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學生的心理輔導的案例

才智咖 人氣:1.25W

一、基本情況:

抑鬱症學生的心理輔導的案例

姓名:小S 性別: 男 年齡: 14

性格特徵:為孤僻、沉默,對什麼都缺乏興趣,隨意性很強。

二、主要問題

1、學習成績很差,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對老師佈置的作業純屬應付。學習表現得很盲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難以跟上老師的節奏,從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他知道答案)。

2、自身的生活也很沒有規律,生活懶散,自己的物品總是隨意擺放。晚上就寢後,很難入睡(有時會到戶外走動),起床卻很早。

3、班級或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他從不主動參加,有時還有牴觸、急躁的情緒。

4、沒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學,通常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常常會一個人坐在教室裡發呆。

5、經常會用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易走極端。對有些問題會越想越嚴重,甚至深陷其中,具有較嚴重的偏執性。

6、喜歡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翻看別人的物品。班級同學把他當小偷,總是躲的遠遠的,不願和他交往。

三、背景資料

1、家庭情況

父母都有比較穩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錯。讀國中以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對其溺愛有加。國中以後,其父親經常外出,難得回家,這種穩定的家庭成員關係被打破。經常單獨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逐漸變得不願和父親交流。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躲在某個角落看書或胡思亂想,上課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學習成績下降很快。而他的幾個哥哥、姐姐成績一直都很好,他父母也經常以他們為例數落他,責怪他不爭氣,他慢慢變得話少了。

2、個人成長曆程

小S身體狀況一般,國小時成績中等,無明顯心理障礙。從中學開始,由於學習任務加重,他的學習開始成績下滑,但這時尚能夠坐在教室裡聽課,儘管注意力已不集中。作業能按時完成,但質量很低。

小S平時極少和老師、同學交往。當有同學惹他的時候,開始忍著,後來會想盡一切辦法報復,把別人的好東西弄壞或偷偷的扔掉,和周圍的人關係搞得很僵。

3、學校教育

小S原校是以升學率為主要目標。不允許有學生影響學校教學的現象出現。學校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抓學習上,教師的精力主要放在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身上,而物件他這樣的學生注意很少。教師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不但不會花更多的時間教會他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反而拼命的對其施加各種壓力,更為嚴重的是老師經常在課堂批評或不正確地評價他,說他腦子笨,沒有上進心,一天到晚只知道發呆消磨時間。同時班級同學也經常取笑他,老師也要求學習好的同學不要和他交往。由於教育的大環境使他覺得越來越不被人重視,這更加劇他對學習的厭倦,進而會轉化為對周圍事物的厭倦。

四、分析與診斷

1、誘發因素

兒童抑鬱症即兒童神經症抑鬱,病因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症狀通常表現為孤獨、不愉快、憂慮、失望和精神痛苦,有時還可表現為具有攻擊性。兒童抑鬱症的病因主要是因心理遭受長時間不良刺激後而誘發的。

2、行為表現

兒童抑鬱症的行為往往表現為不願與人交往、孤獨、離群,對同伴和周圍發生的事情很冷漠,對任何事物都缺乏興趣,容易自我貶低、自我責備,甚至產生自虐,性格極其古怪。有的患者會變得固執、焦躁不安,易發脾氣。另外還具有周期性的喜怒無常,有時患者還會表現出愛挑釁、有破壞和攻擊行為出現。此外,這類兒童還表現出各種各樣的身體症狀。如頭痛、腰痛、失眠、食慾不佳、消瘦、全身遊走性疼痛或搔癢等。

通過幾次與小S的談話和對誘發因素、行為表現的分析,確定小S患有輕度抑鬱情緒障礙為主要特徵的精神疾病。從小S這一個案可以看出形成其抑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情感上受到過重大打擊(這主要指來自家庭的不良影響)。由於家庭原有的穩定人際關係被打破,他長期和不愛說話的母親生活,缺少父愛,對於他的早期心理髮展影響很大,易形成內向性格。這為他以後的人際關係處理帶來很大的困難。由於母親不愛講話,更使得他也會使自己封閉起來,一旦遇到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不會主動地尋求幫助,而且長期積累在內心深處,這就導致了他不良的身心發展。

