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與文化傳承關係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4.67K

論文關鍵詞: 漢字  文化傳承  文化特徵

漢字與文化傳承關係的論文

論文摘要:文章針對宋祖英等政協委 最提出的關於《國小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從漢字的文化特徵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漢字的確具有文化的傳承性,但是現代漢字的發展演變又使得漢字的理據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強調傳承而忽視了文字的發展,也會矯枉過正,我們應該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規律和國家有關法規的基礎上加強漢字的文化資訊分析,從而培養年輕一代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本國文化的自豪感。

宋祖英、黃巨集等2l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一份關於《國小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建議在國小開始設定繁體字教育,將中國文化的根傳承下去。宋祖英等人的理由是: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根,知曉繁體字就是知曉中國漢字的由來、知曉中國文化的由來 。而漢字的簡化造成了中國文化的一種隔斷。該提案建議,國家應從國小階段開始設定繁體字教育,比如將繁體字設定成必修課,或在講授簡體字 的同時也教繁體字,這於國家的統一、民族的興旺都有好處這個提案一出來,就引起一片爭議之聲。叫好的反對的彼此爭論不休。

毋庸置疑人們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夠把這個根一直傳承下去,但是究竟應該怎樣傳承,採用什麼形式來傳承是值得我們好好探討的。首先我們必須明確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這個範圍來說,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同時又是文化的忠實體現者。所以教育部2001年頒佈的《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第二條就寫著“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說明人們已經把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語文學習與繼承民族文化聯絡起來了。

的確如此,世界上各個民族的文字都凝結著一定的文化資訊,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和體現者,而漢字中蘊涵的文化資訊,是其他文字無法比擬的。裘錫圭先生說:“原始漢字的出現不會晚於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末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我國正式進入階級社會。統治階級為了有效地進行統治,必然迫切需要比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文字改進的速度大大加快。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傳下來這件事 ,就是原始文字有了巨大改進的反映。漢字大概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在夏商之際(約在前 17世紀前後)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的。”幾千年的積澱使得漢字的文化 內涵 日漸豐富。漢字還是世界上唯一至今還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統,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多數漢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質上還保留著早期文字的許多特徵,而且越古其特徵越明顯,所以說委員們把繁體字與中國文化的根聯絡在一起並不是毫無理由的。帕爾默在《語言學概要》中指出,漢字是由視覺符號直接表示概念的,漢字書寫的書面語是獨立於 口語的各種變化之外的。所 以,在中國,一個學生只要學了4000個左右的漢字之後,幾千年的文獻就立刻展示在他的面前。而一個學習古希臘文獻的學生需要掌握多種方言才能欣賞諸如 《荷馬史詩》一類的經典。“如果中國人屈從西方國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種字母文字,充其量不過為國小生(和歐洲人)省出一兩年學習時間。但是為了這點微小的收穫 ,中國人就會失掉他們對持續四千年的豐富的文化典籍的繼承權。”(L.R.帕爾默 《語言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83)這段話雖然是針對過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漢字的言論發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說明了漢字在繼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視覺符號系統,它除了記錄語言之外,還具有 自身的特殊性,這就是漢字的形體構造具有特殊的價值。“幾乎每個漢字都可以描繪出一幅中國歷史文化圖,或者演繹出一段中國歷史文化‘典故’,因而漢字本身就可以被視為文化資訊的載體,是一種充滿時代色彩 ,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徵的文化符號。”(張德馨《關於漢字文化研究與漢字教學的幾點思考》,世界漢語教學,1999)正是漢字形體構造所具有的特殊價值也體現著漢字與其他文字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徵:

