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管理會計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2.64W

一、管理會計應用的現狀

淺談管理會計的應用

管理會計是本世紀初伴隨著泰羅的科學管理的產生而產生的,並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在國外的企業中得到了推廣運用和發展。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伴隨著管理會計理論開始的,其歷史並不長,而作為管理會計重要內容的中國式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推廣與應用卻已有40餘年。所以,現在不少的企業運用了責任會計,但大部分企業對全面預算、風險分析、差量分析、長期投資決策方法、企業員工業績評價等都知之甚少,企業會計人員仍缺乏管理會計的基本觀念,更談不上應用這些方法去參與經營管理。管理會計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多數企業的重視,仍然處於一種漂浮狀態,管理會計深入民心並廣為應用任重道遠。

二、影響管理會計應用的原因

管理會計是在西方產生、發展起來的,它在我國企業推廣、運用的過程中必然要受到我國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和管理會計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制約。

1.管理體制上的原因。從五十年代建國初至今,我國經濟管理體制大致經歷了兩次轉變:第一次是從舊體制轉向計劃經濟體制,我們全盤照搬蘇聯模式,實行高度的巨集觀計劃控制,管理會計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第二次是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大量介紹西方(主要是美國)模式。而西方國家對管理會計研究並不注重體系研究,從而使我們無所適從。在處於探索之中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管理體制尚未成型的'前提下,很難形成我們自己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研究方法上的原因。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們也有管理會計的實踐,但很少有人去認真加以總結並上升到理論高度。進入八十年代以後,我們主要是研究西方的管理會計動向。而在這一時期,實證研究逐步取代了規範化的研究,人們傾注大量的精力去描述客觀現實的每一角落,並試圖加以解釋,從而忽略了對整個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研究。這一時期,我們重複別人的多、開創性少,專題研究多、理論體系研究少,使我們在管理會計研究上難有更大作為。

三、提高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途徑

管理會計必須融合於具體國家的具體國情中,才能發揮積極作用。這是管理會計與發展至今所表現出的一種規律。在中國,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認為可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是推廣管理會計的根本途徑。要推廣管理會計,首先應該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具體應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中國管理會計的定位問題。我國的管理會計應定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密切結合中國企業實際情況,便於廣大會計人員、管理人員操作運用這一水平上。

(2)中國管理會計規範化問題。對任何一門學科來講,人們對該學科知識的掌握主要來自教科書,但教科書的內容體系能否儘可能地規範化,則直接關係到該學科的推廣和普及應用的程度。管理會計教科書在內容排列的邏輯順序、基本理論結構、名詞、概念以及方法等許多方面的欠規範化不利於初學者學習和掌握管理會計,也不利於管理會計的推廣應用。

(3)中國管理會計應特別強調行為科學的研究與應用。研究我國各類組織中人的行為、慾望、動機,並加以合理引導與組織,形成一個和諧的內部管理環境,減少管理中的內耗。應用符合中國人心理特點的管理會計方法,應當成為我國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的突破口。 培植永久性的企業文化。眾所周知,現代企業的目標是價值最大化,而企業追求價值,必須藉助於一個有效的價值測量系統,這個系統就是管理會計。

過去我們也研究過文化與管理及其會計的關係,不過這種研究僅停留於一般文化層次上,對理解會計發展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有一定幫助,但無助於解決中國企業應用管理會計這一現實問題。按西方權威定義,企業文化包括三種類型:正式文化,通過規章制度體現,告訴人們正確和錯誤,是與否的行為標準;非正式文化,職員之間互相模仿學習的現象,對職員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技術文化,來自於經營技術和方法,通過人們的解釋和理性分析發揮導向作用。無疑,管理會計在這裡塑造的文化,是指一種技術文化,通過這種技術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導非正式文化,轉變最終形成追求企業價值最大的正式文化。概言之,一個嚴格有效的管理會計制度,必定會培養企業合理的基本價值觀。 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創造良好的管理會計應用環境。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必然要求管理會計的運用,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而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政府職能的錯位,導致企業政企不分,責權不明,造成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同時也阻礙了管理會計的應用。

政府一方面直接控制了企業的人、財、物,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使得企業沒有獨立性和自由性,無法及時根據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來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另一方面,又忽視甚至排斥企業自身的經濟責任和經濟利益,使得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既無壓力又無動力而喪失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使得管理會計的許多方法顯得毫無意義。同時,職能錯位的政府,直接取代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職能,用行政手段干預企業投資,或直接取代企業投資。

並且,政府和政府附屬物的企業又不對投資效果承擔責任,加之在幹部管理上,考核其政績往往看速度和產值等總量指標,不注重考核投入產出的效益指標,而且企業幹部按所在企業規模大小確定相應的行政級別等。這就必然會出現有些政府和企業領導在投資決策時好大喜功,不顧客觀條件和市場情況,爭專案,爭投資,造成投資決策失誤。在這種情況下,管理會計對投資專案進行的投資分析哪怕再正確當然也無法發揮作用。所以,要促進企業在管理中儘可能地應用管理會計技術與方法,必須不斷深化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的改革,進一步明晰產權,改進企業行政當局的獎懲制度,不斷完善市場機制,從而使每一個企業都能真正考慮依靠改進內部管理來保證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