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社會生活的反映-網路道德

才智咖 人氣:5.69K

主要內容:隨著網路的普及,在電子資訊網路建設中出現的社會道德問題日益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注意。本文分析了網路道德的形成與發展,傳統道德與網路道德的差異,構建網路道德的客觀必要性,並就如何構建網路道德作了粗淺的探討。

資訊社會生活的反映-網路道德

關鍵詞語:網路道德、傳統道德、網路犯罪、網路活動“異化”、網路外部控制、網路內部控制

一、引言

當今世界,各種資訊通過網路得到交換,網路在飛速發展。隨著網路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誕生了一批新新人類,他們在網上進行交流、貿易,甚至生存,但是一些社會問題也隨著這一新事物的發展日益暴露出來。如,網上謾罵,網路破壞倫理,計算機犯罪等不道德的行為,對於這些行為還沒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來約束控制,而且法律法規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因此,目前網路秩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道德這種具有自律性的行為來約束人們在網路中的所作所為。

二、傳統道德的新產兒

道德關係的變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變化的反映。⑴在電子空間中,人的社會角色和道德責任都與傳統道德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網路道德從根源上講是社會道德的延生物。⑵網路雖然是一種較為開放自由的世界,但人們在網上從事的各種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道德關係的約束的。網路世界的關係一旦與現實世界相矛盾它只能服從於現實世界的道德關係,比如網路破壞倫理現象,在交往雙方都不知對方身份時,這種關係是不會涉及到道德看法的,是一種合乎道德的交往,但是,當這種在現實中是母子、父女之類的關係一旦被戳穿,那麼要麼結束這種關係,要麼繼續,而後一種選擇就意味著將接受社會對破壞倫理現象的指責,而後不得不終止這種關係。

然而在網路這個新世界它的道德又不同與傳統道德。傳統道德是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其執行主要依靠人們的是非觀和社會評價。而在電子空間中,活生生的人在交往中退到終端背後,所表現出來的只是符號,我們難以想象一個人在現實交往中隱瞞自己的性別,但“線上交往”中自稱是妙齡少女的通訊者極有可能是黑麵大漢。網路道德是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前提下形成的,而且是以傳統道德為原型。

三、悄然誕生的學科

網路道德是人們利用電子資訊網路進行交往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道德關係。它不同與傳統的道德關係,主要特徵之一就是它建立在電子資訊網路的基礎上,可以說網路道德是電子資訊科技的派生物。由於電子資訊網路的迅速發展,相繼引出了網路建設中的各種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於是一些研究組織紛紛成立,並開始介紹各種規模不等的學術討論。美國華盛頓布魯克林計算機倫理協會從1992年開始每年都召開關於計算機道德的年會,此外,在國外的一些計算機、通訊、法律協會和專業組織內部,設有一些道德問題分部,專門研究計算機道德倫理或電子資訊網路倫理問題。於是一門新的學科——網路道德倫理便悄然出現了。

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道德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研究網路倫理的文章越來越多。由於電子資訊網路所聯絡的社會部門非常廣泛,使社會各界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有關網路道德倫理問題上來。中國作為一個後起之秀也充分注意到了對網路道德倫理的研究。這對我國向資訊化社會順利邁進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網路道德建設有必要

網路活動作為一種社會建制,在其發展的一定階段,不可避免地分裂出一種對立的力量。網路的飛速發展一方面使其在整個社會活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由於聯絡的加強,資訊交流加快,從而使生產和工作效率大為提高。同時,另一方面又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計算機犯罪、個人祕密被洩露、個人言行受監控、個人形象受彎曲從而陷入孤獨和資訊病和網路剽竊等問題。進而言之,網路活動這一社會建制在發揮著巨大的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否定自身活動的為最終目的的“ 異化”現象。正如馬克思所言,“耕作如果自發地進行,而不是有意識地加以控制,接踵而來的便是土地的荒蕪,像波斯,美索不達米亞等地以及希臘那樣。”⑶

資訊反映的是人們的知識、情感、文化和社會制度,由於網路的'出現和普及,資訊的傳播超出了特定的地域。面對網路資訊的膨脹,網路中出現了大量不道德資訊和獲取有用資訊的不道德行為。

(1)色資訊的泛濫

黃毒的泛濫對全世界各國的電子通訊都是威脅。電腦及網際網路的普及給工作、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然而一些利慾薰心的不法分也乘虛而入,把許多色情貨色打入網路,致使大批青年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據美國一個專家小組表,在美國多數家庭電腦連通的網路中,有92萬件帶有不同程度的色情內容的圖片、文章和電影。電子公告欄儲存的資料影象有五分之四含有淫穢內容。

(2)肆意剽竊文章

近些時間國內連續曝露出許多作品都是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這種事在國外早已成風。據說幾年前,美國大學生已開始利用因特網購買、出售、傳送和抄襲期末論文。

(3)傳播歪理邪說

目前電子郵件成災的狀況非常嚴重。據有關資料介紹“天堂之門”教派的39名成員集體遇害,這個教派製作了網頁將血淋淋的自殺過程送上因特網,讓觀眾賞讀

(4)計算機犯罪

計算機犯罪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新型的複雜的犯罪形式其發展與蔓延已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注與研究。澳大利亞則將計算機犯罪稱為計算機濫用,並將計算計犯罪行為解釋為與計算機有關的盜竊、貪腐、詐騙、破壞等行為。如,1986年5月聯邦德國4名罪犯利用計算機系統通過適當手段改變信用卡磁帶密碼欺騙計算機獲得10萬馬克。1998年9月12日與日本電力公司聯機的最大個人計算機網PC-VAN網發生計算機病毒入侵使用者計算機事件。

上述方面只是網路活動的社會負面作用的一些掠影,這些不道德的行為嚴重影響了社會文化、經濟生活的正常執行,由此可見網路的秩序迫切需要改善。

五、規範網路秩序

就網路活動的內外而言,其秩序地規範可分為社會外部控制和社會內部控制。

外部控制是指通過一定的方針、政策、體制、法制等手段來引導網路的良性發展。然而,這種方式需要在網路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完善並具有嚴重的滯後性。

內部控制主要是指網路道德控制。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中心的行為規範的總和,早已紮根於人們心中,作為一種社會規範是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之一。因此,這種社會控制相對來說是一種及時有普遍意義的

TAGS: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