1.許多漢字的結構顯示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識。

就拿人生的最後一道程式喪葬習俗的有關文字,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從中看到這種古代習俗隨著地域和時代的發展發生著不斷地變化。大聖人孔子雖然曾經反對野蠻的殉葬制度,《札記·檀弓下》“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但他卻提倡“厚葬久喪,重為棺槨。”按照封建禮制喪葬實行“事死如事生”的原則,所以喪葬禮節是非常繁縟的。從孟子《許行章》可以看出,孔子死後,其弟子為他守孝三年,按禮制,父母、妻子和長子死後,都應守制三年。其實這種禮節是在封建政治倫理的需求下逐漸形成的,並非自上古就有之,相反,上古時的喪葬極其簡略。從漢字的“葬”字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古代的喪葬風俗。“葬”字小篆作 ,字形南帥、死和一這i部分組成。“帥”為草叢(注:舯即草的本字),“死”義為屍體,“葬”字字形中的“一”表示屍體被抬送荒野時所用的木板之類。這個字形所展示的跟《周易·繫辭下》記載的中國遠古的喪葬形式完全吻合。“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大意是古代的喪葬是用柴草把屍體包起來,扔到荒野之中,既不堆土堆,也不種樹作標誌,亦不存在喪期的問題。)“葬”字字形逼真地把遠古時代先民們的生活習俗形象地儲存了下來。屍體被扔在荒野讓飛禽野獸任意撕咬 ,這種現象很快就有 了改變,改變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思維的發展 ,產生了靈魂觀念 。認為人死只是軀體的死亡,人的靈魂是永遠不會死的,如果對屍體不加保護任憑野獸撕咬,其靈魂就會發怒,從而降災於活著的人特別是親屬。於是又發展出一種習俗,就是死者的親屬帶著弓箭到屍體旁驅趕禽獸,這就是“吊”字的本義 。“吊”字小篆作由一個人和一張弓組成,表示人帶著弓守護著親人的屍體。孝子用弓箭守護屍體不讓禽獸侵害,也不是最完善的辦法,因為還會受到風吹雨淋 日晒等的侵害,所以繼續改進 ,形成了用土埋葬的習俗,有了“墳”“墓”二字。春秋以前,中原地區的墓葬是在地面挖坑,屍體放入後把土坑填平,上面不封土堆,稱作“墓”。而長江下游的南部地區,因為地下潮溼積水,它的墓葬形式和中原地區不同,不是在地面挖坑,而是在地上用卵石鋪砌出一個墓室,上放棺槨 ,然後用土沙把棺槨埋起來,形成大土堆,稱作“墳”。以後就吸收了南北兩地的習俗合二為一,形成了既有墓穴又有土堆的墓葬。所以我們看到“墓”“墳”二字都以“土”為構件,表示與“土”有關。這種原本是出於需要而產生的習俗發展到後來便成了禮節,人持弓守屍,本是出於驅趕禽獸的需要,改土葬以後這種需要本已失去,而其形式卻延續了下來,這就是後代喪葬中的戴孝守喪,也叫服喪。從漢字中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習俗也知道了今天我們很多文化習慣的由來,我想這是其它文字都無法辦到的。

2.有些字形的演變反映了相關事物的發展。

文字是用書面符號的形式來記錄語言的,它的產生顯示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能力,而且這種符號系統一旦建立,就具有一定的穩固性。比如“橋”字,我們從它的構形可以推測出古代的橋是用木頭做成的,《說文解字》:“橋,水樑也。”段玉裁注:“凡獨木日槓,駢木日橋。”後來石頭砌的、磚砌的、鋼筋水泥建造的甚至玻璃鋼纖等現代化的材料建造,不管怎麼變化 ,能夠起到溝通作用的建築物都成為橋,這個本質的東西始終沒變,所以“橋”的字形也沒有改變。我們又不能不看到這樣的事實 ,也有一些字隨著事物的發展而產生 了相應 的變化 ,我們可以從字形的改變當中瞭解先民的生活變化,感受到一種文化的發展。如“襪”字,《說文》作“鸌”。《說文 ·韋部》“裁,足衣也。”顧炎武《日知錄》:“古人之襪,大抵以皮為之。”因為“韋”和“革”都是獸皮,所以“裁”又作“蠛”。後來用布帛作襪,就有了從衣的“被”,簡化為“襪”。從“襪”的字形演變,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的襪子是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細的發展過程。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一個漢字就是一部歷史的原因所在了,學習瞭解一點漢字的相關知識無疑對於我們的後代還是很有好處的。

