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招生及優秀工程師聯合培養探索與思考

才智咖 人氣:6.44K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全國大部分高校已經開始探索採用歐美等高等教育已開發國家的教育與培養經驗,修改專業培養方案,實行寬口徑重基礎模式培養。

大類招生及優秀工程師聯合培養探索與思考

近年來,為了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逐步探索實施大類招生,低年級通識教育,高年級分專業培養。隨著大類招生培養模式在實踐中的實施,通過對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以及到企業工作一段時間的反饋問題分析,發現大類招生雖然提高了學生的適應能力,但同時出現全國各地培養模式單一、知識結構單一、缺乏特色等問題。鑑於此,教育部、財政部“質量工程”規劃在“十一五”期間遴選3000個左右本科專業試點特色專業建設。山東省在“十二五”期間為解決目前高等教育面臨的辦學模式單一、同質化傾向明顯、學科專業結構不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決定在地方高校中遴選一批應用基礎型、應用型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三類特色名校進行重點建設。本文通過對國內高校近年來的招生及培養方案研究,以機械類專業為例探索當前社會需求環境下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路。

一、機械大類招生和培養現狀分析

國外大學中與機械專業相近的專業主要是機械工程專業(Mechanical Engineer),培養模式主要是大類培養。所謂大類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錄取時,不再按專業或專業方向來確定招生計劃進行招生,而是按學科(也有按系或學院)制訂招生計劃而進行招生錄取的一種招生模式。

按類培養是指在按類招生的基礎上,低年級學生在學科(或系、學院)範圍內共同實施基礎課程的學習,高年級學生通過對學科、專業的進一步瞭解後,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再在學科範圍內選擇專業。通過學習進行選擇,通過選擇完成學習直至畢業的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例如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關於本科生培養目標的提法是機械工程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廣而精的基礎知識,它將工程科學力學與材料、流體力學和熱力學、設計、系統與控制的基礎知識與專題實驗、設計實踐融合在一起,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創造力和組織能力以及能不斷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能力。

在英美等西方教育已開發國家,學生一年級和二年級主要進行理論性強的專業基礎課和通用性課程的培養,如數學、製圖及設計與製造、計算機應用、材料、力學、電子學等,三年級或四年級主要開始學習與實踐性相關較強的課程,如流體力學、結構學和設計以及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國內大學機械類學生的培養經過近年來大類招生的培養模式探索,基本與國外(主要是歐美國家)機械工程專業培養模式較為接近,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面,同時削減了原培養模式下的非常專業課程,如礦山機械中較為具體的採掘機械、礦山運輸機械設計等專業課程,石油機械中的抽油杆、抽油機設計等。

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機械類專業大類招生政策實施過程中逐漸形成以下思路:以“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為培養方向。“寬口徑”是指立足機械學科的知識體系,將電子資訊、自動化技術和管理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納入課程體系中,使學生適應寬廣的工作領域;“厚基礎”體現在加重數學、力學等學科基礎類課程;“重實踐”體現在注重學生的基礎技能訓練和工程訓練;採用“基礎平臺+專業模組”的靈活教學培養模式。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專案。該計劃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型別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縱觀各高校當前出臺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發現培養目標重在突出人才工程技術特色。

三、普通大學生與卓越計劃生兩種培養模式協調推進

我國在建國初期高校的建立和學生培養模式基本以特色為主,注重工廠實踐的鍛鍊學習。回顧我國高校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名稱不難發現,每一所高校的校名就能體現其專業特色,如鋼鐵、煤炭、石油、建築、紡織等等學院。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高校學生相對較少,全國企業以公有制企業為主,大部分企業都能接收大學生到企業進行動手實踐操作,如學鋼鐵專業的學生可以每年到鋼廠實習長達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學機械專業的可以到機械加工車間親手操作機床,石油類院校學生可以直接到油田,採煤採礦專業學生甚至能夠深入井下進行現場調研和學習。與此同時,要求專業課教師必須下工廠熟悉生產流程然後才能走上講臺。中國高等教育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每年招生數量急速增大,在校生規模龐大。據統計1990年全國本專科招生數量僅60.89萬人,僅與2003年的研究生數量持平,2012年招生本專科生達到了685萬人,增長了10倍多,在校生規模2011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308.5萬人。

第二,高校教師隊伍快速增加,但遠遠低於在校學生增長速度,師生比例逐漸擴大,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普通高校教職工總數從1991年的100.89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215.66萬人,20年間增加了114.7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人數從1991年的39.08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134.31萬人,增加了95.23萬人。大學新招聘的專任教師普遍缺乏社會生產實踐鍛鍊經驗,中國高校教師招聘模式主要是招聘大學畢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教師本身接受的是校門對校門的培養方式,基本沒有工廠實踐經驗。

第三,全國公有制企業逐漸完成政企分離,以效益為先導,常常以安全和效率為由不願接收大學生入廠實習。目前大學大類招生培養模式實現了由學生接受單一學科背景下的專業教育向接受多學科交叉、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教育轉變。這一培養模式的轉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報志願的盲目性,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也順應了學科發展綜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趨勢。但同時要注意到大類招生不僅是招生模式發生了變化,關鍵是整個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執行等都要發生重大變化。

針對當前高校學生規模、教師隊伍、社會企業執行模式的特點,當前普通大類學生教育存在以下不足之處:課堂教學偏多,工廠實踐鍛鍊較少(當前大學生所謂的實習基本上是參觀認識實習),高校教師重理論、缺實踐。以上問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卻已經造成最近十多年來從高校畢業的學生到了企業還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實踐培訓才能真正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甚至出現了大學生回爐進技校學習的現象。針對近年來學生就業及工作中暴露出工程實踐能力欠缺的現象,教育部聯合工信部等各部委提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

該計劃在制訂培養方案過程中重在突出兩點,即工程和特色,培養目標主要確定為:掌握紮實的工程原理、工程技術和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獲得工程師的良好訓練,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寬厚,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創新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的能力,能勝任工程設計工作。培養方案以3+1方案實施,即3年在校學習,累計1年在企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採用雙導師制的校內培養方案和企業培養方案結合模式。目前各高校的“卓越計劃”培養方案都明確列出了與企業聯合培養的工程實踐部分。

四、結束語

高校大類招生已經實施多年,但培養的學生進入社會剛剛開始,作為高校教育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要不斷跟蹤回訪畢業的學生和其工作的企業。根據當前反饋的資訊,大類招生與通識教育培養模式逐漸得到學生和企業的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就業和適應社會能力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暴露出的不足就是實踐能力較弱,這正是最近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計劃”培養模式重點強調的方面。通過兩者的協調以達到“專才教育”與“通才教育”培養模式的統一,滿足社會各層次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