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語言文化批評

才智咖 人氣:2.53W

【摘  要】本文試圖把語言文化批評作為一種新型的批評形態來加以認識和定位。在文學現狀越來越複雜的當今,語言文化批評對我們深入認識文學具有獨特的價值。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化批評的定義、合法性以及標準等方面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認識。

試論語言文化批評

【關鍵詞】語言;文化;批評;美;深

語言文化批評是一種新型的文學批評形態。隨著文學現狀複雜程度的加深和文學觀念的更新,語言文化批評的價值和意義越來越得到學界的重視。所以,對語言文化批評進行全面的認識也就有了積極的意義。

語言文化批評的定義問題

就筆者所知,“語言文化批評”作為一個專門術語稱謂最早由青年學者趙奎英提出。她把語言文化批評界定為一種以語言為本體、以文化為視野的批評形態。筆者認為趙先生對“語言文化批評”這一術語的提出與界定比較精確的概括了這種新型批評形態的內涵,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語言文化批評作為一種新的批評形態也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這種批評形態立足於文字,把語言形式與文化內涵統一了起來,把科學研究與人文關懷結合了起來,對我們深入窺視文字極有啟迪。

首先,以語言為本體。歸根結底,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沒有語言,便沒有文學。文學作品也是以語言的形態呈現的。語言問題不僅僅是形式與表達的問題。“語言是存在的家,”語言尤其是文學語言,不僅“美”,而且它自身還閃耀著思想之光,透析著思維之理。所以我認為,以語言為本體,從更為基元的語言視角出發對文字展開批評,定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其次,以文化為視野。文學是一個具有多重價值功能的有機統一體。它不僅具有審美價值,還具有認識價值、教育價值等功能。而它的認識教育價值大都是通過文字中所透射出的生存境遇、人物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來實現的。所以語言文化批評要求我們要用一種開放的文化視野去探索文學,去挖掘文字的內蘊之美。

再次,以文字為終極依託。批評重在實踐與應用。語言文化批評在應用中始終圍繞文字展開,始終以文字為終極依託。文字在整個大文學活動中就處於核心地位,沒有文學作品就無所謂有作者或讀者。作品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自足的整體。作家的創作意圖並非能夠在文字中得到完全體現,讀者的閱讀感受更是千差萬別,所以在批評中只有文字才是最可依憑的基礎。語言文化批評就是一種以文字為終極依據的批評形態。

可見,語言文化批評是一種立足於文字的,以語言為本體的,用一種開放的文化視野去分析文學現象的批評形態。

語言文化批評的合法性問題

目前,儘管從語言與文化的視角進行文學批評的例項屢見不鮮,但“語言文化批評”這一稱謂還未得以正式使用,對“語言文化批評”這一稱謂及其理解筆者最初從導師趙奎英先生處習得,這一批評形態究竟具有多大的理論價值、能否作為一種獨立的批評形態而存在,這在學界還沒有現成的定論。這也就涉及到語言文化批評的合法性問題。在文學現狀日益繁複,文學作品日益精細化的當今,筆者認為語言文化批評理應作為一種頗具生命力的批評形態而得以重視。

首先,語言文化批評有其自身獨到的'批評視角,那就是立足於文字,從文學作品最基本的語言角度入手去透視整個文字所蘊藉的文化內涵。在審美形式與文化研究強勢風行的語境下,語言文化批評有助於端正形式主義過於重視文學分析的操作性而造成的乏生命以及文化研究過於重視文學的批判精神而忽視文學之“美”的缺失。它把對文學的科學分析與人文目標很好的結合了起來,為我們進行文學批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與方法。

其次,與文學批評史上出現的幾種典型的批評形態相比較,語言文化批評仍有其突出的獨到價值。倫理批評由於把強調的重心固於文學內容的道德評價上,必然對文學的活力和靈性有所忽視。社會歷史批評給當代文學批評帶來很多積極啟示,但這種批評的目光在透入文學之“理”的時候也天命樣的劃傷了文學之“羽裳”,這種批評形態更多的把文本當作了記載與考據。而審美批評與心理批評都把文學囿於一種視角之中,很難讓我們對文學有全面而深入的認識。語言文化批評正是汲取了群多典型批評形態的優勢,在批評實踐中更好的兼顧了文學的特性與多重性,協調了文學研究中的審美性與內在文化蘊藉性,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更具開放性的視野。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文學現狀複雜程度的加深,當下批評界鮮明的存在著內外之爭,即文學批評與文化批評的爭論。閻晶明、吳玄等認為文化批評是一種異於文學本質的外部研究。文學的現代性或現代化就是文學的自主性,而文化批評阻礙了文學的這種自主,並有消解文學之害,所以他們認為文化批評是非現代的形態或反現代批評形態,所以他們主張文學批評,即審美批評。他們把文學批評視為一種切合文學本質的內在批評來加以宣揚。其實,文學不只限於審美,文學研究也從來不只限於審美研究(也不只是以揭示“文學性”為唯一目的)。所以我覺得語言文化批評能夠為當下存有的批評誤解提供積極啟示。

可見,語言文化批評作為一種新的頗具開放性與啟發性的批評形態,應該得到認可與重視。

論文出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