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畢業論文

才智咖 人氣:4.15K

一般情況下,財務風險是指財務成果減少、,財務狀況變壞的可能性。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畢業論文

一、財務風險的種類

企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有以下三種:

1、投資風險

企業在經營中的投資風險就是企業所遇到的財務風險之一。企業的投資按照投向可分為對外投資和對內投資,按照投資形式可分為固定資產投資、有價證券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按照投資期限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投資風險是指由於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投資專案不能達到預期效益,從而影響企業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的風險。

2、籌資風險

企業籌資風險是指:由於企業對於資金的渴求和實際籌資效果的不確定,導致企業行為無法達到預計效果的風險。從籌資方式來說,有債務籌資和股票籌資之分。

3、現金流風險

現金流風險就是指企業某一時點的存量現金不能夠滿足企業當時的支出需求,而產生的阻礙企業正常執行甚至破產倒閉的風險。一旦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突然變化,重大政策調整,各種自然災害或其它突發性風險事件發生,企業可能因為業務萎縮、資產縮水或重大財產損失而陷入困境,當企業出現現金流風險時,企業並非資不抵債,也不一定與經營虧損相關,只是由於資金週轉不靈!現金流量分佈與債務到期結構分佈不均衡等原因暫時不能償還到期債務。

二、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

1、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複雜多變的巨集觀環境

財務管理的巨集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複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機構設定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不高,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健全,管理基礎工作不夠完善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2、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

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及主觀決策現象,由此而導致的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

3、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認為只要管好用好資金,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財務風險的防範措施

1、保持資產的流動性

企業償債能力的大小直接取決於其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籌措的流動資金,在正常情況下,企業並不會為了償債而擴大籌資規模,企業真正能夠償債的,只是貨幣資金及部分變現能力強的流動資產(即資產負債表左邊的前面項)。而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等,往往只能作為一種企業實力的保證。資產的流動性,具體表現為資產總額中流動資產的比重和流動資產中速動資產的比重。企業應建立合理的信用政策,提高應收賬款週轉率和存貨週轉率,加速資金週轉,提高資金利用效果,增強企業實際償債能力。

2、合理調動貨幣資金,可以考慮建立風險基金

要防範企業財務風險,需要企業財務人員進行貨幣資金的合理排程與安排。根據不同企業資金運動的規模和生產經營特點,妥善安排貨幣資金的收支活動,使之在平時能保證生產經營的需要,在還款和分紅付息期到來時,及時地籌集和排程資金,以避免出現無力支付的情況。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聯營,合併等多方位多元化經營方式來擴大規模,運用規模經濟來分散企業財務風險,以盈助虧,以優補劣。建立風險基金,即對於出現的偶然性很大而損失有限的風險,企業可以採取名種可能的方式,有計劃地提取一定數量且獨立於企業運營資金之外的貨幣資金,作為損失發生時的補償基金,防止風險發生對企業正常運營資金的`影響,從而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3、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理順企業內部的財務關係

要使財務管理人員明白,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貫徹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同時要理順企業內部的財務關係,做到責、權、利相統一,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各種關係。首先,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負的責任,並給予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另外,在收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方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各種關係清晰明瞭。

【參考文獻】

[1] 馮英:“再論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7

[2] 張莉:“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和防範”,《理論觀察》,2006.4

[3] 賈紅斌:“試論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防範”,《煤炭經濟研究》2006.7

[4] 高延芹:“淺析企業財務風險及其控制”,《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