第二,自尊心、自信心曾經受到過嚴重挫折。小S的挫折主要來自於父母、老師及同學的諷刺、挖苦,在這種情況下他逐漸失去和周圍人交往的信心。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對學習困難進行教育,經常在班級中批評他,挫傷了他學習的積極性和他的自尊心。進而形成不良的情感認識,即厭倦學習,從而加快其成績下滑,同學們也不願和學習成績不好的他(所謂的差生)接觸,讓他缺少跟別人交往的機會,便使得他更加封閉自己。很明顯這是以學習困難為特徵的抑鬱症。這類抑鬱症,可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成績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厭學、恐學、逃學或拒學。

第三,心理防禦的過分表現。我們都知道心理防禦機制表現之一就是壓抑。一些為社會倫理道德所不容的衝動慾望,在不知不覺中被壓抑,這種被壓抑的衝動與慾望並不會消失,仍在無意識中積極活動,尋求滿足。小S就在這種情形下,把自己的抑鬱轉化為胡思亂想,經常有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想法。

第四,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存在較嚴重的偏差,進而形成不良的認識情感,並且在這種情感意志的指導下使他去行使一些不合常理或不正當的事情。

五、心理輔導策略

根據小S的實際情況,採用認知與行為矯正相結合的綜合性輔導對策。疏導過程要求形式多樣化,例如個別疏導、集體疏導等。個別疏導是利用個體(包括同學、任課教師、朋友等)單獨給予幫助。集體疏導是利用集體(包括班級、學校、社會團體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給予幫助。心理疏導過程要考慮到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爭取到家庭和任課老師的支援尤為關鍵,也是輔導工作中的重點。

整個過程分四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緩解小S情緒入手,引導其擺正目前自己的位置,從而解決其自我責備、自我貶低的古怪性格。第二階段從幫助他明確其錯誤認識態度及長期如此的後果著手,促使他積極配合老師和周圍人對他的幫助,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配合的轉變。第三階段則指導他逐步去體驗生活,改變自我,參加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實踐當中去。第四階段則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礎上做好跟蹤輔導,直至他以健康的心理狀態順利地踏上社會。

六、輔導過程

1、第一階段

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他主動找到了我。請他坐下以後,他看起來很緊張,兩手捏著衣襟,大約沉默了一分鐘。我問有什麼心裡話,你可以講,我會替你保密,以取得他的相信。當然他還是將信將疑。他開始講話,但我從他的講話可以看出,他並沒有把自己的問題講出來,而且東說一句,西說一句,這是人的自我心理防禦機制在起作用。表露出他既想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又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次談話主要問了一下他對新學校的感覺和原校的情況,以及他的一些興趣愛好,為下一階段的診斷治療打下基礎。在談話過程中他顯得比較激動。我也察覺他看問題的方法與一般學生有很大不同。

從談話中我瞭解他的情緒變化和認知困惑。在談話中一方面和他交換我的觀點和看法,另一方面設身處地的站在他的位置上去思考問題。利用談話幫他樹立信心,找回自尊,慢慢地他不再會責備自己沒用,沒人瞧得起,因為我已經給他最多最直接的關心。他逐漸喜歡我去找他談話,後來他跟我講,每一次談話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放鬆,一種從未有過的信任。我也鼓勵他主動找我聊天。應該說這一階段的策略實施還是比較順利,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2、第二階段

隨著彼此信任關係的逐步建立,小S開始跟我談了一些自己看問題的方法。他說,一次在圖書館看書,正看得興致濃濃,突然附近有一個人的手機響了,他心裡想,這個人怎麼這樣沒道德、沒修養,真是社會的渣子,像這樣的人應該給予嚴懲,甚至應該判死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有人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等等,他都會認為這樣的人會破壞改革開放,會阻礙社會文明的發展,不應該在社會存在等等。從他的言談中可以看出,由於沒有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進而形成適當的情感意識,從而導致他用不適當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客觀事物和突發事件。正因這樣,長期的不當情感積累,給其內心造成極大壓力。

為此,我主動去發現他生活、學習中每一處閃光點,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還刻意的安排一些額外勞動給他。有一段時間我安排他每天負責打掃教師辦公室,他打掃的很認真,每天還幫老師擺好桌椅放好物品,辦公室的老師都誇這個小孩不錯。我也藉此機會在班級大大表揚了他,看得出來他雖略顯羞澀,但內心是很開心的。除此以外,我針對他的特點提出一定的要求。第一,每個星期要能夠舉手發言一次。第二,能夠很工整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由於我們之間建立了信任,他的作業慢慢能很好完成,雖然正確率不是很高。可是舉手發言他卻一時很難做到,為此我還特意關照任課老師,有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逐漸引導他主動發言。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三週的引導,才有了他的第一次主動舉手,就這件事我還特意打電話給其父母,要求給予他表揚,他父母也按照這個要求去做了。事後他別提多開心,還特意跑到辦公室告訴我這件事,我也鼓勵他做得更好。

