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在中國併購的特點

才智咖 人氣:2.5W
外資在中國併購的特點
摘要:隨著外資併購法規的完善,外資併購浪潮風生水起,漸成氣候。外資跨國公司通過各種方式在中國展開爭奪,中國處於弱勢。本文了國際競爭加劇背景下,跨國企業爭奪中國新興市場的戰略策略。  一、中國成為跨國公司競爭的角逐場  (一)在華併購是跨國公司之間全球競爭的重點  跨國公司在中國實施擴大投資戰略,以併購為手段迅速進入中國市場,是其全球戰略中的一項重要部署。對跨國公司而言,在華投資已成為決定它們全球化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是它們全球博弈過程中走出的關鍵一步棋。基於此,與以往來華外商多以專案投資為主不同,大量跨國公司正在通過大規模的系統化戰略併購進入中國市場。這種戰略併購行為將產生迥異於過去的效應,使外商在華投資的性質發生根本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通過中外企業兩方面體現出來。  從跨國公司方面而言,在華投資是跨國公司間的全球競爭重點。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對於任何一家跨國公司來說,中國在其全球資源配置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義。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跨國公司之間在中國的頻頻“交惡”,以及它們迅速出手在中國發起的併購活動,就是挑戰其國際競爭對手的一種表現。  據調查,有近八成的外資企業認為,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於同一行業或相關行業的國外競爭對手,而非來自中國國內的企業。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對中國企業實施戰略併購,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與其他外國公司競爭的必然選擇。  這一點在汽車領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過去10多年中,經過不斷兼併重組的世界汽車業,形成了“6 3”的競爭格局。“6”是指通用(GM)、福特(FORD)、戴姆勒—克萊斯勒(Daimler Chrysler)、豐田(Toyota)、大眾(VW)、雷諾—日產(Renault Nissan)這6家巨型跨國公司。這6家企業合計產銷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重超過75%.“3”是指除了這6家企業外的另外3家規模略小的公司,即本田(HONDA)、標緻—雪鐵龍(PSA)和寶馬(BMW)。“6 3”的汽車年銷量佔世界總銷量的92%.經過一年來在中國的加速擴張,與它們對世界市場的控制相同,9家企業在中國轎車市場的份額已高達95%.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實質上已演變成西方汽車列強的競爭。任何一家“6 3”的企業可以整合其在中國多家合資企業的資源,進行產品交替、統一採購零部件、協調營銷戰略等,在競爭中最大限度地佔領中國市場。  與中國汽車業狀況類似,其他領域的外企之間競爭也極為激烈。例如,在家電業,西門子和伊萊克斯這兩個家電巨頭在中國展開了同臺競賽。兩家公司在2002年頻頻發起“口水戰”,均表示要加大對華投資力度。西門子要逐步加強對合資企業的控股權,“在中國的最終投資目標是使中國成為西門子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生產和產品研製基地,中國的工廠規模將是西門子家電在德國本部以外最大的”。同時,伊萊克斯也表示,它“要繼續併購幾家企業”,因為中國是其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且今後將更加重要。①  (二)中國企業在外資併購活動中的弱勢地位明顯  就中國企業而言,在外資併購活動中,總體上處於弱勢地位,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納入跨國公司經營系統之中。不少跨國公司的高層主管人員都認為,在進行行業分析或者外部基準化時,根本不必考慮中國的國內企業,而是重點分析行業內具有競爭力的外資企業。  事實證明,對於中國企業,外商企業從整體上早已取得了巨大的優勢。跨國公司正在中國掀起併購浪潮,眾多國內企業面臨著是否能與跨國公司合作的嚴峻選擇。儘管受到種種因素的制衡,但在強大的競爭壓力和可能帶來的利益誘惑下,本土企業不得不紛紛期待著與外資的合作,甚至被收購。選擇與跨國公司合作,就意味著在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面前,國內企業大多將處於合作中的從屬地位。從近年來國內的外資併購案例中可以看到,許多併購事件中方都是處於被動地位,跨國公司很輕易地將合資企業納入其經營體系,並通過收購剩餘股權,從合資走向獨資。
TAGS:併購 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