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內部審計中的成本控制與績效提高

才智咖 人氣:2.6W
高校內部審計中的成本控制與績效提高
一、高校內部審計成本的構成  對高校內部審計成本構成分析,要考慮內部審計的內向性特點,因而應從有利於整個學校成本管理的角度來分析高校內部審計成本。高校內部審計成本不僅應包括審計成本,還應包括被審計單位和其它部門在審計過程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因此,根據高校內部審計的特點,從審計成本組成內容來劃分,審計成本可以分為顯性成本、隱性成本和機會成本。顯性成本包括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工資、辦公費用、固定資產使用成本、審計人員後續教育成本和審計專案成本(包括審計外包專案成本、被審計單位配合成本、審計成果運用成本)等等;隱性成本包括被學校高層管理和其它部門對審計部門的委託、聽取審計請示、審計意見和審閱審計報告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成本;機會成本包括由於審計人員、被審計單位人員和其他人員因完成審計事項所花費的時間而導致其它工作被擱置所帶來的成本。從審計成本性態來分,高校內部審計成本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固定人員的工資性支出、固定資產使用成本、職業後續教育成本和其它固定的管理成本,這部分支出無論是否開展審計專案都列為審計成本;變動成本包括開展審計專案投入的耗費,專案越多,投入越大。  二、高校內部審計成本控制的現狀及原因  1.審計部門及審計專案組成本控制意識欠缺。  這一特點是與其現在的生存空間密切相關。長期以來,高校財務體系未實行成本核算,又由於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粗曠性,各單位、各部門都沒有樹立起成本控制觀念,高校內審部門作為高校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同樣沒有把投入與產出,成本與效益結合起來。高校內部審計人員成本觀念也很欠缺,審計專案組在實施審計專案過程中,不注重節約成本、不講究工作效率,或搞人海戰術、或搞拉據戰,浪費了大量人力資源和時間。  2.高校內部審計成本預算管理不規範、不全面。  高校內部審計成本隸屬於學校總成本的一部分,審計成本與被審計物件的成本融為一體。而目前,高校內部審計成本未單獨核算,只將辦公費用、固定資產購置費用、培訓費用等納入內部審計部門經費預算,被審計單位配合成本未納入成本管理範疇,這樣導致審計專案中大量佔用被審計單位資源,增加轉移成本;而且審計成本預算也未與審計專案掛勾,外包成本也未納入審計成本預算範圍,由於內部審計部門的固定成本投入與審計專案多少和是否外包並不產生影響,審計過程中消極怠工時有發生,對於稍有難度的專案就選擇外包,無形中增加了審計成本。  3.缺乏激勵機制,高校內部審計人員壓力與動力不足,審計工作效率不高。  目前,高校內審部門基本上未形成績效考核機制,因而也沒有具體的績效考評指標,對審計人員年度考核也就流於形式。審計部門領導注重的也是一年完成了多少審計專案,對審計專案的複雜程度,審計的效率、效果及審計成本方面很少關注。在薪酬制度方面,也往往僅與職稱、職務掛勾,不與審計專案成本及效益掛勾。由於缺乏激勵機制,對審計成本的節約和浪費得不到獎與懲,甚至得不到客觀的評價,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和效率不高,在客觀上導致了審計成本的增加。  4.審計資源整合不力,資源不足與資源閒置並存。  目前,一方面高校內部審計普遍存在總體資源投入不足包括資金、人員、時間。另一方面,由於對審計專案工作量和可用的有效審計資源沒有進行準確測算,具體落實到審計專案時則是“有則多配,無則少配”,再加上任務與時間不匹配,導致資源閒置現象嚴重。在專案實施中也存在審計力量組織排程不當、分佈不均、審計重點和目的不明確等情況,導致審計專案審得不深不透,使投入的大量審計成本未能發揮其效用,無法有效的降低審計成本。  5.審計程式欠科學,審計方式和審計手段落後。  審計程式是保證審計目標實現的手段。目前,高校內部審計程式要麼不規範、太繁瑣,要麼太死板、太教條,靈活性不夠。審計程式越繁瑣,審計成本越高,審計資源浪費越嚴重。  審計方式和審計手段是提高審計效率的途徑。審計方式基本上停留在對會計憑證的逐筆審查,分析性複核審計方法未得到充分運用。審計手段上,計算機輔助審計未能發揮應有作用,手工審計效率低下。  6.審計人員素質不能滿足業務需要。  審計是一種依靠經驗和知識進行判斷的職業,職業判斷能力強,則可以少走彎路,提高審計效率,降低直接審計專案成本支出。目前,一些高校對內審人員的編制確定沒有合理測算,選拔審計人員素質標準也不明確,有的不能勝任審計崗位的工作,有的甚至“老弱病殘”,這樣導致了目前審計任務過重和審計冗員過多的矛盾。  三、高校內部審計成本控制與績效提高  (一)完善管理體制,降低審計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提高審計效率。  現代行為科學理論認為,人的動機來自需要,由需要決定人們的行為目標。科學的激勵機制是一種推動力量,可以激發人的動機,是推動人朝著期望目標不斷努力的內在動力。通常,我們所說的激勵機制包括激勵和約束兩個方面,激勵和約束相輔相成。激勵與約束機制的有機結合,是促使行為高效運作的根本保證。