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李廣田的創造性批評

才智咖 人氣:8.23K

論文摘要:李廣田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批評不僅詩性優美,有很強的可讀性,而且鍼砭時代流風。他的深刻體味、鑑賞以及優雅素樸的文字一起構成了其早期創造性批評的特色。

淺析李廣田的創造性批評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關鍵詞:李廣田;創造性;文學批評

李廣田是詩人和散文家,他的文學理論和批評在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上也是獨樹一幟的。20世紀30年代中期他在寫散文和詩的同時,撰寫了果戈理、蘭姆等人的評論。後到西南聯大任教,主要精力用於文學理論和批評。主要論著有《詩的藝術》、《文學的枝葉》、《創作論》、《文藝書簡》、《論文學教育》等。其中《詩的藝術》是專門的詩論,包括《論新詩的內容與形式》、《論卞之琳的(十年詩草)》、《沉思的詩——論馮至的(十四行集)》、《詩人的聲音——論方敬的(雨景)與(聲音)》、《樹的比喻——給青年詩人的一封信》等五篇文章。首尾兩篇是理論,闡明詩的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中間三篇是李廣田文學批評的代表作。

李廣田的批評在40年代中期以後轉向政治化批評,越來越信仰“文學與政治”相配合的觀念,最後向京派做了告別。但是真正代表李廣田批評成就的卻是他早期的《詩的藝術》,它典型地體現了李廣田難能可貴的“創造性批評”的特點,李廣田的創造性批評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涵。

一、批評者必須是一個欣賞者

在《談文藝批評》裡,李廣田說:“一個批評者不僅應當是一個最好的欣賞者,還必須是一個創造者,他不但要在自己心裡把作者的創造再創造一番,就連他所寫的批評文字,也應當是創造者”。

“他不但應當在批評文字中把作者的作品復活起來,並且要藉了他的批評使讀者感覺得更多,理會得更深,使讀者願意一再去讀那作品,而在讀者心中引起更多的創發來”。李廣田明確提出了文學批評中要有“創造”的觀點。如何才能做到創造性的批評?他首先要求“一個批評者同時必須是一個欣賞者,一個創造者,因為最好的文藝批評,是必須含有欣賞的過程和創造的成分。假如一個人不能欣賞作品,當然也就不能批評作品。至如根本不讀作品,當然無從說長道短,讀而無所動於衷,又如何能有所好惡,知其是非。……一個批評家要能知道作家的寸心才好,要知道作家的寸心,就不只是一些主觀偏見或客觀法則所能辦到,必須設身處地去吟味它,體貼它,也就是好好地欣賞它”。李廣田對西洋法郎士印象派的批評很有好感,對鑑賞性的京派更是情有獨鍾,並認為最好的欣賞就是“用了自己的靈魂在人家的作品中游歷的過程”。以此為資借,李廣田的詩的批評的最大特點是建立在深刻的欣賞和體味的基礎上,同時他以丹麥批評家勃蘭兌斯的要求為榜樣,認為“最好的批評應該是描寫”。描寫的批評,就是創造的批評。在李廣田的創造批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詩的藝術》中對卞之琳、馮至和方敬的三篇詩論。即《十年詩草》、《沉思的詩》和《詩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