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李子云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特色-試析評論集《淨化人的心靈》

才智咖 人氣:2.91W


  論文摘要:李子云女性批評的風格別具特色,她以一種女性所特有的視角和感受評述批評物件,表述方式既不同於深奧生澀使人難以接受的理論說教,又無片面呆板之類,而是批評家同作家及讀者所進行的一種真誠、親切的文學談話,在娓娓而談中,將巨集觀考察與微觀分析恰當結合,對作家與作品做出了公正且具有啟悟性的評價。

評李子云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特色-試析評論集《淨化人的心靈》

論文關鍵詞:李子云  女性文學  批評  特色

一、導言

進入現代後,男女平等的觀念雖然被提出,但由於女性的社會實踐的有限性、女性自我話語形成的艱難性,女性的作用仍然處在被遮蔽狀態。直到西方女權主義運動蓬勃興起,她們找到了自己的意識、語言及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包括,她們對歷史和的偉大貢獻才被充分揭示出來。
  在女權主義運動的如火如荼階段,我們目睹到了一幅壯觀的圖景:“發掘婦女文學著作,描繪婦女想象力的版圖,分析女性的情節結構,使婦女文學作為一個特殊的探索領域展現在世人面前。”
  比之西方,中國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崛起稍晚,開始時還明顯地缺少理論體系性。可是由於大量的成功的女性創作的出現,由於批評家們女性意識的覺醒,她們一開始就特別看重對女作家創作成就的張揚,逐漸形成獨特的生命力,顯出了她們不同於男批評家的風格魅力。例如劉思謙、李子云、吳黛英等,她們對於中國女性文學和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起著篳路藍縷的作用,她們的批評活動特別注重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實際,其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而在評論界較早且幾年來幾乎始終把自己關注的目光投放在新近女作家身上的評論家應該就是李子云了,這位被認為是資深的、富有膽識的女批評家,對女性文學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關懷,從1980年到1982年李子云追逐著每一個女作家的腳步,留下了許多關於她們的評論,並在1984年以《淨化人的.心靈》為題將這些評論結集出版,在文壇上產生了較大的震動,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開拓了道路。

二、李子云批評特色

李子云這部《淨化人的心靈》涉及了十一位中青年女作家的作品。其中有英氣勃發的茹誌鵑,柔腸俠骨的宗璞,深沉而又明快的張潔,風格多樣的王安憶,還有長期寓居海外的於梨華、李黎等。她以一種女性的視角和眼光,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富於感情和文采的筆墨,憑藉自己獨有的對文學理論和創作界深沉思考的超前意識評述批評物件,清麗而真淳,溫暖而深刻,讓人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韻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深入分析中更重視尋根究底
  李子云擅長用自己女性特有的細膩、溫情和獨特感受去設身處地分析作品中的各種形象以及作家創作的背景與初衷,從而從紛繁的印象中準確把握住那些僅僅屬於作家所獨具的感情特徵及創作特點。另外,她還認為,“年輕是有權利有欠成熟的”,因此,她在分析作家作品時,不僅重視在作品中提煉出構成其創作決定因素的主要印象,還更重視尋根究底,找出作者創作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一個時期的對於張辛欣作品的評論中,許多意見多限於對於作品傾向的籠統指責,而李子云的評論,則在指出作者在主題和人物把握上的“偏激情緒”的同時,進一步分析了產生這種偏頗的原因,認為問題在於作者“過分誇大了這一代年輕人的痛苦遭遇”。這種深入分析、尋根究底的評論風格對於作家在紛繁的社會輿論中或者已有的成績面前保持清醒頭腦,正確認識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突破自己,都更為切實而有益。
  在給王安憶的一封信(《從一角走向廣闊的天地——致王安憶》)中,李子云從王安憶作品集中反映的插隊生活的一角看到了作者的長處與不足,她讚歎“你能在生活中這麼小小的一角,這麼有限的人物中,感受到、變幻出那樣多色調不同的旋律”,但同時也指出了作者這種創作現象的不足——“題材過於密集於一點,說明視野與閱歷的狹窄”,她由“深刻是與一定的廣度相聯絡的”這一點出發,希望作者“從一角走向廣闊的天地”。李子云這樣一語破的地出作者在當時的創作特點,這給了王安憶很大的啟發。王安憶自己的創作在此後的長足發展,充分印證了李子云看法的預見性與深刻性,90年代以後,在女作家群中,王安憶是被認為視野頗為開闊、能夠駕馭多種生活經驗和文學題材的作家,她的創作表現出多變的風格,並始終保持很強的創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