激勵是誘惑,而約束則是威脅,高校內部審計運用激勵機制兩種不同的力量,將充分發揮高校內部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審計效率的提高和審計成本的降低。  2.利用綜合業績評價體系——平衡計分卡對高校內部審計人員的業績進行考核與評價,提高審計人員的積極性。  由於內部審計業績很難用量化的數字來表示,給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人員業績的評定帶來了一定難度。因為如果僅僅從數量上如審計時間、成本高低等指標來評價內部審計業績則難以保證審計質量。因此,衡量內部審計價值的最好標準是利用綜合業績評價體系——平衡計分卡來對內部審計業績進行考核與評價。通過平衡計分卡建立績效考評指標,將考評結果與個人報酬掛鉤,這樣將激勵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及審計人員降低內審成本,提高內部審計效果和效益。   3.科學編制審計計劃,加強審計預算管理,實行審計成本專項控制。  科學編制審計計劃,安排審計專案時要有選擇性,一方面要選擇那些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以及關係到學校生存發展的重大事項開展審計;另一方面要選擇那些能擴大審計影響,宣傳審計效果,且能對學校工作效率的提高產生連鎖反映的專案來開展審計,儘量不要選擇那些大而全並且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收效不大的專案。  加強審計成本預算管理,將審計成本從學校總成本中分離出來,並由合適的部門採取有效的方法來控制。單純由財務部門來行使“總管”的角色容易導致單位和部門為追逐部門利益最大化,在與學校的博弈中換取有利於自己的政策條款。因此,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是將學校管理總成本和分項管理成本實行平行控制,即財務部門和相應的管理部門同時控制。審計成本作為學校分項管理成本的一部分,並將專案外包成本歸入審計成本。這樣既減少了財務部門對審計成本控制的難度,又提高審計部門對審計成本控制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4.實行辦公自動化管理。  在審計檔案管理中,應廣泛採用計算機管理,重要的工作底稿、被審計物件資料、審計資訊應錄入計算機系統,方便查詢,在部門內快速傳遞各種資訊,使資源共享,以提高整體效率。  (二)控制審計專案成本、降低變動成本、提高審計實施效率。  1.嚴格控制審計程式,改進審計手段與方法。  審計程式設計直接影響審計專案成本,審計組必須在保證最佳資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選擇最恰當的審計程式。設計審計程式必須充分考慮其必要性,並評估其執行所需費用,儘可能簡化審計程式,避免交叉重複。當然,審計程式的.簡化不能以損失審計質量為代價。  在專案審計中,充分運用分析性複核、內部控制評審、重要性水平的評估等先進的審計方法,能較好地控制審計過度造成的資源浪費和審計不足帶來的審計失敗,達到控制審計專案成本、被審單位配合成本和審計成果運用成本的目的。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功能,將審計軟體與被審計單位財務資料相容,利用審計軟體分析功能和快速閱讀能力將大大縮短現場審計時間,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成本。  2.整合審計資源,使審計資源組合最優化。  (1)高校內部審計人員配備要科學,既要對內審人員編制作出合理的限制,又要保證人盡其才,避免因濫竽充數和人海戰術帶來的資源浪費。(2)合理排程審計資源。審計專案所需審計資源與被審計單位規模、內部控制有效程度、審計事項的複雜程度等密切相關,加強調查研究,全面深入把握被審計物件和審計事項情況,從而配備相應數量和素質的審計人員,安排相應審計時間,使現有審計資源利用最優。  3.加強人才培養,不斷提升人員素質。  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直接關係到審計工作的質量,一個審計專案的實施往往要涉及會計、審計、法律、政策等多個方面,熟練或不精通必然會加大時間和財力成本的耗費,增加審計成本。內審人員至少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分析和評論各種觀點的能力,獲得任何一個被審計物件的充分理解的有效的溝通方法;對被審計物件所面臨的風險和機會的敏感和了解;為任何一項審計計劃設計總體和具體的目標;以各種格式向所有收件人報告審計結果。加大審計培訓雖會加大審計成本,但將極大地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效果,最終實現整個高校總審計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三)創造良好的內部審計文化,樹立成本意識。  審計成本管理不僅僅是停留在物質層、制度層、行為層,還應上升到精神層。內部審計人員是專案審計成本的支配者,是審計成本控制的“前沿陣地”,在高校建立良好的內部審計文化,使優質、高效、低耗的審計成本管理成為每個審計人員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從而達到降低學校整體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