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土地整治區耕地質量評價研究進展

才智咖 人氣:3.18W

 摘 要: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條件,提高耕地數量和質量的有效措施。貴州省土地整治區耕地質量評價研究對貴州省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鑑於貴州省土地整治區所處地域的特殊性和整治區耕地質量評價的緊迫性,筆者詳細闡述了貴州省土地整治區耕地質量評價研究的進展,因地制宜提出科學的研究方法,指出現階段存在的具體問題,並給出相應的對策,可為貴州省科學、合理、有效地評價土地整治後的耕地質量和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理論支撐。

貴州省土地整治區耕地質量評價研究進展

關鍵詞:土地整治;耕地;質量評價;耕地利用;層次分析法

土地整治是我國現階段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主要途徑,通過土地整治可以優化耕地資源配置、增加耕地數量、改善耕地質量,因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經國務院批准《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於2012年3月27日正式頒佈實施,在“十二五”期間,全國各土地整治區主要有5項任務:一是統籌推進土地整治;二是大力推進土地整治;三是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治規範化;四是逐步整治城鎮工礦建設用地;五是加快耕地復墾。同時,耕地變化直接影響糧食的安全以及區域經濟的發展[1]。這進一步凸顯了通過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質量和數量對我國現階段發展的重要意義。

足夠數量和質量的耕地對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它直接制約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耕地的有限性使得世界各國對耕地資源倍感珍惜,而且不斷用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國家對於耕地的重視程度。耕地數量緊缺、質量良莠不齊是我國耕地的普遍情況。當今隨著工業發展和農村城鎮化發展,相當數量的優質耕地被徵用,而各地實施耕地佔補平衡也只是達到了耕地補充在數量上單方面的平衡。除了建設用地佔用耕地之外,環境汙染、人為破壞等人為因素也在逐漸使我國耕地質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目前關於耕地質量下降的問題倍受關注[2-3]。耕地質量問題出現以來,已開發國家紛紛加大了農地保護的力度[4]。我國也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開展了保護耕地的相關工作。伴隨耕地質量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糧食安全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早在1974年就提出了“糧食安全”問題。如今,糧食安全已是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倍受國內外關注[5-6]。這也徹底喚醒了我國保護耕地的意識。

貴州省作為一個耕地較少的省份可通過不斷開展的土地整治專案逐步提高耕地數量,改善耕地質量。隨著近年來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為了讓有限的耕地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就需要將耕地質量和數量同時進行提高。兼顧耕地數量和質量,將是未來貴州省耕地質量研究的方向。

1 貴州省耕地及耕地質量評價

1.1 貴州省耕地概況

貴州省地處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 100 m左右,全省耕地總面積為17.61×104 km2,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1.84%。貴州省以丘陵山區地貌為主,全省山地面積約佔62%,耕地面積不足8%,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7],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近年來貴州省耕地利用結構變化顯著。耕地利用變化主要體現在耕地、林地的變化上,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數量明顯減少,而農村城鎮化及工礦用地、林地、水利設施用地則明顯增加。根據2013年貴州省國土資源公報及土地整治專題資料,貴州省通過“向山要地”將會有效減少對耕地的佔用,保護耕地資源。2013年貴州省完成1 282個土地整治專案,其中包括 4.50萬hm2耕地整治面積,增加耕地近2.16萬hm2。

貴州省實施“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工程,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治理水土流失並不斷改良耕地質量。目前已改良土壤近1.47萬hm2,有力地推進了貴州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近年來為了防止本就稀少的耕地被佔用,貴州省大力開墾坡地、山地,極大地保護了耕地數量。

1.2 貴州省耕地質量評價發展歷程

我國耕地質量評價歷史悠久,早在2 000多年前的《禹貢篇》就有土壤肥力和土壤分類的記載。我國耕地質量評價同時還可以追溯到古代賦稅和耕地買賣交易時對耕地質量的等級劃分[8]。

20世紀50年代,貴州省的耕地質量評價主要是圍繞開墾荒地和農業資源調查開展的。1951年財政部組織查田定產工作,目的是為了確定農業稅率[9-10]。1958年進行全省首次土壤普查,貴州省完成本省土壤基本型別、數量分佈等內容的調查。1979年貴州省又進行第二次土壤普查,進一步完善耕地基本狀況。《中國1∶100萬耕地資源圖》,這項研究成果對於我國各地耕地資源有了全方位介紹,提供了各地詳實的耕地質量資料,為國家和地方制定耕地利用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11],也為貴州省更好地開展耕地質量評價提供了有利條件。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隨著地理資訊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貴州省得以更好地開展耕地質量評價相關工作,包括資料處理、建模、求解、評價預測和製圖[12]。從1984年起,貴州省不間斷開展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並詳細記錄工作進展,建成資料庫。1995年中國農科院以縣為單位給出了縣級的耕地質量指數,方便各省對耕地自然生產力進行等級劃分。1997年,貴州省根據國家農業部要求,將耕地劃分為7個耕地型別區,10個耕地地力等級。2003年貴州省開展建立耕地地力評價指標體系工作,開發了耕地評價定級資料庫和管理資訊系統。如今土地評價研究從可持續發展戰略出發,進一步向多元化、生態化和動態化方向發展[13],這也成為當今最為科學、實際,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方向,貴州省土地整治專案區耕地質量評價也會朝著這一方向不斷進步。

2 貴州省耕地質量評價研究方法

2.1 確定耕地質量評價型別和評價單元

根據貴州省耕地質量評價目標和重點確定耕地質量評價型別和評價單元。由於不同省份在評價基本單元、評價系統框架、構成評價的基本要素和指標、評價程式和方法、評價結果應用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14]。貴州省應根據自身實際狀況確定耕地質量評價型別和評價單元。當今耕地質量評價型別根據不同評價需求,主要分為5種,如表1所示。

土壤是耕地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耕地質量優劣評判的重要標準。對於耕地土壤的評價直接影響耕地質量評價,耕地土壤評價主要是基於土壤有機質、水分、無機物等天然屬性進行評價。耕地質量評價與估價是在耕地評價的基礎上,結合耕地自然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等多因素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