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國網路虛擬貨幣及其風險問題

才智咖 人氣:1.91W

貨幣問題是現代性範疇的問題,虛擬貨幣問題則是後現代性範疇的問題,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網路虛擬貨幣是以Internet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為手段,將儲存在計算機系統中的電子資料以電子資訊形式進行傳送,並最終實現貨幣的流通和支付功能。下文是一篇研究網路虛擬貨幣的論文,歡迎閱讀。

研究我國網路虛擬貨幣及其風險問題

一、網路虛擬貨幣簡介

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網路虛擬貨幣是由在1998年推出的Flooz幣,我國最早出現的網路虛擬貨幣是由中文利網(China )在2000年推出的積分式虛擬貨幣。隨後,國內各大網站紛紛推出了各自的網路虛擬貨幣,如騰訊的Q幣、網易的POPO幣、百度的百度幣以及新浪的U幣等。

二、網路虛擬貨幣分類

網路虛擬貨幣,在本質上是利用一系列經過加密的數字,在網路上進行傳輸和交易的媒介物。具體而言,是借用現行實體貨幣的名義,模擬其發行和流通機理,在網路虛擬世界裡進行計量和單向流通的`一種“代金券”或“提貨憑證”,是商家進行營銷的一種手段和策略。網路虛擬貨幣是虛擬世界裡的計量單位,不具備法償貨幣資格,因此只能在虛擬世界裡流通。目前網路虛擬貨幣有數十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遊戲幣。是由網路遊戲商家開發的,遊戲玩家用其提供的遊戲幣購買遊戲所用的道具和各類裝備,以便更容易地通過遊戲關卡。由於網路遊戲時間的不確定性,加之網路轉賬支付時產生的銀行系統服務時間受限問題,以及現金支付需網民去指定地點支付且網路商家需24h提供服務等情況所帶來的不便,遊戲幣也因此而產生,它是一種虛擬貨幣,遊戲玩家通過購買遊戲幣,便可在規定的時間段內隨時線上支付。不同遊戲幣對應不同的遊戲,不能跨遊戲使用,也不能將遊戲幣兌換回現金。

2.積分、消費式虛擬貨幣。是網站為了吸引網民而推出的一種營銷手段,也是一種“獎勵措施”,其不直接與現實的貨幣發生兌換關係。網站根據網民們的線上時長而獎勵對應的虛擬貨幣,網民可以用這些虛擬貨幣進行網路消費,包括購買各種虛擬產品和虛擬服務等,這是網站用於擴大使用者和增加人氣的一種重要營銷手段。

3.交換式虛擬貨幣。是網路虛擬貨幣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也是目前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交換式虛擬貨幣與現實貨幣存在著固定的交換比例(例如1Q幣相當於1RMB),使用者通過網上支付等手段將法定貨幣兌換為虛擬貨幣,並存在自己的虛擬賬戶中,之後就可以利用虛擬賬戶中的虛擬貨幣,體驗該網站所提供的增值服務和消費虛擬物品。

三、網路虛擬貨幣流通風險

雖然網路虛擬貨幣與現實貨幣之間是單向流通的,還未實現雙向迴圈流通,但是這並不表示網路虛擬貨幣的流通是沒有任何風險、可以任意發展的。深入分析網路虛擬貨幣存在的風險性,對於促進我國網路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網路虛擬貨幣對實體貨幣的影響

事實上網路虛擬貨幣對實體貨幣的衝擊風險是非常小的,但是若忽視不管這種小的衝擊風險,其有可能會轉化為更大的衝擊風險,從而直接影響了我國的現實貨幣體系。其風險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擠兌風險;二是洗錢風險。尤其是在虛擬貨幣發行商出現資金鍊斷裂情況下,有些網民或企業會大量收購某種虛擬貨幣,然後將其兌換為人民幣,這種虛擬貨幣與實體貨幣之間的擠兌問題,會直接影響實體貨幣系統的正常運轉。

2.網路虛擬貨幣對網路經濟的影響

網路虛擬貨幣是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流通的,屬於網路經濟的一部分,隨著計算機和網路科學技術的發展,虛擬貨幣的風險問題必定會影響網路經濟的正常發展。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在理論上商家是可以無限量發行虛擬貨幣的,而網民則是通過現實的貨幣來購買虛擬貨幣,因此可能導致網路商家用換得的人民幣進行長期投資等現象,而投資的失敗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網站倒閉,進而影響了網路經濟的正常執行;另一方面,虛擬貨幣的假幣現象,以及使用者的虛擬貨幣被盜現象,會大大降低使用者對某些網站的信任,進而嚴重影響了網路經濟的健康營運。

四、如何應對虛擬貨幣風險問題

在網路技術方面,虛擬貨幣被盜現象的頻頻發生,大大降低了網民們對網站的信任,也嚴重影響了網站的正常運轉,因此,加快網路技術革新,切實提高網民們虛擬賬戶的安全性,對於網路虛擬貨幣的健康有序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在法規政策方面,國家應制定相關措施,明確網路虛擬貨幣的交易合法性,監管部門要運用法律手段嚴格監管網路虛擬貨幣市場。一方面要控制網路虛擬貨幣的發行規模,規範網路商家的發行行為;另一方面要加強網上交易透明度,深入調查網路虛擬貨幣的流通市場及其對現實經濟體系的影響,在條件成熟時可建立“網上央行”,從而有效監督虛擬貨幣發行商,避免虛擬貨幣的不當交易。

參考文獻

[1]蔡則祥.網路虛擬貨幣的本質及其風險管理[J]. 管理世界. 2008(2): 174-175.

[2]尚文敬,吳洪,姬智敏.中國網路虛擬貨幣發展現狀分析[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8,10(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