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育要激發體育興趣與時俱進論文

才智咖 人氣:7.13K

學校體育競賽貫徹靈活多樣、單項分散、學生為主、勤儉節約、提高學生對學校體育興趣的原則,學校每年舉辦一次以田徑專案為主的秋季運動會,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生動活潑的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中學體育教育要激發體育興趣與時俱進論文

體育興趣是怎樣產生的?教學中興趣最重要,但與課的型別無關,那麼我認為需求是體育興趣產生的先決條件,分直接和間接的需要。那麼直接的體育需求是學生被體育活動本身所吸引從而對體育活動產生濃厚興趣,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而想學習或參與的體育活動的過程。而通過讓學生充分認識練習的意義,讓學生對學習體育產生好感是間接的體育需求。

1.教育教學模式的轉型,教學結構的創新

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四段教學模式”來自蘇聯,其流程: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是一種教學目標單一、死板沒有變化的課的形式,套用現有的流程的現象是大部分體育教師在上課時候所採用的形式。如果根據每堂課的不同需求進行引導,夠因材施教,效果會更加突出。現階段我們的體育課不管上什麼內容,準備活動的時候通常情況下:學生慢跑→徒手操動作。學生在這種固定模式的教學結構下做準備活動的時候感到枯燥乏味,準備活動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學生體會不到課的新鮮感,不利於學生對體育活動興趣的培養,不利於發揮學生創造思維和想象能力。

全面實施新課改,改進套用式的教學模式使課的形式有了實質上的提高。教師把原來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改用新穎的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例如:我在國中一年級《原地單手肩上投籃》一課教學中,改變以往:開始部分(宣佈課的要求)→準備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結束部分(放鬆)的四個階段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生自身出發,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以下模式:引導→激發興趣→增強信心提高活動能力→學習技術→發展身體素質(滿足活動願望)→放鬆與恢復等六個階段。課的開始,我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帶著學生做一些讓學生能夠感興趣的遊戲,由遊戲引致本堂可的學習內容。籃球接龍由遊戲引入(引導→激發興趣)。接著,引導學生帶著興趣:沙包怎樣才能丟的又快又遠(增強信心提高活動能力→學習技術)。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術概念後,引導學生進入正課,比一比誰擲得遠(發展身體素質,滿足活動願望)。最後,結合音樂結束活動(放鬆與恢復)。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在產生興趣的條件下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投擲動作,課堂上學生學得開心,玩得有趣,每一名同學都能大膽表現,成功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改變了以往教學中讓學生在反覆、單調的投擲練習中掌握動作的辦法。

2.課堂教學與體育競賽等活動相結合。

體育競賽能夠激發學生鬥志,培養不怕困難、勇敢拼搏的品質,體育競賽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的一種活動,所以體育競賽能夠非常好的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中小型的比賽,不僅參與人數多、受益面廣、而且時間地點、場地器材、人員調換,受限制面小,舉辦容易。我們在學校要經常開展多樣性、小型性、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考核性等這樣的體育比賽活動,使體育競賽與體育活動、體育課、考核達標等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緊密結合,提高體育技能。學生體育鍛煉通過競賽的形式進行促進、檢查、評比、提高學生鍛鍊的積極性。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我國社會體育的全域性性和指導性的綱要是全民健身,要實現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長期乃至終身從事體育活動,並依此促進整個中華民族身體素質的提高,將全民健身計劃的要求實施到學校體育的各個方面,其中也包括體育競賽。為此我們要認識到全民健身計劃的實質,徹底轉變傳統的以單一的競技運動專案為主要課堂教學,做出全年體育活動計劃與安排。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為民族的振興培養本錢。

3.學校體育運動與體育考核相結合

體育畢業升學考試的內容與形式,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由於升學考試內容對學生的興趣不夠濃厚,沒能用比賽促進這些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式方法的興起。需要教師在比賽過程中編制一些自創遊戲或競賽專案就能在各班、組之間產生競爭,互相監督。使考核在積極競爭、努力拼搏的條件下進行。並且與每個學生的切身利益有關,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自覺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比賽掌握並運用各種測試專案的相應技能,在緊張而愉快的競爭中完成既定的鍛鍊任務。

4.學校群體體育競賽與健身運動相結合

體育的魅力在於競爭,學校體育競賽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一特點,引起學生興趣。推動群體活動深入廣泛持久的開展。學校與老師能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與知識層次,開創一些簡便有效科、科學有趣的集體性競賽專案,讓學生置身於快樂的氣氛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培養競爭精神,促進鍛鍊自覺性積極性,達到學校體育健身育人的目的。科學、簡便、有趣的健身性競賽專案,能夠滿足他們豐富課餘生活,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信念。

5.提高認識,把握改革的正確目的。

組織學校體育競賽,始終面向全體學生,推動群眾體育活動廣泛、深入、持久的開展,強化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正確把握了這一目的,能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制定具體合理的改革競賽內容與形式的目標,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師資,場地器材等方面的優勢和群眾競賽的功能,讓學校體育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融入社會,面向未來,。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楚繼軍湯起宇《普通高校群體運動競賽內容的改革》《體育函授》[M]1996(4)

[2]鮑源林,崔承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體育函授通訊》[M]1997(1)

[3]李居昭《體育協會把課外活動搞活了》《中國學校體育》1999(2)

[4]田徑.高等學校普通體育課教學參考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0.