是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小球運動、還是廣場舞、健身操、滑冰游泳等等都離不開與他人的接觸,可以說運動是增加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好形式。

由於運動本身的需要,人們在運動中不僅能夠突破害羞靦腆,增加溝通增進了解、能夠協調人際關係,,擴大社會交往面、並且通過運動還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消除心理上的孤獨感。我國著名醫學心理學教授丁瓚也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於人際關係的適應,而運動恰恰對消除人的孤獨感和改善人際關係具有顯著的作用。

心理研究發現,外向性格者比內向性格者對社會聯絡的需要更強烈,換言之,內向性格者需要更多地從事運動鍛鍊,以增加與他人聯絡的`機會。內向性格人應該多選擇團隊運動,參與的人越多,越可以增強自身活力和合作共贏的精神,從而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運動可以降低心理壓力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交往中,還是在影視劇的演繹裡,我們都聽到這樣的話語,“別愁眉苦臉的啦,咱們去跑步機上出出汗,你的心情就會好些的”、“工作壓力好大啊,咱們去打場球,好好放鬆放鬆”。這些描述絕不是空穴來風,運動減壓是十分有效且無副作用的“良藥”。面對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現實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結,要處理自己的心事、減輕焦慮和壓力,都可以用運動來解決。

科學研究發現,運動本身可以促進人體的內分泌變化。大腦在運動後會產生名為內啡肽的物質,人心情的好壞與大腦內分泌出來的內啡肽多少相關。運動可以刺激內啡肽的分泌,當運動達到一定量時,內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內腓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

內啡肽因此也被稱為“快樂激素”,它能讓人感到歡愉和滿足,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心理學家認為,運動可使人減輕因精神壓力過大帶來的心理負擔,這如同人們在憤怒時“敲、砸、撇、摔”一樣具有釋放和宣洩作用,只不過用運動這種合理的行為進行替代,實現減弱或消除心理壓力的目的。

並且我們遇到心理壓力,選擇長時間冥思苦想、窮思竭慮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和心理上的疲勞,而運動能使不良刺激得到變換,可使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狀態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適應能力得到增強。

為了更好的享受運動帶來的減壓效果,我們建議選擇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運動30分鐘以上才能刺激“快樂激素”的分泌。當然為了實現完全放鬆身心的作用,要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專案也是非常必要的。記住,你鬱悶呀?那就運動吧!你想快樂嗎?那就運動吧!

運動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成功人士都喜歡那麼一、兩樣運動。比如王石喜歡登山,馬雲玩太極,跑步達人非潘石屹莫屬。我們也會將經常鍛鍊的人描述為“更積極、更專注”,心理學稱之為心理效能感高。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走向成功需要具備的基本心理品質,而運動思為我們提供提高它的途徑。

在解釋原因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自我效能感。通俗的講就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我們在運動中,需要不斷克服客觀困難(環境、難度、意外等)和主觀困難(膽怯、退縮、不自信等)去做運動,如果我們通過不斷的練習、訓練和磨練,在運動中得到了肯定、讚美和羨慕,必然會獲得自我成功的認知和高峰體驗。

成功的經歷是影響自我效能感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它是檢驗自己能否調動成功所需的一切提供最可靠的證明,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撐。自我效能感不斷提高,能夠讓我們人感覺到自己有能力、有實力去完成自己面對的各類艱難險阻,也就是常說的我能行、我最棒、一定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