3、第三階段

在談話過程中我瞭解到他父母經常不在一起,父親因業務關係經常外出很少能見面,一般都和母親在一起。他母親不太愛說話,喜歡看書,經常帶他到圖書館看書,但他總是看些根本看不懂的書(對於他原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而言)。例如,上晚自習經常自己的英語書不看,卻在看大學生才看的新概念英語,有時看一些哲學書或者還沒有學過的書,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另外,他還談到一件事,有一次到表哥家做客,看到表哥的飛機模型很漂亮。他就說了一句,這個模型做得真好。結果他表哥說這不算好。為此他就一直不高興,也不講任何理由。回到家裡,他就一直想為什麼模型很漂亮,而表哥說不漂亮?是不是表哥瞧不起我?甚至想,我為什麼要去他家呢?要不去該多好啊?這個模型是不是他買來的?我真想把這個模型踩得粉碎,等一系列問題。從這次談話可以看出,他已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行為。一旦失去自尊或受到重大挫折便會發作。但這種攻擊性通常又不直接表現出來,而是把攻擊衝動轉化為抑鬱傾向,越是想攻擊,抑鬱也就越深。

針對這種情況,這一階段我引導他逐步體驗生活,改變自我,參加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實踐當中。因為有了前兩階段的基礎,他已經能夠和班級一些同學交往,但話還不是很多。在進一步樹立信心的同時,我特意安排班級內幾個信得過的同學,主動和他交往並在一起玩。剛開始他有些不習慣。慢慢的他能做到走出教室到操場上打籃球。有了這樣一個開始,以後只要學校有活動就儘量讓他參加,引導他逐漸融入集體,得到更多同學的關照。開始他還是不太情願,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他做得越來越好。這其中,我還特別抓住兩次學校組織學生活動的機會,啟發他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同學的溫暖。記得有一次到外地秋遊,我特意把他和幾位要好的同學編在一組,一路上我們談學校生活,談今後打算,能夠從談話中感受到他不再有偏激的看法,可以用正確的觀點思考問題,在中午自由活動時我們還在一起野餐,一起打牌,一起拍照,整天都玩得很開心。在回來以後,他在秋遊感想中寫道——我覺得自己已經屬於集體,不再感到孤獨,這次秋遊是我有生以來最愉快的一次,我要用更好的表現、更好的成績去報答老師對我的關心。

確實,我在輔導中無時無刻都融入對他的關心,對他無私的愛。在假期,我安排幾位同學到他家做客,使他在家中也能感受得到來自同學的關愛。他的父母也熱情的接待了同學們,這也讓他感受到家庭的關愛。小S的心情也越來越開朗,他的孤獨、離群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4、第四階段

在小S的情況已有很大的改變的前提下,我的疏導工作重點放到行為規範方面,從小S的家庭著手,要求父母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多帶他進行戶外活動,開闊眼界,陶冶情操,使其性格逐漸開朗起來。在學習生活中,通過移情來解決他的胡思亂想。主要是將生活安排的很滿,通過忙碌豐富的生活來代替胡思亂想。有時還帶他出去散步。長此以往,通過不斷地鼓勵,不斷地實踐,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地改變。

七、成效與反思

通過前後近8個月的心理疏導,小S的情況有了很大的好轉。抑鬱症的主要特徵都消失,平時能夠用正確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沒有明顯的人格缺陷。目前,小S已走上了工作崗位,在工作中表現很好,帶班師傅給予他很高的評價。最近他打電話給我,很高興地告訴我:他現在正在學電腦辦公自動化,還利用工作之餘讀夜高中,過一段時間就可以順利畢業。有時他還會在休息日到學校來看看幾位老師,談笑中能夠感覺到他已能適應現在的生活。

通過跟蹤調查,我認為對小S的輔導是基本成功的,效果也很明顯的。從中可以認識到,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發展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破碎動盪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災害,孩子的情感在這樣的家庭中得不到補償,很容易造成人格方面的缺陷。雖然小S在得到老師幫助的情況下有了變化,但社會上其他的錯位群體、弱勢群體,是否應該得到社會更為廣泛的關注和幫助。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