3.新字的產生和舊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的'變動。

古代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 ,馬是最重要的代腳力,所以不同毛色不同性別不同特點的馬都有自己的專門稱呼和用字,如膝以上為白色的馬叫做“弄”,黑白雜毛的馬叫做“ ”,毛色黃白相雜的馬叫做“胚”,赤色馬叫做“闢”;牡馬叫做“粗”,牝馬叫“群”;劣馬叫做“駘”良馬叫做“弱”“驍”;少壯之馬叫做“駒”,千里馬叫做“羈”,三歲或四歲的馬叫做“蜃兆”,高大的馬叫“睞”,馬高六尺為“聒”。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馬的作用幾乎完全被現代的各式交通工具給取代了,現在再學這些字很顯然人們已經不知所云,也完全沒有必要了解這麼多的專用字,所以這裡很多從馬的字都變成了不再流通的死字 了。而近百年來 ,漢語從西方語 言中吸收了不少音譯詞 ,漢字也相應地增加了一些新字,比如為了記寫“咖啡、啤酒、喹啉”和重量單位“噸”,就造了“咖、啡、啤、喹、啉、噸”等從口旁的字。很顯然,從“馬”的字多的時代應該是畜牧業比較發達的時代,是以馬作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時代,而像“氧、氫、氮、氯、氦”等從“氣”的字逐漸增多,說明了這個階段人們對自然科學的認識越來越清楚,這些資訊都可以從文字的構成略見一斑。 "

我們分析漢字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發掘漢字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示漢民族思維和語言發展的歷史,使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認識漢字,瞭解漢民族文化。如果在漢字教學中能夠通過探討漢字文化蘊涵 ,形象直觀的把所教授的漢字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從另一層次認識漢字形體和漢字的意義,更深刻地把握漢字的規律和特點,使學生形成有機的漢字知識結構體系。運用這種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的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漢字的情感 ,一方面提高了漢字學習的效率 ,一方面又能夠凸顯漢字的文化傳承性,這當然是我們所有人的美好心願。

但是我們又不能不看到這樣的現實。漢字產生至今,形體和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現代漢字演變成為與整字讀音 、意義都沒有關 系的記號 ,這使得漢字的理據性大大降低。據有關調查資料,在常用漢字當中 ,帶有記號字有 75.67%。許多形聲字的意符只能表示寬泛、籠統的概念,甚至有的意符失去了表意性,純粹成為一個記號。如“笨”,本來是一個形聲字,從“竹”“本”聲,意為“竹子裡面的薄膜”,但是隨著語言發展,“笨”已專指愚笨的意思,所以意符 “竹”失去了表意作用,在“笨”字中已經成為記號。如果看不到文字本身的發展,而一味地強調漢字的形體與文化傳承的  系又會矯枉過正,漢字的難識、難寫,妨礙教育和科學的發展是不能否認的事實。許多語言文字學家提出要全面的科學的看待漢字 ,既要看到漢字的優點也要看到漢字的缺點 ,從實際出發探討漢字的理論問題和實際應用問題 ,從而把漢字研究引上了科學的道路,也使我們對漢字的認識有了一個 比較全面而符合客觀的看法。

應該說這已經給了人們一個明確的答案,不管漢字的歷史有多麼悠久,也不管漢字承載著多少民族的文化傳統,我們都不能憑著自己的揣測和臆斷,抑或是憑著一種熱情盲目地為漢字的前途指手畫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漢字還要繼續使用下去,它的地位不會發生改變,既不會廢除漢字完全拼音化,但也不會再倒退到使用複雜的繁體漢字,漢字將會沿著它自身的規律發展變化。我們在學習、使用規範漢字的同時,可以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適當地增加一些有關漢字文化的知識,比如開設漢字文化選修課、書法課或者組織興趣小組的形式,讓我們的孩子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我們的民族文化,培養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