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時代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2.37W

財務精細化管理是以“精確、細緻、深入、規範”為特徵的全面財務管理模式,它是一種流程式的管理、人本管理和系統管理,指明瞭企業管理的方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相關MBA論文範文,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微利時代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摘要:微利時代企業如何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目前國內企業亟待解決的重大研究課題。本文以精益理論作為基礎,指出了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特徵,並提出了微利時代現代企業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和有效途徑。

關鍵詞:微利時代;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理念;途徑;核心競爭力

以知識為基礎、以資訊技術為主導、以網路為載體、以全球化為導向的新經濟正向全世界擴充套件[1]。目前,現代企業已步入微利時代,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面臨的問題複雜多變、利潤空間日漸狹小、高成本和低利潤壓力倍增。現代企業必須更新財務精細化管理理念,關注細節、立足專業、科學量化,使財務精細化管理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真正落實到位,充分發揮財務監督管理服務職能,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

1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特徵

1.1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財務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全面化的現代科學管理模式,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和主要趨勢。它是企業以法律法規為依據,通過細分目標、標準、任務和流程,對計劃、決策、控制及考核實施精確量化的管理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優化財務管理,規避財務風險,提高企業執行的效率與效益,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其基本要求和所追求的目標就是以“細”為起點,細中求精,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真實且有效的財務資料。“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企業理財重點在於“梳、理”,成功在於“精、細”[2]。而成本決定效益,細微決定成敗,微利時代提升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能力是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要途徑。財務精細化管理可使業務流程規範化、具體化,將財務管理融入企業戰略管理,且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領域的各個環節,能有效地管控成本,以統籌全域性,整合企業資源和管理創新,實現財務管理“零”死角,挖掘財務活動的潛在價值,充分發揮支撐服務職能,合理高效地配置有限資源,。財務精細化管理要求企業財務人員諳熟工作流程,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及時準確、詳實可信的財務資訊,達到事前、事中控制之目的;能使企業員工更加明確財務管理目的。

1.2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主要特徵

財務精細化管理是以“精確、細緻、深入、規範”為特徵的全面財務管理模式,它是一種流程式的管理、人本管理和系統管理,指明瞭企業管理的方向,其主要特徵是:財務管理體系目標化。它是以目標管理理論和組織行為科學控制系統理論等現代管理理論為依據開展管理活動,優化資源配置,規避財務風險,其實施原則是細化責任、分工協作、深刻分析、注重落實。通過目標的選擇確定,構建相應的過程管控機制和激勵機制,使企業各部門明確工作中心,加強聯動形成管理合力,確保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財務管理分析指標化。財務管理分析工作中,易錯、易忘、易漏、易少等問題在所難免,應實行日常自查、內部審計自查及抽查相結合方式,加以杜絕。而財務精細化分析與管理決策是引領企業走向成功的階梯,企業應充分利用全面預算管理、資本運營管理、對標管理等手段,強化全員、全要素、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管控;實現財務管理由事後靜態管理向事中實時動態管理的轉化,做好事前測控、事中監督、事後考核;結合企業實際,運用資訊化平臺,充分挖掘財務資源;量化財務管理各環節精細化指標,分工明確、責任清晰、目標到位。財務管理內容標準化。目前,財務管理內容已從單一核算延伸至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領域、各環節,而精細化的關鍵就是不斷區域性分解、細化及整合財務管理內容,根據各控制節點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措施,將財務管理滲透至企業管理的各環節,採取財務會計管理與經營管理相結合方式,使各部門緊緊圍繞企業總體目標和重點工作,形成強有力的預算約束機制,以確保企業順暢高效運轉,規避化解財務管理風險,填補財務制度空白,追求資本運營效益最大化。財務管理模式科學化。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組織構架簡單,完全不能適應資訊化程序和網路財務環境的要求。而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是以量化、可計量的指標體系為核心、強化全面預算為基礎,強調財務監督服務職能,財務精細化管理以“三大轉變”為核心即:財務工作職能從記賬核算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財務工作領域從事後靜態核算向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監控轉變;財務工作作風由機關型向服務型轉變,可避免鋪張浪費,緩解經費緊張矛盾,促進綜合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有利於建設節約型企業[3]。財務管理制度規範化。財務管理活動必須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而適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的變革,及時修訂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所在;將原有財務稽核和統計工作轉化為集財務預測、控制、評價為一體的全面型管理工作,減少資金消耗、優化財務支出;強化制度培訓,使員工熟悉財務管理制度。

2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有效途徑

2.1更新財務精細化管理理念

傳統財務管理只注重生產管理,使財務管理職能長期停滯在核算、算賬、彙總和記賬等靜態事務上,財務管控缺乏全面性、動態性,未突出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往往導致成本管控無法真正落實到位,難以創新成本管理思想,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前景令人堪憂。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企業財務人員必須解放思想,打破慣性思維,實施財務精細化戰略,將原粗放式管理模式轉變為精細化管理模式,全面彌補企業的各種管理漏洞,不斷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為企業領導預測、決策、分析及控制搞好服務。

2.2構建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體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應以企業戰略發展為導向,按照“總量控制、分解到項,重點突出”的預算控制思路,以全面預算為主導、細節為主體、基層為主線,構建全面預算管理核心體系。巨集觀預算管理。企業應建立和完善預算執行監督管理辦法和績效管理體系,建立嚴格的分級審批制度,明確各級人員職責許可權;建立預算執行全過程動態監控機制,加強巨集觀調控,將年度收支平衡作為預算管理最高目標加以落實;注重事先稽核,糾正預防實際預算過程的片面性,將財務預算變成實時預算,杜絕不算賬、先花錢行為。微觀預算管理。企業必須將預算目標具體化,預算專案細化到人,形成操作性強的指標體系;堅持預算執行最優化,實現預算控制與完成業務、靜態控制與動態管理、整體預算與個性化目標等的統一;加大預算執行的監控力度,使之始終有效地滲透、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管理盲區;加強控制資訊的反饋,真實地反映預算執行的資訊等。

2.3健全完善財務管理內控制度

新形勢下,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戰略方針,健全和完善財務精細化管理制度,做到在管理上精雕細刻,經營上精打細算,技術上精益求精,效益上精打細算[4],從根本上實行“以制度管人”。企業應進一步細化崗位職責,建立健全明晰責任體系,細化流程和要求,加強績效考核,保證相關崗位人員標準化作業,減少或避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