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語教學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3.15W

摘要本文以瀋陽建築大學公共外語教學改革為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多元能力培養等方面,闡述了以建築學科內容為依託的公共外語教學新模式,探討了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擁有國際視野,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建築類複合型人才的具體方法。

公共外語教學研究論文

關鍵詞內容依託式教學公共外語教學能力培養

0引言

公共外語作為公共學位課程,在課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和人文素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的具體目標。而目前公共外語的教學現狀是:公共外語課程教學對學生需求的國際化交流、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欠缺,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適應教育發展國際化、人才需求全球化的趨勢。在此國際化教育背景下,建築類高校,作為行業特色高校的一個組成部分,必須充分發揮建築、土木等相關學科的特點,改變以通識英語為主導的語言教學模式,改革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體系,探索以建築學科內容為依託的公共外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內的學術交流能力,培養擁有國際視野,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建築類複合型人才。

1內容依託式教學理論

內容依託式教學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於西方的一種語言教學模式,90年代中期國內教育界開始把這一教學模式應用到公共外語教學之中。CBI的核心觀點是“用語言作為內容學習的媒介,而內容則作為語言的載體,為語言習得提供豐富的資源”。這種教學理念通過主題或學科內容教學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他們感興趣的學科知識上,從而達到外語學習目的,符合“培養學習者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培養複合型外語人才”的社會需求,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在公共外語教學中引進這一教學理念並進行了一些列的應用探討及實證研究。大量的實踐證明,在進行基於CBI理念的公共外語教學時,要重視以下要素:“(1)課程設定以學科內容為核心,而非語言形式;(2)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3)學習者應使用目的語學習新資訊;(4)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興趣愛好、情感需求和學科要求。”

2內容依託式教學實踐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資訊技術化的發展,全社會對外語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但高校外語教學中也存在著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生學習外語,是把外語作為服務於學習和工作的涉外工作語言,還是把外語作為融入另一文化的社群語言?前者側重語言的交際工具功能,後者側重語言的文化載體特徵。長期以來,公共外語教學始終重視後者,其結果就是教學效果無法滿足學生及社會的需求:有用的沒學,學了的不會用。只有摒棄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開展以內容為依託的外語教學,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正因為如此,“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學習的融合已成為當今公共外語教學趨勢”。在國際化教育背景下,瀋陽建築大學充分發揮行業特色高校的優勢,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建築、土木等學科優勢,改變了以通識英語為主要授課內容的教學模式,在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等方面入手進行構建,實現了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轉變,在全面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為學生進行本專業的研究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提高了學生在相關專業領域內的學術交流能力,從而培養出了擁有國際視野,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建築類複合型人才。

(1)調整教學內容,兼顧語言技能與學術交流能力。公共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在掌握通用英語的基礎上,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術英語應用能力。因此教學內容的設定也應該傾向於專業性和實用性。在總學時不變的前提下,將原有的基礎英語和聽力細化為通識英語閱讀、通識英語聽說、建築英語閱讀,建築英語聽說。建築英語閱讀、建築英語聽說採用主題化教學,教學內容分為建築、土木、環境、材料、資訊、管理、交通、機械八個專業模組,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側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堅持教學的適用性和實用性原則。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選擇對應的模組進行學習,掌握本專業常用詞彙,並通過專業拓展訓練進行輸入和輸出的有效互動,實現英語學習和專業特色的有機結合。建築英語寫作以各專業的.研究方向為依託,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循序漸進,體現從巨集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的理念,使學生在掌握各類學術交流英語的規範和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的資訊,在寫作中更有效地突出要點。

(2)根據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特別是外語學習和二語習得中最根本的四大技能。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實際上就是要平衡這四種技能,使他們能夠協調、共同發展。建築類院校的公共外語教學更要協調好通用英語、建築類英語之間的關係,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為培養合格的建築類人才打好堅實的語言基礎。通識英語閱讀課由教師講授難點、重點,學生參與討論,注重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精確把握,強調語言輸入;建築英語讀寫以任務為基礎,每單元完成一個涉外學術寫作任務;以模擬應用訓練為主線,訓練內容以模擬應用為核心;以表達能力為主導,語言訓練圍繞培養語言輸出能力展開;以網路為支援,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網路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目標明確,為學生提供具有真實場景的語言交際活動環境,使學生通過完成真實語言環境下的交際活動掌握學習、生活、學術交流中運用的語言;教學活動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在學習方式上強調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鼓勵學生參與任務型學習,並從學習活動中瞭解語言,發現問題,找出規律,最終靈活運用語言,體驗用正確語言進行交際的成功與快樂;在進行任務型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完成任務中的某個活動為目標,任務完成後,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活動中使用過的語言,並進行糾正和調整;教師的角色也要進行轉變,他們不再是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設計課堂討論的話題,提供交際的真實語言環境,以教學目標為參照,設計任務或活動,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訓練學生語言書面輸出能力;聽說課採用交際法和情境法等,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側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訓練口頭輸出能力。

(3)重視教材建設,編撰具有建築類院校特點的外語教材。外語教學離不開教材,因為教材是進行外語教學的基礎和依據。擁有高水平的外語教材是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因此,要提高公共外語教學的質量,必須重視並加強教材建設,以內容依託式英語教材為改革創新的切入點,以建築類院校學生為使用物件,撰寫出具有時代性、實用性和世界性的公共外語新教材。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以知識點為核心的編寫模式,採用主題化設計,編寫了兼顧英語學習和專業特色的英語教材——《建築英語高階讀寫譯教程》、《建築英語高階聽說教程》、《國際學術交流英語(建築工程類)》,內容涵蓋建築、土木、環境、材料、資訊、管理、交通、機械等八大主題專業模組,實現了英語學習和專業特色的有機結合。

(4)關注學生多元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長期以來,公共外語教學重視聽、說、讀、寫、譯等技能教學,忽視人文知識的傳授。學生人文知識的欠缺致使對外學術交流無法順利進行。瀋陽建築大學在實施以內容為依託的公共外語教學的同時,通過通識英語教學擴充套件了學生知識結構,豐富了學生知識面,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正是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完美融合,使學生最終成為了基礎夯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建築領域優秀人才。通識英語課堂教學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採用Seminar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提高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考核方面制定嚴謹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和終結性評價體系,兩者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以Paper形式進行,重點考察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為專業學習和學術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礎。

3結語

“公共外語教學從側重語言技能的培養向依託內容進行教學的轉向已經成為學界的共識。”它符合語言的本質特徵和二語習得的規律,強調將學科內容學習和語言學習相結合,通過學科內容學習實現語言學習,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CBI教學理念迎合了“培養複合型外語人才”的外語教學趨勢,必將在高校公共外語教學,特別是在具有行業特色的高校外語教學中發輝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3]毛俊涵,劉婷婷.國內CBI教學研究十年綜述[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2):117-11.

[4]沈像怡.以內容為依託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體系構建[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2(5):112-114.

[5]史光孝,趙德傑.以內容為依託的大學英語教學走向:通識教育抑或學術英語教育[J].山東外語教學,2011(1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