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留置針在臨床的廣泛使用

才智咖 人氣:1W
靜脈留置針在臨床的廣泛使用
2010年全國護理工作會議上明確了一個主題,即全面履行護士職責和義務,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可見社會對醫療的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靜脈輸液是臨床護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實際工作中,傳統的靜脈針輸液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而具有減少重複穿刺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等諸多優點的靜脈留置針將代替頭皮針,成為臨床輸液的重要工具,尤其對長期輸液及血管穿刺困難者及在搶救危重患者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品,它具有減少血管穿刺次數,對血管的刺激性小,可以減少液體外滲,不易脫出血管的特點。作為一項護理新技術正日益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護理中。
靜脈留置針;封管液;靜脈炎

        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既解決了患者反覆穿刺的痛苦,又減輕了護士的護理工作量,可隨時開啟靜脈通道及早用藥,提高搶救成功率,有利於臨床用藥和緊急搶救,為危重患者的搶救開闢了靜脈“綠色通道”,已成為臨床輸液的重要工具。作為普遍應用的護理操作新技術,針對其相關的操作注意點及併發症的相關問題查閱了近幾年的有關資料,對相關問題綜述如下
        1正確留置靜脈套管針
        1.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應向其說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項、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顧慮及緊張、恐懼感,使患者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應該向其陪護解釋清楚。
        1.2選擇合適的`血管:一般選擇患者較為粗直、彈性好、長度適宜留置針的血管進行穿刺。.儘量避開關節、靜脈瓣、肢體受傷部位,癱瘓患者宜選擇健側肢體血管。患面板病及感染處禁忌穿刺置管。
        1.3做好物品的準備:使用留置針前,根據病情選擇型號相符的留置針,仔細檢查其質量,檢查產品的失效日期,如包裝是否完好,型號,套管與針芯是否粘連等。
        1.4正確的穿刺方法:在穿刺點上方10cm處扎止血帶,2%碘伏消毒2次,待幹,留置針外套管放鬆,針尖斜面向上,以15~30度角進針,先以生理鹽水匯入,進針見回血後平行穿刺將留置針推進0.5~1cm抽出針芯,抽吸回血良好,穿刺成功。如血管本身長度短,穿刺見血後即先拔出一段鋼針,崩直血管以軟管探路,軟管會根據血管走向潛行,直到把整個軟管全部埋入血管,此方法可防止一次性進針後鋼針直接穿破血管入皮下,給患者增加痛苦。
        1.5妥善固定:採用與留置針配套的透明敷貼固定,使其鬆緊適宜,牢固美觀,保證針尖不扭曲、不折疊。再用填寫好日期並簽名的膠布固定三叉介面,為換藥、拔管提供依據。
        2正確的封管
        2.1封管液有兩種,一是生理鹽水即0.9%氯化鈉注射液(內用),二是稀釋的肝素鈉,其濃度為125u/ml。稀釋肝素鈉封管技術優於生理鹽水,因此首選肝素鹽水,大劑量優於小劑量。每次注入3~5ml,維持時間長達24h以上。輸液後採用推一下停一下(脈衝式)的封管方法,使封管液在肝素帽內形成旋渦,有利於殘留的藥液衝入血管內,杜絕了堵管。
        2.2封管的技術:封管時應緩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過快,用力過猛可使血管內壓力劇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滲、腫脹。
封管過程中先將針頭拔出至僅剩針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後,一邊推一邊拔出針頭,使留置針腔內充滿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針頭。留置針的小開關關閉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針延長管的起始部,這樣就不致使血管內血液倒流至套管針內,避免凝血堵管。輸液過程中液體輸入不暢時,應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連線輸液,回抽凝血塊,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擠壓輸液管,以防小凝血塊擠入血迴圈而發生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